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怪雨无端甚,今岁痴云亦复然。
减却新诗酸却酒,乘除添得一更眠。
去年怪雨无端甚,
Lastyear\'sstrangerainwasinexplicablyheavy,
今岁痴云亦复然。
Thisyear,foolishcloudshavereturnedonceagain.
减却新诗酸却酒,
Reducingthebitternessofnewpoems,abandoningtheintoxicationofwine,
乘除添得一更眠。
Takingadvantageofcalculationanddivisiontogainanextrahourofsleep.
这首诗词描绘了中秋节月圆之夜,作者抱怨了去年的异常雨水和今年的阴云,同时表达了自己在这个节日里减少了诗词的写作,戒除了酒的痴迷,以此来换取更多的休息时间的心情。
上,作者通过对去年怪雨和今年阴云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不满和无奈之情。然而,他并不气馁,而是以平静的心态对待,选择减少创作和放弃酒的方式来追求更多的休息和宁静。这种对生活的调整和选择,体现了作者对于自身身心健康的关注和追求。
上,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并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与人生哲理的结合,展现了一种平和淡泊的人生态度。作者在中秋之夜,以诗人的敏感和洞察力,观察到了自然与人生之间的微妙关系,并以自省和调整的方式回应着。整首诗词节奏流畅,意境清新,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味的词句,传达出作者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于身心健康的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范成大深邃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把握,表达了一种追求宁静与平和的境界。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撷芳词 秋柝,清代,周贻繁,
徵轮静。西风劲。一杯清醑浇愁兴。离怀弱。香衾薄。
有何纷扰,为谁惊觉。柝。柝。柝。
更筹永。银釭冷。欲眠无寐声声警。山城角。街檐落。
鸣鸡相和,暮蛙频学。阁。阁。阁。
走笔送程德基归黄山兼怀其弟立方,明代,陈恭尹,
一编圮下尚深藏,爱写仙人肘后方。朱邸每因游宴入,白头仍为著书忙。
徘徊五岭谁为伍,归去黄山菊正黄。介弟到来今十载,报书应讶懒嵇康。
南禅长老和诗不已故作六虫篇答之,宋代,苏轼,
凤凰览德辉,远引不待遣。
鷾鸸恋庭宇,倏忽来千转。
那将坐井蛙,而比谈天衍。
蠹鱼著文字,槁死犹遭卷。
老牛疲耕作,见月亦妄喘。
东坡方三问,南禅已五反。
老人但目击,侍者方足茧。
最后六虫篇,深寄恨语浅。
开东园路北至山脚因治路傍隙地杂植花草六首 其二,宋代,陆游,
魏野林逋久已仙,放翁寄傲镜湖边。松根偃蹇支琴石,岩窦潺湲洗药泉。
半禄扫空虽在我,残年健甚岂非天。遥遥桑苧家风在,重补茶经又一编。
和友人题僧院蔷薇花三首,唐代,崔橹,
何人移得在禅家,瑟瑟枝条簇簇霞。争那寂寥埋草暗,
不胜惆怅舞风斜。无缘影对金尊酒,可惜香和石鼎茶。
看取老僧齐物意,一般抛掷等凡花。
忍委芳心此地开,似霞颜色苦低回。风惊少女偷香去,
雨认巫娥觅伴来。今日独怜僧院种,旧山曾映钓矶栽。
三清上客知惆怅,劝我春醪一两杯。
露香如醉态如慵,斜压危阑草色中。试问更谁过野寺,
无憀徒自舞春风。兰缸尚惜连明在,锦帐先愁入夏空。
一日几回来又去,不能容易舍深红。
寄献梓橦山侯侍御(时常拾遗谏诤),唐代,黄滔,
汉宫行庙略,簪笏落民间。直道三湘水,高情四皓山。
赐衣僧脱去,奏表主批还。地得松萝坞,泉通雨雪湾。
东门添故事,南省缺新班。片石秋从露,幽窗夜不关。
梦馀蟾隐映,吟次鸟绵蛮。可惜相如作,当时事悉闲。
次韵李侍读东平王哀诗,元代,虞集,
宇宙生奇变,明良陷逆图。传闻昏白昼,悲愤结全区。
治极机潜否,恩深事失谟。犯车仍断軏,坏户竟伤枢。
魑魅嫌明镜,强梁忌雅模。甘心成首祸,藉口肆群腴。
隐忍危冲决,凭陵善唯俞。自天傒鈇钺,累月具箪壶。
裹革疑亡地,招魂竞出都。笳鸣残夕月,马偾四交衢。
所痛仓皇际,将无古昔殊。腹心何蛊蚀,肘腋不支梧。
列位多翘楚,干城总豹貙。讵言归厄数,不复颂贞符。
天讨公无赦,皇心爱不姑。报雠论婉娈,锡爵酹呜呼。
相业今如在,民生实少痡。谁能疵璧玉,唯有泣琼珠。
执简书群盗,当关欠一夫。驰奔嗟薄日,沐浴止中途。
决去思投阙,违之或汎湖。危知无复死,恨不奋前诛。
春雨烦冤涤,朝阳癙思疏。讴吟申感慨,述作惧荒芜。
芒忽思离散,焄蒿起苑枯。神还嵩岳峻,气直斗杓孤。
陟降先皇侧,回翔造化徒。英灵常会合,瞻想岂虚无。
予写金刚经与王正道正道与朱少章复以诗来辄次二公韵 其二 次少章韵,宋代,宇文虚中,
前世曾为粥饭僧,此生随处且腾腾。经中因认人我相,教外都忘大小乘。
写去欲云居士颂,信来如续祖师灯。他年辱赠茅庵句,谁谓因缘昔未曾。
元日发古北口寄禹玉直孺昌言三阁老,宋代,刘敞,
桂酒椒盘共发春,山川虽旧物华新。仲尼鲁史王正月,泰帝河图岁甲寅。
玉殿耸闻斟白兽,火城想见接清尘。应怜二使星安在,北斗杓端析木津。
养素为黄山道士赋,明代,王称,
太始远无象,浮生多磷缁。纷纷白黑间,谁能辨雄雌。
至理一朝变,文章杂然施。雕斲朴已丧,青黄木为菑。
念子葆冲素,观养得所宜。一气每独完,三素流华滋。
黄农有真趣,坐见淳风熙。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