騑騑牡驾暂临边,淮海东头护玉旃。
春满四郊耕谷雨,云屯万灶饱炊烟。
平山柳絮随丝辔,新水桃共颺采船。
潋滟一杯拚却醉,明朝有诏侍甘泉。
华美的马车暂时停在杨州东部边境,保护着宝贵的玉旗。
春满四郊耕谷雨,
春满:春天充满;四郊:城外的四周地区;耕谷雨:指春雨润泽农田。
云屯万灶饱炊烟。
云屯:云聚集;万灶:指杨州地区的众多农户;饱炊烟:农户炊烟饱满。
骖騑牡驾暂临边,
骖騑:华美的马车;牡驾:皇室所用的马车;边:边境。
淮海东头护玉旃。
淮海:指杨州地区;东头:东部;护玉旃:保护玉旗。
:华美的马车暂时停在杨州东部边境,保护着宝贵的玉旗。
春满四郊耕谷雨,
春满:春天充满;四郊:城外的四周地区;耕谷雨:指春雨润泽农田。
云屯万灶饱炊烟。
云屯:云聚集;万灶:指杨州地区的众多农户;饱炊烟:农户炊烟饱满。
:春天充满了杨州四周的田野,春雨滋润了农田,农户们纷纷点燃灶火,炊烟饱满上升。
平山柳絮随丝辔,
平山:山坡地;柳絮:柳树的绒毛;随丝辔:随着马车的缰绳。
新水桃共颺采船。
新水桃:新鲜的水果;共颺采船:共同品尝采摘的水果。
:山坡上的柳絮随着马车的缰绳飘扬,新鲜的水果如桃子共同被品尝。
潋滟一杯拚却醉,
潋滟:形容水面晶莹剔透;一杯拚却醉:一杯酒尽情地畅饮。
明朝有诏侍甘泉。
明朝:明天;诏:诏令;侍甘泉:指受到皇帝邀请到甘泉宫。
:水面晶莹剔透,一杯酒尽情地畅饮,明天皇帝有诏令邀请到甘泉宫。
:这首诗以鲜明的描写手法,展现了杨州地区丰收和国家繁荣的景象。诗中通过描绘华美的马车、保护玉旗的场景,以及春雨滋润农田、农户们忙碌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丰收的喜悦之情。同时,诗中也描绘了桃树的果实和柳絮随风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丰富的收获。最后,诗人以一杯酒尽情畅饮的形象,预示着明天将受皇帝的邀请到甘泉宫,暗示着国家的繁荣和兴盛。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饱满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丰收和国家繁荣的赞颂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的描绘,诗中展现了杨州地区的繁荣景象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丰收和繁荣的喜悦,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机。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宋代社会的安定与繁荣,给人一种愉悦和温馨的感受。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拟郊祀十九歌,存七章 其三 惟泰元,清代,姚燮,
乾纲仪首,握正定机。懿律嘉量,允纳和熙。徂龄聿回,颓晷惟复。
乘五际之剥,而舒其蹙。发申旦之光,而喔以祥。甘露瀼瀼,黄龙载鴹。
矞云九章,釭乎幕张。轩乎绮飏,锡极汝皇。皇运协昌,青陆轨骧。
拜稽思颂,属属洞洞,生罔不综。
岐亭五首,宋代,苏轼,
酸酒如虀汤,甜酒如蜜汁。
三年黄州城,饮酒但饮湿。
我如更拣择,一醉岂易得。
几思压茅柴,禁网日夜急。
西邻椎瓮盎,醉倒猪与鸭。
君家大如掌,破屋无遮幂。
何从得此酒,冷面妒君赤。
定应好事人,千石供李白。
为君三日醉,蓬发不暇帻。
夜深欲踰垣,卧想春瓮泣。
君奴亦笑我,鬓齿行秃缺。
三年已四至,岁岁遭恶客。
人生几两屐,莫厌频来集。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宋代,苏轼,
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参差玉宇飞木末,缭绕香烟来月下。
江云有态清自媚,竹露无声浩如泻。
已惊弱柳万丝垂,尚有残梅一枝亚。
清诗独吟还自和,白酒已尽谁能借。
不辞青春忽忽过,但恐欢意年年谢。
自知醉耳爱松风,会拣霜林结茅舍。
浮浮大甑长炊玉,溜溜小槽如压蔗。
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
但当谢客对妻子,倒冠落佩従嘲骂。
送崔侍御赴京,唐代,李颀,
绿槐荫长路,骏马垂青丝。柱史谒承明,翩翩将有期。
千官大朝日,奏事临赤墀。肃肃仪仗里,风生鹰隼姿。
一从登甲科,三拜皆宪司。按俗又如此,为郎何太迟。
送君暮春月,花落城南陲。惜别醉芳草,前山劳梦思。
还山招陈希韩,宋代,高登,
乾坤莽回互,日月相盪摩。
百年才瞬息,万类总么麽。
是身非吾有,造物如我何。
触事会心少,幽栖废兴多。
眷言意所适,乐此山之阿。
修篁擢亲干,老木荣旧柯。
谷声传地籁,松韶答天和。
独石介而安,寒泉淡无波。
园蔬掇纤嫩,名果仍骈罗。
红绽着雨花,碧卷受风荷。
随意坐莓苔,絺衣挂薜萝。
得酒即酩酊,作诗苦吟哦。
啸长情浩荡,舞短影婆娑。
妻奴鹿门趣,黄绮商山歌。
崎岖路辞遥,迢递谁见过。
交亲忆同调,出处矢靡他。
每怜伤弓禽,因感赴烛蛾。
无心更□□,试艺趁投戈。
自觉此身浮,相看双鬓皤。
人事何时休,归来勿蹉跎。
贺陈侍郎该宗祀告成加封清源郡侯二首告词有,宋代,王迈,
锦书飞下字如鸦,从橐词头似相麻。
竣事明禋均雨露,缅怀耆德傲烟霞。
鸡窠佚老精神健。燕颔宜侯爵邑加。
愿体乞言珍重意,星驰驿骑奏忠嘉。
拟古十九首 其一,宋代,朱晞颜,
行行重行行,道路阻且脩。游子日已远,缓带令人愁。
鸿征尚投塞,狐死亦首丘。物微胡不尔,况在人情不。
富贵岂不有,出处安可苟。发白不再玄,旧游骨应朽。
愿勖瓜李心,为君报琼玖。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