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热

作者:方岳(宋代)

山气烛烛旱火光,墙头枯草半青黄。

饥肠惯作晴雷吼,且乞梧桐一夜凉。

78

诗文译文

山上的气息像烛光一样干燥,墙头的草木已经半枯半黄。饥饿的胃习惯了晴天的雷声,我只求梧桐树能带来一夜的凉爽。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秋季的炎热和干旱。山上的气息像烛光一样干燥,墙头的草木也已经枯黄,这是由于长时间没有雨水的滋润。诗人描述了自己饥饿的感受,将饥肠与晴天雷声相比,强调了饥饿的痛苦。最后,诗人渴望一夜凉爽,希望梧桐树能带来些许凉意,缓解炎热的天气。

诗文赏析

《秋热》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秋季的酷热和干旱景象,展现了作者对炎热天气的不满和渴望凉爽的心情。用\"山气烛烛旱火光\"形容山上的气息干燥,给人一种焦躁燥热的感觉;\"墙头枯草半青黄\"描绘了干旱下植物的凋零和干枯。\"饥肠惯作晴雷吼\"通过对饥饿感受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身处炎热中的苦楚。最后,作者期望一夜凉爽,寄希望于梧桐树的凉爽,表达了对自然的渴望和对凉爽的向往。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感受的抒发,把读者带入了一个炎热干旱的秋季场景中。诗人通过对天气的描绘,表达了对凉爽环境的渴望和对饥饿的痛苦,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共鸣。这首诗词展示了方岳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同时也传达了对凉爽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其他诗经

次前人越州鹿鸣宴

作者:赵抃(宋代)

次前人越州鹿鸣宴,宋代,赵抃,

郡国秋闱吁俊辰,行修经治以名闻。芳筵缥缈开三岛,大乐諠哗彻五云。

高桂折香期月窟,祥星垂彩应天文。集英唱第麻衣脱,得志无忘贤使君。

70

雨中花令(初夏远思)

雨中花令(初夏远思),宋代,赵长卿,

绿锁窗纱梧叶底。麦秋时、晓寒慵起。宿酒厌厌,残香冉冉,浑似那时天气。
别日不堪频屈指。回头早、一年不啻。搔首无言,栏干十二,倚了又还重倚。

52

浣溪沙(再用韵并简二千户)

浣溪沙(再用韵并简二千户),宋代,何梦桂,

金紫山前山万重。山高云密下苍龙。春来好雨遍三峰。
芳草郊原眠茧犊,垂杨营垒击花骢。趣归行有紫泥封。

19

次韵张昌言给事省宿

作者:苏轼(宋代)

次韵张昌言给事省宿,宋代,苏轼,

冯颠久已欹残雪,戎眼何曾眩落晖。

朔野按行犹雀跃,东台瞑坐觉乌飞。

(道家有乌飞入兔宫之说。

)漫夸年少容吾在,(乐天诗云:犹有夸张少年处,笑呼张丈唤殷兄。

)若斗樽前举世稀。

待向崧阳求水竹,一犁烟雨伴公归。

83

过于海舶得迈寄书酒作诗远和之皆粲然可观子

作者:苏轼(宋代)

过于海舶得迈寄书酒作诗远和之皆粲然可观子,宋代,苏轼,

我似老牛鞭不动,雨滑泥深四蹄重。

汝如黄犊走却来,海阔山高百程送。

庶几门户有八慈,不恨居邻无二仲。

他年汝曹笏满床,中夜起舞踏破瓮。

会当洗眼看腾跃,莫指痴腹笑空洞。

誉儿虽是两翁癖,积德已自三世种。

岂惟万一许生还,尚恐九十烦珍従。

六子晨耕箪瓢出,众妇夜绩灯火共。

春秋古史乃家法,诗笔离骚亦时用。

但令文字还照世,粪土腐余安足梦。

73

书黁公诗后(并叙)

作者:苏轼(宋代)

书黁公诗后(并叙),宋代,苏轼,

过加禄镇南二十五里大许店,休焉于逆旅祁宗祥家。

见壁上有幅纸题诗云:满院秋光浓欲滴,老僧倚杖青松侧。

只怪高声问不应,瞋余踏破苍苔色。

其后题云滏水僧宝黁。

宗祥谓余,此光黄间狂僧也。

年百三十,死于熙宁十年,既死,人有见之者。

宗祥言其异事甚多。

作是诗以识之。

黁公本名清戒,俗谓之戒和尚云。

黁公昔未化,来往淮山曲。

寿逾两甲子,气压诸尊宿。

但嗟浊恶世,不受龙象蹴。

我来不及见,怅望空遗躅。

霜颅隐白毫,锁骨埋青玉。

皆云似达摩,只履还天竺。

壁间余清诗,字势颇拔俗。

为吟五字偈,一洗凡眼肉。

61

闰二月二十日游西湖

作者:陆游(宋代)

闰二月二十日游西湖,宋代,陆游,

西湖二月游人稠,鲜车快马巷无留。

梨园乐工教坊优,丝竹悲激杂清讴。

追逐下上暮始休,外虽狂酲乐则不。

岂如吾曹淡相求,酒肴取具非预谋,青梅苦笋助献酬,意象简朴足镇浮。

尚惭一官自拘囚,未免疋马从两驺。

南山老翁亦出游,百钱自挂竹杖头。

28

檐滴

檐滴,宋代,杨万里,

檐滴疏疏亦几何,滴将苦砌出圜窠。

就中漱涤偏精巧,泥土都无石子多。

36

宿青山市四首 其二

宿青山市四首 其二,宋代,杨万里,

云涂雾抹澹葱昽,万匹霜绡罩玉龙。中有双峰不争长,诸峰情愿长双峰。

88

追和尤延之检详紫辰殿贺雪

追和尤延之检详紫辰殿贺雪,宋代,杨万里,

鍚山诗老立层霄,黄竹赓歌宴在瑶。

有客梦中闻雪作,曲肱篷底信船摇。

遥知端叶飘香袖,笑向梅花趁早朝。

未叹山人负猿鹤,负渠缩项与长腰。

2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催字)

作者:李暠(唐代)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催字),唐代,李暠,

偃武尧风接,崇文汉道恢。集贤更内殿,清选自中台。
佐命留侯业,词华博物才。天厨千品降,御酒百壶催。
鹓鹭方成列,神仙喜暂陪。复欣同拜首,叨此颂良哉。

84

邻女

作者:刘驾(唐代)

邻女,唐代,刘驾,

君嫌邻女丑,取妇他乡县。料嫁与君人,亦为邻所贱。
菖蒲花可贵,只为人难见。

35

小雨 其三

作者:刘攽(宋代)

小雨 其三,宋代,刘攽,

宿云留暝色,细雨逼残春。芳树看红湿,垂杨亦翠颦。

高风吹燕翼,定水涨鱼鳞。渐恐年华改,桃源忆晋人。

97

次韵宋次道庆黄安中李邦直二舍人皆自史院拜

作者:苏颂(宋代)

次韵宋次道庆黄安中李邦直二舍人皆自史院拜,宋代,苏颂,

右垣更直宠新班,便坐通名听别宣。

词训已高长庆代,事权不下永明年。

除官草罢诸番制,执简研馀万岁烟。

曾向兰台陪笔削,喜闻严近擢班迁。

89

再用韵呈相公

作者:张矩(宋代)

再用韵呈相公,宋代,张矩,

等囿乾坤造化中,此花珍重殿春红。矜持不受荼蘼月,披拂正须杨柳风。

三咏品题真入妙,独惭属和未能工。厅前旧本今应在,何必移根江以东。

79

又泛西溪诗十首 其二

作者:刘跂(宋代)

又泛西溪诗十首 其二,宋代,刘跂,

溪头青草弄春柔,一带花开动客愁。贪看波中锦纹石,不知船已过芳洲。

51

不雨一绝

作者:苏籀(宋代)

不雨一绝,宋代,苏籀,

云将礮车来御敌,雨师箭镞插于房。

西成一颗望千滴,跋扈朱明未可量。

38

句 其二十

作者:徐俯(宋代)

句 其二十,宋代,徐俯,

青干霄外山千尺,碧入林间水一条。

95

白紵辞

作者:李丙(宋代)

白紵辞,宋代,李丙,

娇如花,美如玉,

越溪女儿十五六。光风入帘睡初足,

起画修眉远山绿。飞香走红三月心,

一声白紵千黄金。高堂客散灯火深,

醉鬓斜钗夜沈沈。

54

寺中石下泉池可掬

作者:韩淲(宋代)

寺中石下泉池可掬,宋代,韩淲,

碧嶂清泉占上方,小留连久更相羊。市声只隔门前水,付与乌飞带夕阳。

4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