岱阴皆平田,济南附山麓。
山穷水泉见,发越遍溪谷。
分流绕涂巷,暖气烝草木。
下田满粳稻,秋成比禾菽。
池塘浸余润,菱芡亦云足。
辞家四千里,恃此慰穷独。
公従吴兴来,苕霅犹在目。
应恐齐鲁间,长被尘土辱。
不知西垣下,滉漾千亩渌。
仰见鸥鹭翻,俯视龟鱼浴。
初来厌桴鼓,稍久捐鞭扑。
清诗调嘉宾,夜话继华烛。
飞花暮雪深,浮蚁糟床熟。
相对各忘归,西来自嫌速。
人生每多故,乐事难再卜。
钜野一汗漫,河济相腾蹙。
流沙翳桑土,蛟蜃处人屋。
农亩分沉埋,城门遭板筑。
伤心念漂荡,引手救颠覆。
劳苦空自知,吁嗟欲谁告。
遥知旧游处,落落空遗躅。
平生读书史,物理粗能瞩。
归耕久不遂,终作羝羊触。
赋诗心自惊,请公再三读。
岱阴都平田,济南附山麓。
山到水泉见,头发越遍布山谷。
分流绕街巷,热气熏草木。
下田满粳稻,秋天的收成比稻谷。
池塘泡多滋润,菱角芡实也说你。
辞家四千里,依靠这种安慰穷困。
公跟从吴兴来,凌霄霅还在眼睛。
应担心齐国和鲁国之间,长被尘土辱没。
不知西垣下,滉漾千亩渌。
抬头看见鸥鹭翻,俯视龟鱼浴。
初来满足战鼓,稍久捐献鞭打。
清诗调嘉宾,夜话继华烛。
飞花暮雪深,浮蚁糟床成熟。
相对各忘归,西来嫌自己快。
人生常多所以,快乐的事很难再选择。
钜野一个漫无边际,黄河相腾缩小。
流沙翳桑土,蛟蜃处人的房屋。
农田分沉埋,城门遇到建筑。
伤心念被冲走,伸手去颠覆。
劳苦空自己知道,叹息想谁告诉。
遥知过去交往,落落空留下躅。
一生读书史,物理基本能看。
归耕很久没有实现,最后作公羊用头角撞。
赋诗心自惊,请您反复读。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满江红(贺刘左史光祖进职奉祠),宋代,魏了翁,
许大才名,知几许、功夫做得。独自殿、三朝耆旧,岿然山立。出处只从心打当,去留不管人忻戚。
抱孤衷、脉脉倚秋风,无人识。龙可养,凡鳞匹。鸾可挚,凡禽敌。便翩然归作,玉龙仙客。枰上举棋元不定,磨边旋蚁何曾息。傥天公、有意要平治,须华发。
木兰花慢,宋代,刘镇,
看纤云双月,湛河汉,夜声收。正玉尘生风,银床坠露,凉叶飕飕。襟怀静吞八表,莫登山临水易惊秋。闲想多情宋玉,旧来空替人愁。
温柔。乡解老秋不。丝竹间秦讴。向橙橘香边,持螯把酒,聊伴清游。骚人自应念远,与黄花、评泊晋风流。明日莼鲈兴动,待寻江上归舟。
赠柳真阳诗,南北朝,吴均,
王孙清且贵,筑室芙蓉池。罗生君子树,杂种女贞枝。
南窗帖云母,北户映琉璃。衔书辘轳凤,坐水玉盘螭。
朝衣茱萸锦,夜覆葡萄卮。联翩骖赤兔,窈窕驾青骊。
龙泉甚鸣利,如何独不知。
鲁风二首时闻孔中丞卒 其二,宋代,刘敞,
新甫之柏徂徕松,枯根高齐千仞峰。天令尔生禀刚直,寿比王乔谁与同。
惊霆何时发岩底,坚节青姿化为燬。君不见蟠木但以左右为先容,能令人意尚奇诡。
忆梅,宋代,刘敞,
岂无栋梁材,为君构明堂。岂无调羹资,为君致烹鬺。
独使限荒鄙,委之道路旁。岁晏吐奇秀,芬芬有馀香。
疾风见松柏,众秽知蕙芳。譬彼君子质,幽沈道逾彰。
安得假神术,徙根俪长杨。辽哉计不果,我心不能忘。
为杨仲起寿,宋代,卫泾,
天台高压东南州,秀钟千古生公侯。
君才槃槃第一流,学优颜闵卑由求。
天意端为斯文忧,妙龄掉鞅从英游。
笔力挽强回万牛,金玉精美价未酬。
文章从古天地讐,演起大业难延留。
腾骧万里须骐骝,行看大对悟凝旒。
擢冠多士骑鳌头,归来双亲喜气浮,
充闾佳瑞乐事修。烟霄衮衮殊未休,
整顿乾坤摅壮猷。策勋稷契伊吕周,
请公为酬白玉舟。他年名遂高千秋,
却揖刘阮寻浮邱。
挽孙奇父,宋代,胡宏,
英雄割据裔,少年事豪俊。
名胜翻然交,仁义以身徇。
南州作吏师,西洛陪先进。
情高尚礼乐,代季见戎陈。
王师频溃遁,我愤婴疾疢。
草庐卧江汉,僚幕资才俊。
昭昭心自知,蹇蹇步不迅。
乘风忽远去,炎岭善持慎。
先君有愿怀,丈人践忠信。
相从寓衡山,时许闚墙仞。
胸中学海深,舌本词源浚。
老矣犹诗书,饥来只薇菣。
马革誓裹尸,气凛如秦蔺。
无力献庙堂,使得致忠荩。
据古论孔周,及今佐尧舜,
吁嗟民多瘼,惨戚天不憗。
茕茕輤车行,遥遥渚宫殡。
治命能不渝,有子孝而顺。
九日,宋代,谢翱,
秋风飒以至,今日重阳日。眼明对南山,尚想陶彭泽。
向来建威幕,颇见有此客。驱车不小留,驾言公田秫。
一朝又弃去,此意谁能识。寄奴趣殊礼,风旨来自北。
只今王江州,建国功第一。故是何珉孙,举动良足惜。
饮愧望柴桑,稍以自湔涤。殷勤白衣饷,犹恐不我即。
中路候蓝舆,要致已甚迫。葛巾赤两脚,颓然向林宅。
此翁本坦荡,焉能苦违物。虽然可计取,中实未易屈。
华轩又何羡,自载返蓬荜。终身书甲子,往往义形色。
如使磷与缁,安得为玉雪。篱边菊弄黄,粲粲正堪摘。
我方持空觞,千载高风激。
述行言情诗 其四,明代,祝允明,
苍姬建鸿历,祝丘肇遥封。丰稊托后穰,疏条鬯周通。
九江树崇议,司徒奋皇庸。信栝烂材器,闽建扇遐风。
渊渊都漕君,起官来南江。雄略绝类群,宏图奠兹邦。
五子粲马窦,载以辟吾宗。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