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居五咏其二坐忘

作者:苏辙(宋代)

少年常病肺,纳息肺自敛。

灵液洗昏烦,百药无此验。

尔来观坐忘,一语顿非渐。

道妙有至力,端能破诸暗。

跏趺百无营,纯白乃受染。

至人不妄言,此说岂吾僭。

63

诗文译文

少年常病肺,纳息肺自敛。

灵液洗昏烦,百药无此验。

尔来观坐忘,一语顿非渐。

道妙有至力,端能破诸暗。

跏趺百无营,纯白乃受染。

至人不妄言,此说岂吾僭。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苏辙年轻时患肺病的情况,他的呼吸时常不顺畅,导致他的精神状态也受到了影响。他尝试了许多药物治疗,但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后来,他开始修炼坐忘之道,通过专注于内心的静默和沉思,他发现这种修炼的方法比任何药物都更有效。他认为,这种修炼的境界达到了超越凡俗的境地,能够揭示出深奥的道理,破解各种迷雾和困惑。他以跏趺坐姿示人,意味着心无杂念,真正纯粹。至高的智者不会妄言,而这种修炼的说法并非作者苏辙自傲地提出。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的身体困境和修炼历程,表达了苏辙对于修道之道的思考和体悟。诗中的\"闭居五咏\"是指苏辙在闭门谢客期间创作的五首诗,而《坐忘》则是其中的第二首。

诗中的\"病肺\"一词不仅仅是描述苏辙身体的状况,更是象征了他内心的困扰和迷惑。他通过尝试各种药物治疗,意识到外物之治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于是,他转向了内心的修炼,通过坐忘的方式静默思考,寻找内在的力量和智慧。

\"坐忘\"是一种修行的方法,通过专注和冥想,超越尘世的纷扰和杂念,达到心境的宁静与纯净。苏辙通过修炼坐忘,领悟到其中蕴含的道理。他认为,这种修行的境界可以帮助人们破除迷雾,触摸到真理的核心。

诗中的\"跏趺百无营,纯白乃受染\"表达了修行者心无杂念、纯净无染的状态。\"跏趺\"是一种禅宗坐姿,意味着修行者心无旁骛,专注于内心的觉察。作者认为,只有这种纯净的境界才能真正领悟到道理的深奥。

最后,苏辙谦逊地表示,至高的智者不会妄言,他并不是在自夸自己的修行成果,而是在谦虚地表达对这种修行方法的认同和理解。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苏辙的修行历程和对坐忘之道的领悟。通过对病痛和药物治疗的描写,诗词呈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困惑,以及对传统医学的怀疑和失望。而后,苏辙开始探索内心的修炼,通过坐忘来寻求真正的治愈和智慧。他坚信坐忘的力量,认为它能够揭示出道理的奥妙,破除迷雾和障碍。

整首诗词融合了身体与精神的困境、修行的历程以及对修行方法的思考和领悟,表达了苏辙对于内心修炼的重视和对真理的追求。诗中所倡导的坐忘之道,也是一种超越尘世纷扰的修行方式,通过专注和冥想来达到内心的安宁与纯净。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其他诗经

贺程帅因任四首且言久缺诗筒之意

作者:陈造(宋代)

贺程帅因任四首且言久缺诗筒之意,宋代,陈造,

先生一笔将诗坛,庋匮珠玑底坐悭。

平日鸥盟当未憖,于今雁足每空还。

传抄可但闻平水,老瘦从知笑饭山。

缓带轻裘只常日,千篇破竹定乘闲。

14

宋尔孚携斗酒及新诗追至三河同舟竟日夜而别酒醒却望寻韵寄答

宋尔孚携斗酒及新诗追至三河同舟竟日夜而别酒醒却望寻韵寄答,明代,郭之奇,

清朝一苇共洄从,酒醒云山忽数重。别意返随东去水,冰心遥映北来峰。

故园日月君长有,宦海波澜世几逢。回首青青岐岭际,长将颜色照寒松。

55

阮郎归

阮郎归,宋代,晏几道,

来时红日弄窗纱。春红入睡霞。去时庭树欲栖鸦。香屏掩月斜。
收翠羽,整妆华。青骊信又差。玉笙犹恋碧桃花。今宵未忆家。

72

点绛唇(社日雨)

点绛唇(社日雨),宋代,王之道,

春意催花,片云又作朝来雨。淡匀深注。红紫纷无数。
社日人家,准拟行春去。痴儿女。倚门凝伫。借问东郊路。

26

阮郎归(过武仙悬,谒许宰不遇,作此寄之)

作者:高登(宋代)

阮郎归(过武仙悬,谒许宰不遇,作此寄之),宋代,高登,

武仙花县谒凫仙。急招横渡船。重门心理掩讼庭闲。虚檐群雀喧。
金屋畔,玉阑边。新春桃李妍。主人情重客无缘。销魂空黯然。

54

【中吕】红绣鞋 鞋杯帮儿瘦

【中吕】红绣鞋 鞋杯帮儿瘦,元代,刘时中,

鞋杯

帮儿瘦弓弓地娇小,底儿尖恰恰地妖娆,便有些汗浸儿酒蒸做异香飘。潋滟得些口儿润,淋漉得拽根儿漕,更怕那口唵咱的展涴了。

吴人以美女为娃,北俗小儿不论男女,皆以娃呼之,有名娃娃者,戏赠

亲不亲心肝儿上摘下,惜不惜气命儿似看他,打健健及擎著手心儿里夸。闲则剧怀抱儿里引,娇囗可喜被窝儿里爬,只是将个磨合罗儿迤逗著耍。

歌姬米氏,小字耍耍

举眉动眼般般儿通透,安手下脚色色儿风流,出胎胞蓐草上早会藏阄。卧在被单学打令,坐着豆枕演提齁,刁天撅地所事儿有。

劝收心

不指望成家立计,则寻思卖笑求食,早巴得个前程你便宜。虽然没花下子,也须是脚头妻,立下个妇名儿少甚的?

86

元康四年从皇太子祖会东堂诗

作者:陆机(魏晋)

元康四年从皇太子祖会东堂诗,魏晋,陆机,

巍巍皇代。奄宅九围。

帝在在洛。克配紫微。

八风应律。日月重晖。

普历丘宇。时罔不绥。

36

战城南

作者:陆游(宋代)

战城南,宋代,陆游,

王师出城南,尘头暗城北。

五军战马如错绣,出入变化不可测。

逆胡欺天负中国,虎狼虽猛那胜德。

马前嗢咿争乞降,满地纵横投剑戟。

将军驻坡拥黄旗,遣骑传令勿自疑。

诏书许汝以不死,股栗何为汗如洗?

31

江,宋代,王安石,

灵源开辟有,赢缩但相随。

逆折山能碍,奔流海与期。

泥沙拆蚌蛤,云南暗蛟螭。

欲问深何许,冯夷秖自知。

67

东斋对雪有怀

东斋对雪有怀,宋代,欧阳修,

东斋坐客饮方豪,谁报风帘雪已飘。

贪听樽前歌袅袅,不闻窗外响萧萧。

已怜残腊催梅蕊,更约新春探柳条。

共忆瀛洲人独直,神仙清景正寥寥。

86

龙州送裴秀才

作者:李洞(唐代)

龙州送裴秀才,唐代,李洞,

违拜旆旗前,松阴路半千。楼冲高雪会,驿闭乱云眠。
榜挂临江省,名题赴宅筵。人求新蜀赋,应贵浣花笺。

15

题驺虞图

作者:王翰(唐代)

题驺虞图,唐代,王翰,

阳翟山前洛水滨,驺虞瑞世自惊人。珠玑落纸矜能赋,金碧争辉看写真。

猛气折冲风淅沥,素毛抖擞雪精神。适来拜赐端门下,他日披观胜凤麟。

46

自平阳馆赴郡

作者:畅当(唐代)

自平阳馆赴郡,唐代,畅当,

晨兴平阳馆,见月沈江水。溶溶山雾披,肃肃沙鹭起。
奉恩谬符竹,伏轼省顽鄙。何当施教化,愧迎小郡吏。
寥落火耕俗,征途青冥里。德绥及吾民,不德将鹿矣。
擒奸非性能,多愍会衰齿。恭承共理诏,恒惧坠诸地。

88

喜迁莺·晓月堕

作者:李煜(唐代)

喜迁莺·晓月堕,唐代,李煜,

晓月堕,宿云微,

无语枕凭欹。

梦回芳草思依依,

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馀花乱,

寂寞画堂深院。

片红休扫尽从伊,

留待舞人归。

41

赤城馆

作者:虞集(元代)

赤城馆,元代,虞集,

雷起龙门山,雨洒赤城观。

萧骚山木高,浩荡尘路断。

鱼龙喜新波,燕雀集虚幔。

开户微风兴,倚杖众云散。

17

记梦中诗三首 其三

作者:虞集(元代)

记梦中诗三首 其三,元代,虞集,

失脚渔矶返棹迟,几回石上候来期。老翁岩下诸年少,总解题诗笑鬓丝。

38

光风桥

作者:汪藻(宋代)

光风桥,宋代,汪藻,

茂林修竹下,一水独萦回。时过赤栏去,风从蘋末来。

79

赠杨左司三首 其一

作者:赵蕃(宋代)

赠杨左司三首 其一,宋代,赵蕃,

白下初逢使广轩,始披云雾见青天。黄花红叶蒙深赏,白发青衫又十年。

举室尚为湖外客,一身还上浙江船。莼羹鲈鲙虽佳矣,不是东归重惘然。

47

留题金山寺

作者:张栻(宋代)

留题金山寺,宋代,张栻,

长江岷山来,灌注天下半。

东行近海门,勇往更瀰漫。

苍峦忽中流,屹立助杰观。

孤根入层渊,秀色连两岸。

我来最奇绝,霜月与璀璨。

褰衣到绝顶,恍若上河汉。

悠然发遐思,俯仰为三叹。

乾坤无余藏,今古有长算。

更深寂群动,树杪独鸣鹳。

回头唤山僧,为记此公案。

39

废居行

作者:徐照(宋代)

废居行,宋代,徐照,

北风萧萧胡马鸣,边人走尽空户庭。

黄金埋藏禾米弃,路上逐日空饥行。

子西父南弗相守,仰面看日啼无声。

生身不合属中土,自昔无时无战争。

家桑椹熟生野蛾,兔跳席箕田成坡。

一路几州皆荒废,处处虞骨平草多。

传报将军杀胡虏,取得山河归汉主。

残生只愿还本乡,且免后裔有兵祸。

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