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屿连芳草,夭桃间柳堤。
征鸿下天际,游女过前溪。
鱼没惊帆影,林疎见鸟啼。
王孙联绣骑,章子解香觽。
吴姬笑留饮,同指画桥西。
《春江行》是宋代文学家曹勋的一首诗词。
春江行
浦屿连芳草,夭桃间柳堤。
征鸿下天际,游女过前溪。
鱼没惊帆影,林疎见鸟啼。
王孙联绣骑,章子解香觽。
吴姬笑留饮,同指画桥西。
诗词中的春江景色生动而美丽。浦屿上连绵的芳草,在夭桃和垂柳之间形成了一条堤道。远征的大雁从天空中降落,游女们穿过前面的小溪。鱼儿在水中悄无声息地游动,帆影也消失了,稀疏的树林中传来鸟儿的啼鸣。王孙们骑着绣饰华美的马匹,章子上的香觽被解开。吴姬开怀大笑,邀请人们一起留下来共饮,大家一同指着画中的桥西边。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江的美景,以及江边人们的欢乐和自在。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快乐生活的向往。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愉悦的春江之行。
这首诗词以其清新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而著名。通过运用形象的描写手法,作者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的春江之旅。从浦屿上的芳草到游女穿过的小溪,再到林中的鸟儿啼鸣,每个细节都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同时,王孙们的欢笑和吴姬的宴饮更增添了快乐和悠闲的氛围。整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和谐的意境,给人以愉悦和惬意的感受。
这首诗词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快乐和宴饮的向往。通过描绘春江的美景和江边人们的欢乐活动,作者展示了一幅充满生机和美好的画面。这首诗词通过形象的描写和细腻的叙述,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人们的快乐。同时,诗词中融入了对物象的咏叹和对人情的描绘,使整首诗词更加丰富和生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其清新的意境、细腻的描写和愉悦的氛围而引人注目。它展现了春江的美景和江边人们的欢乐活动,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快乐生活的向往。通过形象的描写和细腻的叙述,读者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人们的快乐,进而产生共鸣和享受《春江行》是宋代文学家曹勋创作的一首诗词。它描绘了春江的美景和人们的欢乐活动,表达了对春天和快乐生活的向往。
诗词以浦屿上连绵的芳草和夭桃柳堤为背景,描述了远征的大雁降落、游女穿过溪流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鸟儿的啼鸣和鱼儿在水中的游动,展现了春江的生机和美丽。诗中还描绘了王孙的绣骑和解开香觽的场景,以及吴姬的笑声和大家一同指着画桥西边的情景。
整首诗词以清新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闻名。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愉悦的春江之旅。诗词展现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快乐和宴饮的向往。通过描绘春江的美景和江边人们的欢乐活动,诗人展示了一个充满生机和美好的画面。
整首诗词通过形象的描写和细腻的叙述,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人们的快乐。它充满了对物象的咏叹和对人情的描绘,给人以愉悦和惬意的感受。通过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春江的美景、人们的欢乐和快乐生活的向往,产生共鸣并享受其中。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效杜甫七歌在长洲县作,清代,余怀,
有客有客字船子,平生赤脚踏海水。
身经战斗少睡眠,功名富贵徒为尔。
自比稷契何其愚,非薄汤武良有以。
呜呼一歌兮歌激昂,日月惨淡无晶光。
我生之初遇神祖,四海苍生守环堵。
旌旗杳杳三十年,金铜仙人泪如雨。
皇天剥蚀国运徂,况我无家更愁苦。
沟壑未填骨髓枯,河山已异安所取?
胡雁翅湿犹高飞,百尺蛟龙堕网罟。
呜呼二歌兮歌声寒,林木飒飒风漫漫。
小人有母生我晚,幼多疾病长屯蹇。
生不成名老何益,蚩尤夜扫兵满眼。
吁嗟亡国甲申年,二竖沉沉婴圣善。
呜呼三歌兮歌思绝,鹙鸧昼叫泪成血。
有妻有妻珮璚玖,十年为我闺中友。
两男一女未长成,索梨觅栗堂前走。
汝病数载事姑嫜,伶仃憔悴供箕帚。
岂知豺狼入我户,使汝惊悸遂不寿。
呜呼四歌兮歌转悲,饥乌夜夜啼孤儿。
我有敝庐东门侧,后种梧桐前挂席。
数椽风雨门长闭,四壁清静苔藓碧。
自从戎马生疆场,使我苍黄丧家室。
我行去此安所之?渔樵无地鸡犬迫。
旧雨今雨花不红,新人故人头尽白。
呜呼五歌兮声乌乌,浮云为我停斯须。
有友有友在远方,或称少年或老苍。
遭乱化作长黄虬,碧血潇洒盈八荒。
王室风尘此亦得,明明落月满屋梁。
呜呼六歌兮歌最苦,春兰秋菊长终古。
有弓救日矢救月,帝阍未开晨星没。
词客哀时双泪垂,饥寒老丑空皮骨。
何时东海翻波澜,暂向西园采薇蕨。
呜呼七歌兮声啾啾,吞声忍恨归山丘。
孙真壁上画马歌,明代,韩上桂,
画马不必画拳毛,好手全在霜豪里。匠意果妙工,婉转入骨髓。
孙真画马专画神,咫尺壁上风云起。雄姿勃窣气莫平,一日可走千万里。
渥洼龙种竟何存,圣世麒麟今不死。
满庭芳,宋代,丁无悔,
偃屋霜清,棱层烟碧,玲珑移在人间。山光林色,常伴主人闲。元有仙风道骨,无心趁、玉简朝班。归来赋,不因五斗,谈笑挂衣冠。
尤难。谁不羡,商山橘乐,湄水渔竿。引相君王子,助发幽欢。满泛寿觞多祝,南溟共、北海波澜。君知否,庙堂有意,相与问寒岩。
鱼游春水(寿衙大参),宋代,李刘,
湖南三千里。百万人家争送喜。元戎初度,和气水流山峙。荆楚中间寿域开,翼轸傍边台躔起。崧岳降神,维箕骑尾。
见说君王注倚。问舟楫、监梅谁是。国人争望周公,东归几几。功名多载旂常上,福禄平分天壤里。家家弦管,年年孤矢。
登金牛驿楼,明代,薛瑄,
好山四巃嵷,汉水前萦绕。小楼试一登,山水青未了。
因思大禹时,洪流方浩渺。乃竭胼胝劳,神功弥八表。
岷山在经纪,岷江亦疏导。贡赋分九州,梁州已通道。
世传金牛诞,曾不细搜讨。山驿赋短章,将为愚者晓。
山中答刘书记寓怀,唐代,李山甫,
贵门多冠冕,日与荣辱并。山中有独夫,笑傲出衰盛。
正直任天真,鬼神亦相敬。之子贲丘园,户牖松萝映。
骨将槁木齐,心同止水净。笔头指金波,座上横玉柄。
芙蓉出秋渚,绣段流清咏。高古不称时,沈默岂相竞。
穷搜万籁息,危坐千峰静。林僧继嘉唱,风前亦为幸。
女冠子,唐代,孙光宪,
蕙风芝露,坛际残香轻度。蕊珠宫,苔点分圆碧,
桃花践破红
品流巫峡外,名籍紫微中。真侣墉城会,梦魂通。
淡花瘦玉,依约神仙妆束。佩琼文,瑞露通宵贮,
幽香尽日焚
碧纱笼绛节,黄藕冠浓云。勿以吹箫伴,不同群。
范阳同年示及零陵三题率然为答甚愧妍唱 其二 朝阳岩,宋代,俞希孟,
旭日多横照,幽岩得粹华。次山名此地,潇水汇其涯。
峭壁生云叶,危根溅浪花。终携羡门侣,晨坐咽东霞。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