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其兄进道作水调歌头一韵,几二十首,读之,殆不胜情。次其韵作一篇,怀其人,亦以赠元发、说道

扁舟思独往,樯影划晴烟。要伴人随明月,踏破水中天。谁信骑鲸高逝,空对笔端风雨,如泛楚江船。老子穷无赖,端欲把降竿。

白萍汀,归老计,似高闲。平生爱我,一言相置二刘间。准拟何山松桂,折足铛能安稳,芋火对阑残。何必少林语,立雪问心安。

97

诗文译文

兄弟进道写了一首水调歌头,有二十多首,读来,几乎情感难以忍受。接着按照他的韵律写了一篇,怀念他,也将它赠送给元发,表达了对他的思念。说道扁舟思独往,船桨在晴朗的烟雾中划出影子。希望有伴随明月的人一起,踏破水面上的天空。谁会相信骑鲸会高飞离去,只能空对着笔端的风雨,如同在楚江上漂流的船只。老子穷得无可奈何,只想把渔竿抛下。白萍汀,回到老年的计划,仿佛过着高闲的生活。一生都爱着我,我们之间的交流只需一言相对。准备去哪座山上采集松树和桂花,折腰蛇足的铛能够稳定,芋火对着残阳。何必说少林寺的话,站在雪地里问心自安。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以水调歌头的形式表达了吕渭老对兄弟所写水调歌头的喜爱和感慨。他继承了兄弟的韵律,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之情,并将这首诗词赠予友人元发。诗中展现了吕渭老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自由、宁静和内心安宁的向往。他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逍遥自在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景物描写,通过水、船、月、风雨等元素,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的无奈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他渴望抛弃一切束缚,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安逸。

诗词中的对话和独白,增加了情感的表达和对人生的思考。作者表达了对兄弟创作的水调歌头的喜爱和情感难以言表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元发的思念之情。他希望能够寻找到一个伴随明月共赏的人,一起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最后几句诗中,作者以自嘲的语气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对于人生的思考,同时也提及了对少林寺和心灵自省的暗示。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宁静和内心安宁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整首诗词抒发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和思想,具有一定抒情和哲理的意味,给人以深思和共鸣。它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由、宁静和追求内心安宁的向往,同时也透露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整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思索和感悟的空间。

吕渭老

吕渭老(生卒年不详),一作吕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其他诗经

和静春赠唐心月韵 其四

作者:龚璛(宋代)

和静春赠唐心月韵 其四,宋代,龚璛,

越来溪头烟水秋,绵绵洲渚忆曾游。城下荷花望不极,城上乌栖乐未休。

38

贺新郎(端午)

贺新郎(端午),宋代,詹无咎,

梅子黄时雨。对幽窗、依依抱独,几多愁绪。润逼琴丝无雅韵,难续文园旧诣。头白尽、相如谁顾。燕子楼空尘又锁,望天涯、不寄红丝缕。嗟往事,且休语。
伤情当日班衣舞。更宫衣,香罗乍带,九天繁露。一寸草心迎永日,更把葵心自许。怎料有、风推雨如。惹起灵均千古恨,转凄凉、更不成端午。拚小醉,读骚句。

11

初自径山归述古召饮介亭以病先起

作者:苏轼(宋代)

初自径山归述古召饮介亭以病先起,宋代,苏轼,

西风初作十分凉,喜见新橙透甲香。

迟暮赏心惊节物,登临病眼怯秋光。

惯眠处士云庵里,倦醉佳人锦瑟旁。

犹有梦回清兴在,卧闻归路乐声长。

14

小葺居舍

作者:陆游(宋代)

小葺居舍,宋代,陆游,

野水枫林下,残年亦自存。

刈茅支漏屋,插棘补颓垣。

把钓襟灵爽,争棋笑语喧。

晚窗幽兴极,共酌黍醅浑。

25

杂书

作者:陆游(宋代)

杂书,宋代,陆游,

枳篱莎径入荆扉,中有村翁百结衣。

谁识新年欢喜事,一鸡一犬伴东归。

73

新移竹栽喜於得雨而池中鸂鶒乃以水溢而去戏

作者:陆游(宋代)

新移竹栽喜於得雨而池中鸂鶒乃以水溢而去戏,宋代,陆游,

雾雨三日天沉阴,西溪水长二尺深。

土濡新竹有生意,池满文禽无住心。

竹根苏活赖此雨,禽亦归飞戏烟浦。

去留虽异各欣然,抽萌哺子全其天。

31

奉答圣俞达头鱼之作

奉答圣俞达头鱼之作,宋代,欧阳修,

吾闻海之大,物类无穷极。

虫虾浅水间,蠃蚬如山积。

毛鱼与鹿角,一龠数千百。

收藏各有时,嗜好无南北。

其微既若斯,其大有莫测。

波涛浩渺中,岛屿生顷刻。

俄而没不见,始悟出背脊。

有时随潮来,暴死疑遭谪。

海人相呼集,刀锯争剖析。

骨节骇专车,须芒侔◇戟。

腥闻数十里,余臭久乃息。

始知百川归,固有含容德。

潜奇与秘宝,万状不一识。

嗟彼达头微,谁传到京国。

乾枯少滋味,治洗费炮炙。

聊兹知异物,岂足荐佳客。

一旦辱君诗,虚名从此得。

83

再和谢朱叔止机宜投赠奖及南海集之句

再和谢朱叔止机宜投赠奖及南海集之句,宋代,杨万里,

重阳风雨不全篇,春草池塘岂满编。

好句谁言较多少,古人信手斸方圆。

自惭下下中中语,只合休休莫莫傅。

珍重银钩挥玉唾,竟无瑶报只空然。

43

悼双珍辞

悼双珍辞,宋代,杨万里,

有傅者岭兮,有玄者潭。崒乎琼台与玉堂兮,天垂光而蔚蓝。

宝祲下蟠乎九渊兮,瑰彩上绚乎千岩。羌旁砖轇轕而不漓兮,耿虹贯乎晴岚。

劬玉衡之望气兮,九载旭考而宵参。曰西江之轸墟兮,孕双珍乎泥之潜。

匪珠胎之双止兮,则瑴玉其美兼。帝令雷公以持斧兮,敕阳侯以发函。

逝将修贡于玉府兮,旅清庙而尔瞻。夫何夔魖獝狂之予妒兮,肆为伯明之谗。

蹇诉帝以不好兮,未听六丁之穷探。飞巨石以载震兮,汹怒涛以有严。

连璧毁于石韫兮,双珠裂于波涵。卞和恸以叫帝阍兮,随侯泣以衣沾。

帝亦悲伤而末如之何兮,磔不若魑魅而不厌。安得双珍之再芒兮,迥映乎西江之北南。

23

赠道人

作者:曹松(唐代)

赠道人,唐代,曹松,

住山因以福为庭,便向山中隐姓名。阆苑驾将雕羽去,
洞天赢得绿毛生。日边肠胃餐霞火,月里肌肤饮露英。
顾我从来断浮浊,拟驱鸡犬上三清。

29

同皇甫冉登重玄阁

同皇甫冉登重玄阁,唐代,李嘉祐,

高阁朱栏不厌游,蒹葭白水绕长洲。孤云独鸟川光暮,
万井千山海色秋。清梵林中人转静,夕阳城上角偏愁。
谁怜远作秦吴别,离恨归心双泪流。

10

庆寿挽诗二首 其二

作者:刘攽(宋代)

庆寿挽诗二首 其二,宋代,刘攽,

卤簿严仙仗,笳箫去掖门。昼閒长乐卫,春寂灞陵园。

壹德诒谋地,群生顾复恩。神游馀仿像,日入际昆崙。

80

追饯马宪

作者:张栻(宋代)

追饯马宪,宋代,张栻,

肤使行原显,清风伴往还。

诗情浑漫兴,雪意正相关。

许国心何壮,忧民鬓易斑。

留连三日语,解后十年间。

34

和吴侍郎见贶白莲

作者:宋庠(宋代)

和吴侍郎见贶白莲,宋代,宋庠,

田田香叶满桥阴,镂玉仙葩照玉浔。

应恐天姿太明洁,浅红微绿护芳心。

59

咏石菖蒲

咏石菖蒲,宋代,释蕴常,

细水围棋石,纤纤手自移。几年离雁荡,万里到天池。

浮玉春风后,小姑烟雨时。它年怀胜绝,魂梦亦清奇。

27

苍玉洞

苍玉洞,宋代,蒋之奇,

苍玉门径阔,白云庭院深。鄞江一丈水,清可照人心。

57

句 其四

句 其四,宋代,蒋之奇,

今日湖中石,当年天上星。

51

句 其十三

作者:洪朋(宋代)

句 其十三,宋代,洪朋,

棹歌缥缈城西路,烟树参差埭北村。

96

杂诗 其二十一

作者:李复(宋代)

杂诗 其二十一,宋代,李复,

当路莫张机,张机不可行。潜深巢高杪,鱼鸟知爱生。

立义禁为非,意欲求无刑。刻核苟太至,视死心亦轻。

91

充城口号

充城口号,宋代,邵伯温,

山围翠合水连云,万室楼台照眼明。

胜地风淳真乐国,四川惟说好充城。

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