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门外西湖西,万松深处古招提。
孤塔昂昂据要会,湖光滟滟明岩扉。
道人安禅日卓午,寺外湖船沸箫鼓。
静者习静厌纷喧,游者趋欢穷旦暮。
非喧非寂彼何人,孤山诗朋良独清。
世间名利不到耳,长与梅花作主盟。
嗟我於此无一得,曾向峰前留行迹。
天涯暮景盍归来,坐对此图三太息。
《题雷峰塔南山小景》
钱塘门外西湖西,
万松深处古招提。
孤塔昂昂据要会,
湖光滟滟明岩扉。
道人安禅日卓午,
寺外湖船沸箫鼓。
静者习静厌纷喧,
游者趋欢穷旦暮。
非喧非寂彼何人,
孤山诗朋良独清。
世间名利不到耳,
长与梅花作主盟。
嗟我於此无一得,
曾向峰前留行迹。
天涯暮景盍归来,
坐对此图三太息。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西湖雷峰塔南山的景色。诗人首先描述了钱塘门外西湖的景色,湖水边上有一座孤立的高塔,塔顶屹立在要地之上,湖光映照下,塔门明亮如岩石的大门。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寺庙外的湖船上箫声和鼓声,以及来往游人的热闹喧嚣。
然而,诗人自称为安禅的道人,喜欢静谧,对喧嚣感到厌烦。与此相对应的是,那些游人则追逐快乐,纷纷趋向欢乐,日复一日。
诗人认为那些既不喧嚣又不寂静的人,像他一样独自清静。他们不被世间的名利所动,与梅花结为知己。
最后,诗人感叹自己在这里一无所得,只能留下自己的足迹。当他在远方看到这幅画面时,他坐下来,对着画面发出三声叹息,表示自己对这个美景的赞叹和感叹。
: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西湖雷峰塔南山的景色。诗人首先描述了钱塘门外西湖的景色,湖水边上有一座孤立的高塔,塔顶屹立在要地之上,湖光映照下,塔门明亮如岩石的大门。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寺庙外的湖船上箫声和鼓声,以及来往游人的热闹喧嚣。
然而,诗人自称为安禅的道人,喜欢静谧,对喧嚣感到厌烦。与此相对应的是,那些游人则追逐快乐,纷纷趋向欢乐,日复一日。
诗人认为那些既不喧嚣又不寂静的人,像他一样独自清静。他们不被世间的名利所动,与梅花结为知己。
最后,诗人感叹自己在这里一无所得,只能留下自己的足迹。当他在远方看到这幅画面时,他坐下来,对着画面发出三声叹息,表示自己对这个美景的赞叹和感叹。
:
这首诗通过对西湖雷峰塔南山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喧嚣与宁静的对比,以及对纷扰世俗和追求内心安宁的思考。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景物的描绘和人物的对比,呈现了一种宁静与热闹的对立,以及作者自身的情感与境遇。
诗人以自己的观察和体验,表达了对纷繁喧嚣的厌倦和对宁静清静的向往。他将自己与那些在喧嚣中追逐欢乐的游人区分开来,认为自己与孤山、梅花更为相伴,更有共鸣。这种思考和表达体现了宋代文人士人生观的一面,注重内心的宁静与真实,对世俗名利持有一定的冷淡态度。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基础,通过对景物的审美和对人物的思考,传达了诗人对宁静与追求真实的思考和表达。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于这首诗的已经结束。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提问。
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人,约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次韵寄求道人,宋代,朱槔,
天工愦愦春无力,桃李颦心少颜色。
梦中矫首望三山,我是东南未归客。
岂壑交游人姓支,相思江月半成规。
遥知草木代说法,岂是画饼随随儿嬉。
此身分不过朝市,何日相从拂衣袂。
岂容陶令载白莲,会作郑虔书落柿。
唐荔园,清代,阮元,
红尘笑罢宴红云,二百余载荔子繁。十国祇知汉花坞,晚唐谁忆咸通园。
咸通岭南郑节度,风流曾见诗人言。曹松陪游老文笔,丹砂湿湿霞轩轩。
前此英词接扶荔,曲江一赋传开元。荔香曲破妃子去,贡骑不复驰中原。
后此年年荔支熟,那堪屈指巢与温。桑田有改荔林在,隐岩得地皆唐恩。
茉莉不强牡丹胜,昌华废苑成荒村。方今承平岭海盛,夷賨十倍唐昆仑。
贡献屏绝尤物贱,百蛮共仰朝廷尊。节使公余但缓带,荔湾一任开园垣。
士民竞赴半塘社,家家画舫倾芳樽。燕脂林外立白鹄,芙蓉塘底飞文鸳。
所惜游谈但南汉,何曾买夏唐园论。刘家暂窃枝与叶,岂知本是仙李根。
曹诗岿然见文苑,古园不泯因诗存。喜从新构得陈迹,社诗千首题园门。
诗人精魄自千古,一亭便可乾与坤。更向梦徵追老杜,试擘重碧轻红痕。
安庆摸(和孙霁〔窗〕),宋代,张榘,
渺长江、浩无今古,悠悠经几流景。桥家松竹知何在,寂历丹枫如锦。行阵整。想斗舰连艘,谈笑烟灰冷。寒光万顷。算只有当年,暮天霜月,惨澹照山影。
元戎队,画角梅花缓引。楼船飞渡波稳。中流击楫酬初志,此去君王高枕。应暗省。使万里尘清,谁逊周公瑾,勋名不泯。看阳蛰潜开,老龙挟雨,渊睡为民醒。
念奴娇(赤壁舟中咏雪),宋代,秦观,
中流鼓楫,浪花舞,正见江天飞雪。远水长空连一色,使我吟怀逸发。寒峭千峰,光摇万象,四野人踪灭。孤舟垂钓,渔蓑真个清绝。
遥想溪上风流,悠然乘兴,独棹山阴月。争似楚江帆影净,一曲浩歌空阔。禁体词成,过眉酒热,把唾壶敲缺。冯夷惊道,城翁无比赤壁。
忆朝阳峰前居,唐代,项斯,
每忆闲眠处,朝阳最上峰。溪僧来自远,林路出无踪。
败褐黏苔遍,新题出石重。霞光侵曙发,岚翠近秋浓。
健羡机能破,安危道不逢。雪残猿到阁,庭午鹤离松。
此地虚为别,人间久未容。何时无一事,却去养疏慵。
书林十景 其八 仰寺疏钟,宋代,谢枋得,
仰山梵刹万竹閒,巨鲸吸动天风寒。前声穿云出山久,后音待月挥槌难。
长短轻重知多少,断续参差不奇偶。敲残一百馀八声,树色模糊落星斗。
寿徐仓使,宋代,黄垺,
四明山水远且清,秀气钟作千人黄。
南州高士真济美,天地正粹涵中襟。
学问渊源派伊洛,文章典丽铿{径去彳加音}韺。
射策丹墀压群彦,声名一日蜚玉京。
粤从膴仕久扬历,政事所至皆有称。
雠较芸编上群玉,蕃宣茹水腾颂声。
凝旒简眷异俦正,追班文石焕郎星。
清规屹立朝誉振,儒术既行邦计赢。
论思献纳众所瞩,其奈宵旰怀远氓。
咨诹出揽澄清辔,肃持庾节赒列城。
视时敛散民食足,观风按察吏胆惊。
侧听赐环驲骑速,行看荷橐天衢亨。
节过清明才六日,欣逢吉梦叶长庚。
和气却随春气足,福星还并寿星明。
己闻好语日边至,莫辞烂熳罍觥。
自惭小草依松柏,臭味相投意甚真。
矢诗不但为公寿,八荒寿域更跻民。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