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曾竑父见招

作者:曹勋(宋代)

使君邀我避炎蒸,好句先驰识故情。

长日流金虽可畏,小槽酿玉得同倾。

耡荒喜已亲三径,作吏谁能更一行。

且与诗翁频啸咏,个中佳处绝将迎。

2

诗文译文

使君邀我避炎蒸,好句先驰识故情。

长日流金虽可畏,小槽酿玉得同倾。

耡荒喜已亲三径,作吏谁能更一行。

且与诗翁频啸咏,个中佳处绝将迎。

诗文简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与曾竑父亲的相见之情。曾竑父亲邀请诗人避开酷热的夏季,一起品评诗句,表达了彼此对于诗歌的热爱和共同的兴趣。诗人认为,尽管时间流逝如长日的黄金,令人生畏,但只要心灵纯净,就能够像小槽中酿造出美玉一样,创作出卓越的诗句。诗人感到欣喜的是,他和曾竑父亲已经亲近到能够一同走过三条曲径的程度,他们都是为国家做官的,但是在创作诗歌方面,诗人认为自己能够更上一层楼。诗人还表示愿意与诗人曾竑频繁地一起吟诵吟咏,因为其中的佳处将会无比美好地被迎接。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对曾竑父亲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炎热夏季的避让和共同品评诗句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卓越的心态。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时间流逝的长日与小槽中酿造美玉相对应,表达了创作诗句的艰巨性和成就感。诗人自豪地表示自己在创作诗歌方面能够超越作为官员的曾竑父亲,展示了他对自己才华的自信。最后,诗人表达了与曾竑父亲频繁交流、共同吟诵的愿望,赞美了其中的佳处将会无比美好地被接纳。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同道的赞赏,寄托了对美好人际关系和创作的向往。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其他诗经

吾兄文夫宦游天台余将官于江左不胜感离之情用韦苏州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为韵作十诗以寄 其一

作者:王淹(宋代)

吾兄文夫宦游天台余将官于江左不胜感离之情用韦苏州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为韵作十诗以寄 其一,宋代,王淹,

秋风一夕来,木落江水波。相将雁南翔,奈有孤飞何。

四海兄弟少,百年离别多。傥坚归来心,富贵尔则那。

4

客湖上

作者:顾禧(宋代)

客湖上,宋代,顾禧,

对酒拂吴钩,光随湖水流。

碧寻堤上草,红落竹边楼。

春老莺啼倦,山空鹤唳收。

买花钱欲尽,何事再句留。

22

水调歌头十二首 其二

水调歌头十二首 其二,清代,蒋士铨,

对酒不能饮,看鬓欲成丝。眼中咄咄怪事,谁可合时宜。

几许弓蛇薏苡,一片白衣苍狗,大概尽如斯。耳热勿击筑,劫急且围棋。

牧猪奴,屠狗侩,贩缯儿。黥徒伎俩,止此恩怨乌嘻嘻。

免狡竟遭人异,蚕巧那堪自缚,断送老头皮。奋袂为公舞,烂醉莫须辞。

86

元宫词 其四十

元宫词 其四十,明代,周宪王,

湖上鴐鹅映水明,海青常是内官擎。二宫皇后随銮驾,辇内开帘看放鹰。

51

【越调】小桃红

作者:杨果(元代)

【越调】小桃红,元代,杨果,

碧湖湖上采芙蓉,人影随波动。凉露沾衣翠绡重,月明中,画船不载凌波梦。都来一段,红幢翠盖,香尽满城风。

满城烟水月微茫,人倚兰舟唱。常记相逢若耶上,隔三湘,碧云望断空惆怅。美人笑道:莲花相似,情短藕丝长。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碧湖湖上柳阴阴,人影澄波浸。常记年时对花饮,到如今,西风吹断回文锦。羡他一对,鸳鸯飞去,残梦蓼花深。

玉箫声断凤凰楼,憔悴人别后。留得啼痕满罗袖,去来休,楼前风景浑依旧。当初只恨,无情烟柳,不解系行舟。

芡花菱叶满秋塘,水调谁家唱?帘卷南楼日初上,采秋香,画船稳去无风浪。为郎偏爱,莲花颜色,留作镜中妆。

锦城何处是西湖?杨柳楼前路。一曲莲歌碧云暮,可怜渠,画船不载离愁去。几番曾过,鸳鸯汀下,笑煞月儿孤。

采莲湖上棹船回,风约湘裙翠。一曲琵琶数行泪,望君归,芙蓉开尽无消息。晚凉多少,红鸳白鹭,何处不双飞!

采莲女

采莲湖上采莲娇,新月凌波小。记得相逢对花酌,那妖娆,殢人一笑千金少。羞花闭月,沉鱼落雁,不恁也魂消。

采莲人唱采莲词,洛浦神仙似。若比莲花更强似,那些儿,多情解怕风流事。淡妆浓抹,轻颦微笑,端的胜西施。

采莲湖上采莲人,闷倚兰舟问。此去长安路相近,恨刘晨,自从别后无音信。人间好处,诗筹酒令,不管翠眉颦。

64

都城正阳门西大士祠予向尝游乌近乃知为故明洪督师祠也 其二

都城正阳门西大士祠予向尝游乌近乃知为故明洪督师祠也 其二,清代,全祖望,

松杏沦亡罪岂轻,累臣分应死危城。偷生视息非无为,欲报吾皇香火情。

72

漳浦黄忠烈公夫人蔡氏写生画卷诗十首 其十

漳浦黄忠烈公夫人蔡氏写生画卷诗十首 其十,清代,全祖望,

三皇之世,四时皆春。手握皇极,以运元神。挽季以来,漓而不淳。

玉树凋伤,满目荆榛。汲汲石翁,弥缝使淳。元会运世,洞玑所甄。

阿谁连枝,阳九不焚。两族并芳,曰惟夫人。

11

溧水道中回寄子肃玉汝并属李晦庵八首 其六

作者:赵蕃(宋代)

溧水道中回寄子肃玉汝并属李晦庵八首 其六,宋代,赵蕃,

借宅亦种竹,知子未忘此。竹间有馀暇,尘事勿到耳。

行年且半百,太息我与尔。

19

新桥

作者:陆佃(宋代)

新桥,宋代,陆佃,

碧光新近跨长桥,免使游人隔岸招。想像蓬瀛今彷佛,丁宁风雨莫漂摇。

少浮蛟蜃平生气,才露虹霓一半腰。明月满天天似水,直疑霄汉路非遥。

54

韩昌黎

韩昌黎,宋代,金朋说,

世降文衰失正儒,韩公卫道辟杨朱。

诚能衡岳开云阵,义信遐荒化鱷鱼。

59

赋柳池寺护国灵泉

赋柳池寺护国灵泉,宋代,程公许,

忍泪淋泠过上亭,柳池泂酌重消魂。脱身蜀道千山险,屈指开元几叶孙。

鸩毒由来藏衽席,疮痍未易补乾坤。行人但赏三泉冷,兴替相寻可复论。

63

题明皇上马图

作者:韩驹(宋代)

题明皇上马图,宋代,韩驹,

翠华欲幸长生殿,立马楼前待贵妃。尚觅君王一回顾,金鞍欲上故迟迟。

62

用郑梅园官军平寇韵

用郑梅园官军平寇韵,元代,黎伯元,

骢马挥戈见亦稀,军门饮士斗为卮。爬疏蜂蚁师行日,整顿乾坤否极时。

世事百年棋局换,兵机千变阵图奇。岛夷不似平淮蔡,血涴髑髅谁手提。

31

送成空下山

送成空下山,明代,释函可,

谁道居山无限可,青松白雪总堪哀。生生只愿檀那笑,且向城西第二台。

35

赠屠文厚侍御清戎南广

赠屠文厚侍御清戎南广,明代,湛若水,

霜旌一夜发,五岭已全摇。馀事清戎外,秋风待举雕。

69

送石宗海佥事提四川学政

作者:张弼(明代)

送石宗海佥事提四川学政,明代,张弼,

五色龙章敕一函,远将天语教西南。山川无复登天险,草木都沾化雨覃。

诸葛祠前频荐豆,相如桥下懒停骖。同年此别何时会,且对黄花共醉酣。

98

读恻恻吟

读恻恻吟,明代,张玉乔,

丰调情怀未易窥,荷丝牵结可胜悲。香幽韵远含毫字,付与风流作话垂。

17

集陆郡伯园一首

集陆郡伯园一首,明代,黄省曾,

招携来访平原宅,作圃为梁总觉贤。芳草无心迷客径,桃花著意带流川。

持杯即举青丝菜,作赋须开白雪弦。泉石自便麋鹿性,相过宜数问林烟。

82

春郊即事

春郊即事,明代,梁元柱,

春郊试屐半晴天,春事椿椿尚可怜。风亚莺簧疏隔柳,雨肥花绽净含烟。

当窗稚女调轻蝶,抛镜山妻护短弦。何处酒帘深树里,一声渔笛夕阳前。

23

蕉,明代,何巩道,

层层高影立疏篱,密叶临窗晚自吹。雨滴泪痕支枕夜,墨题诗句捲帘时。

倚当檐下风生急,遮尽庭前月到迟。莫向绿阴伤往事,梦中迷鹿有谁知。

6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