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制

作者:方岳(宋代)

井田变阡陌,万世以罪秦。

商君信苛刻,不过民自民。

汉名反秦火,当与三代邻。

今年田欲方,明年田欲均。

宁知古井田,不为赋税湮。

百亩官所予,无甚富与贫。

所为经界者,要便风欲淳。

岂为横江网,竭不遗一鳞。

乃知三代时,官与民为春。

秦民自生生,官不与笑颦。

孰云汉田制,顾不如秦仁。

秦姑寘勿问,汉已掎摭狺。

谁其起邹叟,重与毕战陈。

16

诗文译文

井田改变田间,万世因罪秦国。

商君相信苛刻,不过百姓自己人民。

汉名反秦火,当与三代邻。

今年田想方,第二年田要均匀。

宁知道古代的井田,不为赋税湮没。

百亩官所给予,没有非常富裕和贫穷。

所为界限的,要就风俗淳。

难道为横江网,尽不留下一个鳞。

才知道三代时,官与民为春。

秦国百姓自己生,官员不与笑颦。

谁说汉田制,看不到秦仁。

秦婆婆放不要问,汉朝已经指摘狺。

谁他们起邹老人,重和结束战斗。

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其他诗经

竹所

作者:张炜(宋代)

竹所,宋代,张炜,

数干当櫩眼便青,翠阴千亩况为邻。休贪冷地闲风月,好作清朝劲节人。

53

送王献可归信州

送王献可归信州,宋代,汪应辰,

月旦于今合改评,一官谋食百无能。

君归锦里人应问,好个蓝田崔县丞。

39

春闺 其一

春闺 其一,近现代,刘凤梧,

粉泪涔涔堕玉腮,个侬情绪乱萦怀。徘徊燕子窥珠箔,零落桃花点绿苔。

往事依稀成梦幻,春心深浅费疑猜。斜阳独倚朱楼望,几见归帆天际来。

8

快活歌二首

快活歌二首,宋代,白玉蟾,

诚哉一得即永得。大都要藉周天火,

十月圣胎方始圆。虽结丹头终耗失,

要须火候始凝坚。动静存亡宜沐浴,

吉凶进退贵抽添。火力绵绵九转后,

药物始可成胎仙。一时八刻一周天,

十二时辰准一年。每自一阳交媾后,

功夫炼到六纯乾。精神来往如潮候,

气血盈虚似月魂。一毂从来三十幅,

妙处都由前后弦。专气致柔为至仁,

礼义智信融为仁。真土归位为至真,

水火金木俱浑全。精水神火与意土,

炼使魂魄归其根。先天一气今常存,

散在万物与人身。花自春风鸟自啼,

岂知造物天为春。百姓日用而不知,

气入四肢徒凋残。松竹虚心受气足,

凌霜傲雪长年青。况人元神本不死,

此气即是黄芽铅。老松可少病可健,

散者可聚促可延。心入虚无行火候,

内景内象壶中天。须知一尘一蓬莱,

与走一叶一偓佺。神芝一生甘露降,

龟蛇千古常相缠。一朝雷电撼山川,

一之则日万则烟。日中自有金乌飞,

夜夜三更入广寒。子子孙孙千百亿,

炉鼎鸡犬皆登天。大道三十有二传,

传到天台有悟真。四传复至白玉蟾,

眼空四海嗟无人。偶遇太平兴国宫,

白发道士其姓陈。半生立志学铅汞,

万水千山徒苦辛。一朝邂逅庐山下,

摆手笑出人间尘。翠阁对床风雨夜,

授以丹法使还元。人生何似一杯酒,

人生何似一盏灯。蓬莱方丈在何处,

青云白鹤欲归去。快活快活真快活,

为君说此末后句。末后一句亲分付,

普为天下学仙者,晓然指出蓬莱路。

破衲虽破破复补,身中自有长生宝。

柱杖奚用岩头藤,草鞋不用田中藁。

或狂走,或兀坐,

或端坐,或仰卧。

时人但道我风颠,我本不颠谁识我。

热时只饮华池雪,寒时独向丹中火。

饥时爱喫黑龙肝,渴时贪吸青龙脑。

绛宫新发牡丹花,灵台初生薏苡草。

却笑颜回不为夭,又道彭铿未是老。

一盏中黄酒更甜,千篇内景诗尤好。

没弦琴儿不用弹,无腔曲子无人和。

朝朝暮暮打憨痴,且无一点闲烦恼。

尸解飞升总是闲,死生生死无不可。

随缘且喫人间饭,不用缫蚕不种稻。

寒霜冻雪未为寒,朝饥暮馁禁得饿。

天上想有仙官名,人间不爱真人号。

跨虎金翁是铅兄,乘龙姹女为汞嫂。

泥丸宫里有黄婆,解把婴儿自怀抱。

神关气关与心关,三关一簇都穿过。

六贼心如火正焚,三尸胆似天来大。

不动干戈只霎时,破除金刚自搜逻。

一齐缚向火炉边,碎为微尘谁斩挫。

而今且喜一粒红,已觉丁公婚老媪。

当初不信翠虚翁,岂到如今脱关锁。

叶苗正嫩採归来,猛火炼之成紫磨。

思量从前早是早,翠虚翁已难寻讨。

我今不见张平叔,便把悟真篇骂倒。

从前何知古圣心,慈悲反起儿孙祸。

世人若要炼金丹,只去身中求药草。

十月工夫慢慢行,只愁火候无人道。

但知进退与抽添,七返九还都性燥。

溪山鱼鸟恁逍遥,风月林泉供笑傲。

蓬头垢衣天下行,三千功满归逢岛。

或居朝市或居山,或时呵呵自绝倒。

云满千山何处寻,我在市廛谁识我。

68

蝶恋花(行湘阴)

蝶恋花(行湘阴),宋代,张孝祥,

漠漠飞来双属玉。一片秋光,染就潇湘绿。雪转寒芦花蔌。晚风细起波纹縠。
落日闲云归意促。小倚蓬窗,写作思家曲。过尽碧湾三十六。扁舟只在滩头宿。

49

减字木兰花(题温日观葡萄卷)

减字木兰花(题温日观葡萄卷),宋代,曾寅孙,

生绡蜀茧。笔底墨云飞一片。点点秋腴。收得骊龙颔下珠。
兴来一扫。惜处有时慳似宝。露叶烟条。几度西风吹不凋。

84

满江红(渚宫怀古即事,用二斡韵)

作者:丘崈(宋代)

满江红(渚宫怀古即事,用二斡韵),宋代,丘崈,

楚甸云收,歌舞地、依然江渚。嗟往事、豪华无限,梦回何许。翠被那知思玉度,绣褂谩说为行雨。悄不禁、俯仰一凄凉,成千古。
吴蜀会,襟喉处。据胜势,开天府。著诗书元帅,笑变尊俎。步障月明翻鼓吹,华榱雾湿披窗户。把胜游、都与旧风光,湔尘土。

78

念奴娇(席上赋林檎花)

作者:曾觌(宋代)

念奴娇(席上赋林檎花),宋代,曾觌,

群花渐老,向晓来微雨,芳心初拆。拂掠娇红香旖旎,浑欲不胜春色。淡月梨花,新晴繁杏,装点成标格。风光都在,半开深院人寂。
刚要买断东风,袅栾枝低映,舞茵歌席。记得当时曾共赏,玉人纤手轻摘。醉里妖饶,醒时风韵,比并堪端的。谁知憔悴,对花空恁思忆。

12

云门过何山

作者:陆游(宋代)

云门过何山,宋代,陆游,

漠漠稻满陂,蒙蒙雨沾衣。

林花落更新,溪鸟止复飞。

我作山中行,十日未拟归。

思酒过野店,念茶叩僧扉,眠枕松下石,适意无诃讥。

心广体自舒,泰然不肉肥。

念昔在官涂,万事与愿违;逢人无一欣,对食或累欷。

低回三十年,竟不饱蕨薇。

空将书五车,自诳腹十围。

余日犹几何,可复贪尘鞿?剩拾柏子香,闭门观昨非。

75

解嘲

作者:陆游(宋代)

解嘲,宋代,陆游,

一壑栖迟久,多生习气消。

行藏无媿怍,梦觉两逍遥。

倩鹤传山信,疏泉洗药苗。

晚来幽兴极,乘月过溪桥。

10

葵叶

葵叶,宋代,杨万里,

蒻笠端能直几钱,骑奴不拟雨连天。

盖头旋折山葵叶,擘破青青伞半边。

72

送长社胡明府

作者:徐铉(唐代)

送长社胡明府,唐代,徐铉,

黄绶系未稳,桂枝香尚新。

琴堂宁久次,谏署正求人。

皎皎凉秋月,飘飘清路尘。

元常有遗翰,求作箧中珍。

26

览陈丕卷

作者:罗邺(唐代)

览陈丕卷,唐代,罗邺,

雪宫词客燕宫游,一轴烟花象外搜。谩把蜀纹当昼展,
徒夸湘碧带春流。吟时致我寒侵骨,得处疑君白尽头。
从北南归明月夜,岭猿滩鸟更悠悠。

86

洞庭山馆呈司寇东海公二首 其一

作者:吴翊(清代)

洞庭山馆呈司寇东海公二首 其一,清代,吴翊,

廿载鸿文典集贤,还乡仍续石渠编。暂伸谢傅登山志,较胜温公在洛年。

岳读遗经搜禹穴,金銮旧记录《吴船》。须知玉局闲居士,元是蓬瀛第一仙。

86

郑氏庄

郑氏庄,宋代,赵汝燧,

庄居深僻处,敲户小童应。此地清如许,前时到未曾。

柳腰金袅娜,苔发翠鬅鬙。山上茅亭子,扶衰为一登。

64

招孜祐二长老尝茶二首 其二

招孜祐二长老尝茶二首 其二,宋代,郭祥正,

昔人多嗜酒,今我酷怜茶。软玉裁成饼,轻云散作花。

石泉助甘滑,肠胃涤烦邪。却怪少陵客,曾无新句誇。

39

泰陵挽词 其四

作者:赵佶(宋代)

泰陵挽词 其四,宋代,赵佶,

再御中天坐,犹思玉色温。瑶阶花自落,宝扇影空存。

重感天伦戚,钦承世及恩。欲谐追述志,永绍裕陵尊。

2

小隐自题

小隐自题,宋代,葛天民,

水拍荒篱外,山攒落照边。

鸦鸦乘犊去,鸭鸭伴鸥眠。

思淡秋云薄,情高陇月圆。

武陵和避世,初不为求仙。

60

重过东野故居

重过东野故居,宋代,陈必复,

郭外有村名孟堡,旧传君此卜幽栖。

草荒东野千年宅,水绕南山一曲溪。

人物不生诗渺渺,秋风无语恨凄凄。

可怜如许衣冠士,不为留祠向竹西。

12

次韵昌甫分遗乌石茶

作者:韩淲(宋代)

次韵昌甫分遗乌石茶,宋代,韩淲,

茶经空烂读,读罢出溪头。竹杖虽流憩,藜床复倦投。

寻思煎以吃,展转卧而游。乌石瓶能好,瓯牺底用忧。

1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