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作者:方岳(宋代)

不肯诸贤季孟间,归来云月尽跻攀。

谁僧命达昔工部,未必诗穷今巨山。

两鬓雪霜多是病,一蓑烟雨可曾閒。

花前得酒微成醉,欢颊春红觉顿还。

1

诗文译文

不愿随从各位贤达之间,

归来时云月已经升起。

谁能预知僧人的命运,

也许并非所有诗人都已难以为继。

满头白发多是疾病的痕迹,

一件蓑衣在雨雾中感到无聊。

在花前享受美酒微醺,

喜悦的面颊显露着春天的红晕。

诗文简析

《山行》描绘了一位归来的诗人对山水之美的赞叹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人不愿随从众多才子之间,表达了对传统文人身份的拒绝和对个性独立的追求。他通过攀登山峰,感受云雾、月色与山川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追求卓越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僧人可能指代历史上的僧人诗人,诗人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命运,认为诗人并非必然会在今天这座巨大的山峰上遭遇创作的困境。他认识到自己的年岁已经不轻,而满头雪霜则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病痛。然而,诗人依然能在烟雨中寻找片刻的宁静,感受到生活的闲适和自然的美好。

最后,诗人在花前饮酒,微醺之间感受到一种愉悦和满足,欢颊春红的形容则暗示着生命的活力和美好。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活体验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独立和人生意义的追求。

诗文赏析

《山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由人生的向往。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交融,表达了对于束缚和规范的抗拒,追求内心真实和个性独立。诗中的山水景色和自然元素与诗人内心的感受相呼应,形成了一种鲜明的意境。

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困境和感悟,表达了对于诗人身份和创作的思考。他虽然面对岁月的衰老和生活的压力,却仍然能够在自然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满足。这种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给人以启示和感染。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立思考的精髓和对自由人生的追求。《山行》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示了方岳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态度。

诗中的山水景色、云月、雪霜等自然元素,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自然与人生交融的意境。诗人通过攀登山峰、观赏花景、饮酒作乐等情境,展现了对自然美和人生意义的追求。

诗人表达了对传统文人身份的拒绝,他不愿随从众多才子之间,表明了对个性独立和创新的追求。他反思自己的诗歌创作,认为诗人并非必然会陷入创作的困境,未必诗穷。这种思考体现了他对自身创作能力和诗歌价值的自信。

诗中的两鬓雪霜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病痛的痕迹,但诗人并不因此沮丧和绝望,他仍能在烟雨中感受宁静和闲适。这种乐观和从容的态度,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对自然的感悟。

最后,诗人在花前饮酒,微醺之间感受到一种愉悦和满足,这种欢颊春红的美好形象,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喜悦。诗人借酒暂时忘却烦恼,感受到生活中片刻的美好时光。

《山行》展现了方岳诗人独立、自由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美的追求。他通过与自然的亲近和沉思,表达了对束缚和规范的抗拒,追求内心真实和个性独立的追求。这首诗描绘了山水之美,同时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其他诗经

望月婆罗门引

作者:王恽(元代)

望月婆罗门引,元代,王恽,

小窗人静,梅枝香细月华明。博山一缕云蒸。好个*仙风骨,诗思苦凭陵。有间书遮眼,*枕松声。素无宦情。较得失、一毫轻。自叹高歌白雪,寡和谁听。潇然巾卷,见芝宇、光浮寿颊生。春酒绿、何*频倾。

18

汉宫春 寿采庵

汉宫春 寿采庵,近现代,邓桐芬,

南极星辉,映秋姿凝澹,鲈脍杯深。称觞共倾桂酒,流水鸣琴。

筹添海屋,料年年、此日常临。歌古调,移宫换羽,动人曲艺诗心。

伫看清光更满,浸人家春树,词客秋林,龙蛇走笔立就,盈箧新吟。

当筵郁彦,数风华、佳什崎嵚。无量颂、辞陈天保,九如合表微忱。

11

代简蒋成玉

代简蒋成玉,元代,谢应芳,

春来一月苦阴雨,少顷雨晴邀客嬉。金斗城西芳草路,水边杨柳青离离。

16

寺壁偶题

作者:陆游(宋代)

寺壁偶题,宋代,陆游,

断山支径得行吟,度涧穿林不厌深。

雉挟两雌飞谷口,鸟将数子下墙阴。

前三喜接高人语,方寸宁容俗虑侵?少待新春好风日,不妨携客更相寻。

34

补谪入京集句

补谪入京集句,明代,卢龙云,

迢递山河拥帝京,君王深在九重城。

阳和不散穷途恨,江上几看芳草生。

古往今来只如此,水流花谢两无情。共知人事何尝定,身贱多惭问姓名。

82

病中寄休师三首 其二

病中寄休师三首 其二,宋代,郭祥正,

元无一物不须空,寄语文殊任过从。辗转形骸聊示疾,坐分高广颇相容。

34

霜天晓角(清高堂看山)

作者:曹冠(宋代)

霜天晓角(清高堂看山),宋代,曹冠,

小雨__。轻烟舞曳风。林樾高低疏密,依浅濑、媚遥峰。
浴鹭水溶溶。晴霞映晚红。拟向玉堂举似,摹写入、画图中。

10

汀州行台次易庵韵

汀州行台次易庵韵,明代,何乔新,

榕阴垂绿暗闽溪,蹀躞花骢去欲迷。驻节行台心独喜,幽林无复怪禽啼。

67

常州旅宿

作者:郭文(明代)

常州旅宿,明代,郭文,

堤边流水高于城,摇摇孤艇如空行。

欲晴未晴小雨外,断虹落日争鲜明。

峨峨塔势远凌汉,隐隐雁行斜堕汀。

游人夜向酒楼宿,月明风冷吴歌清。

3

答子勉三首

作者:苏轼(宋代)

答子勉三首,宋代,苏轼,

欧倩腰支柳一涡,小梅催拍大梅歌。

舞余片片梨花落,争奈当涂风物何。

57

次韵唐彦猷华亭十其四始皇驰道

次韵唐彦猷华亭十其四始皇驰道,宋代,王安石,

穆王得八骏,万事得期修。

茫茫万载间,复此好远游。

车轮与马迹,此地亦尝留。

想当治道时,劳者尸如丘。

8

露坐戏嘲星月

露坐戏嘲星月,宋代,杨万里,

东生定西归,月岂不识路。

何须债长庚,夜夜引行步。

星住月不行,星行月不住。

无人问阿娣,此事竟谁主。

不知听金蟆,无乃由玉兔。

来夜偷此星,看日归何处。

28

望雨

望雨,宋代,杨万里,

云兴惠山顶,雨放太湖脚。

初愁望中远,忽在头上落。

白羽障乌巾,衣袖已沾渥。

归来看檐溜,如泻万仞岳。

霆裂大瑶瓮,电萦湿银索。

须臾水平阶,花坞失半角。

定知秧畴满,想见田父乐。

向来春夏交,旱气亦太虐。

山川已遍走,云物竟索寞。

双鬓愁得白,两膝拜将剥。早知有今雨,老怀枉作恶。

96

筹笔驿(余为蜀从事,病武侯非王佐才,因有是题)

作者:薛能(唐代)

筹笔驿(余为蜀从事,病武侯非王佐才,因有是题),唐代,薛能,

葛相终宜马革还,未开天意便开山。生欺仲达徒增气,
死见王阳合厚颜。流运有功终是扰,阴符多术得非奸。
当初若欲酬三顾,何不无为似有鳏。

72

宴郑伯玙宅

作者:张谓(唐代)

宴郑伯玙宅,唐代,张谓,

正月风光好,逢君上客稀。晓风催鸟啭,春雪带花飞。
堂上吹金管,庭前试舞衣。俸钱供酒债,行子未须归。

100

悟南柯 景金本注云,三首本名南柯子 西虢

悟南柯 景金本注云,三首本名南柯子 西虢,元代,丘处机,

白露三秋尽,清霜十月初。群花零落共萧疏。唯有重阳,嘉景独魁梧。烂漫真堪爱,馨香不可辜。人人皆插满头敷。试问乔公,簪著一枝无。

86

霍邱谢令寺丞

作者:刘攽(宋代)

霍邱谢令寺丞,宋代,刘攽,

明府双飞凫,南归鸿鹄俱。东风解冰雪,春水渡江湖。

光禄诗为乐,渊明酒自娱。公田皆种秫,三径更何须。

98

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宿觉庵

作者:徐照(宋代)

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宿觉庵,宋代,徐照,

公说曹溪事,经今六百年。

庵基平地筑,碑记远人传。

种竹初遮日,蔬岩只欠泉。

自当居鼎鼐,岂在学修禅。

59

还毡行

作者:王迈(宋代)

还毡行,宋代,王迈,

老屋数十椽,下湿上又破。无端野狐精,昏夜入为盗。

窃我三重毡,目之为奇货。持以献朱门,曰此堪媚灶。

自余失此物,志意不少挫。苦节凌岁寒,羞颜薄时好。

命义守大闲,潜深仍伏澳。客从北方来,特以吉语告。

旧物将见还,前甑元不堕。余笑与客言,的有此说么。

孔光坐广堂,当局已昏耄。余尝对天仗,正色数渠过。

其心不能容,未免含疾媢。石显在宫闱,威福弄幽奥。

余又疏击之,见面定渠唾。其术方盛行,及此必图报。

客乃宽余心,少安谨勿躁。圣主赦宿愆,仁恩等天帱。

昭相爱善类,德量如海大。谗者害莫成,匪伊毡自到。

未几符其言,客喜相问劳。劝客勿为喜,我且为时悼。

米石三十千,杭人死饥饿。敌寨七百里,淮人共斩剉。

窖雪飞无留,融风扇炎燥。潮汐来无时,民庐陷泥涝。

旱魃肆陆梁,妖禽辄鸣噪。殒星光射人,雨雹威尤暴。

地轴疑翻腾,乾文讶颠倒。昔余出硬语,万死敢一冒。

廷臣诮云狂,相国嫌愈傲。不幸期年间,前言多践蹈。

今居山泽中,日向苍穹祷。一愿雨旸时,田畴足粳

29

和马先生晓起六叠前韵

和马先生晓起六叠前韵,宋代,赵公豫,

秋英渐落景幽凄,叹息征衫滞浙西。三竺风光公素览,两峰山色我新携。

禅房境冷逢仙侣,客子心閒爱鸟啼。揖别黯然情未已,曰归难对乐羊妻。

8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