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号枯叶,漠漠天正寒。
弛担逆旅中,方税游子鞍。
吾甥遽相访,别久心万端。
意定话亲旧,或悲或可欢。
乃将十年心,只作累刻殚。
修涂困尘土,客庖无盘餐。
举杯少延款,荷子襟抱宽。
明朝复掺袂,老怀凄以酸。
漳山无瘴烟,漳水无惊湍。
侍亲友于乐,勿倦为戎官。
原因南风期,时时寄平安。
北风呼啸,枯叶纷飞,天空阴寒无比。
背负行囊,逆风行进,彷徨的游子之旅。
我甥赵添戎匆匆来访,我们长久分别,心中万般思绪。
我们交流亲友之间的消息,或悲伤,或欢喜。
他只能将心中十年的思念,凝聚成这一刻的言辞。
他劳累地修涂困尘土,作为客人,无法享受盛宴。
举起酒杯,少许延款,怀抱着丰收的希望。
明天早晨再次挥手告别,年老的心情凄凉而酸楚。
漳州山上没有瘴疠烟雾,漳江水面平静无波涛。
请你陪伴亲友们欢乐,不要感到厌倦,尽快成为一名戎官。
因为我期待着南风的到来,每时每刻都寄托平安的祝愿。
《送赵添戎还漳州》是宋代曹勋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北风呼啸,枯叶萧瑟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赵添戎离别的思念和祝福之情。
诗词
这首诗词以北风呼啸,枯叶纷飞的自然景象作为开篇,烘托出离别时的阴寒和凄凉。通过描写背负行囊,逆风行进的游子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思念之情。诗中出现了作者的甥赵添戎,他匆匆来访,让作者想起了长久分别的情感。作者与甥交流亲友之间的消息,既有悲伤的离别之情,也有欢喜的相见之喜。诗中还出现了修涂困尘土的形象,表达了赵添戎身为客人的辛劳和无法享受盛宴的遗憾。最后,诗人祝福赵添戎明日再次离去时能够平安,也表达了自己年老心情凄凉的感叹。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描绘了离别时的凄凉和思念之情。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物形象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感叹和祝福。整篇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鸣。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送县尹任满,宋代,毛直方,
卓鲁久不作,临风重怀人。锦溪有美锦,善制当谁称。
器之汾阳君,烨烨驰华声。往来试樵邑,口碑播瓯闽。
东阳修何行,桃李三年春。安得百器之,布满弦歌城。
奈何斗以南,纷纷蒲璧荣。令君一何廉,廉乃不近名。
令君一何明,明乃不见形。令君一何有,有若权在衡。
令君一何了,又若刃发硎。能令政事简,罚者怀其仁。
官府有直气,闾门无枉情。物论久逾定,去思见民真。
入东道路诗,南北朝,谢灵运,
整驾辞金门,命旅惟诘朝。怀居顾归云,指途溯行飙。
属值清明节,荣华感和韶。陵隰繁绿杞,墟囿粲红桃。
鷕鷕翚方雊,纤纤麦垂苗。隐轸邑里密,缅邈江海辽。
满目皆古事,心赏贵所高。鲁连谢千金,延州权去朝。
行路既经见,愿言寄吟谣。
赋洛川老人九十,元代,虞集,
洛川老人年九十,须眉如画身玉立。锦袍金带方乌巾,手挽强弓无决拾。
八月平原秋气高,闻有狡兽依蓬蒿。清晨上马薄暮返,累骑毛血悬鞬櫜。
身是前朝将家子,生逢太平百无事。都将英气化高年,何物小儿堪指使。
太守上言朝有恩,束帛养牛兼上尊。洛川老人过百岁,击壤为歌传子孙。
苦雨行,宋代,郭祥正,
阴风黑塞云漫漫,虚空昼夜腾波澜。群龙淫怒烦神官,银河源源来未乾。
日月暗行天岂安,地下万物泥潦汍。角鹰快鹄摧羽翰,小鱼为凤蛙为鸾。
君子有忧心盘盘,欲上问天造化端。苍天无路不可干,哀歌空屋声何酸。
酬耿天骘见寄,宋代,郭祥正,
追维平昔游,十几丧六七。与君虽尚在,踸踔各衰疾。
功名无几何,岁月忽已失。伻来辱新诗,欲和久阁笔。
文章老愈精,光彩烂星日。市门果神仙,参军真俊逸。
又如窥沙漠,铁骑万馀匹。一战孰与当,百胜得深术。
有过惧不闻,愚恶志所嫉。言归洁其身,天命能自诘。
知音我愈寡,深谷讵敢出。相望止一江,高议容接膝。
请观商山皓,宁终守蓬荜。众人拉其华,君子俟其实。
定当卜邻去,携手藏于密。
甘露寺火后登多景楼故基有作,宋代,俞德邻,
西风散屧步崔嵬,霁色浮空望眼开。江势乱奔沧海去,天形低约众山回。
一卷狠石埋焦土,百尺危楼付劫灰。惟有沙鸥知我意,相亲相近不惊猜。
寿编修徐时用,明代,张弼,
阳羡之山,不产钜株。阳羡之水,不育钜鱼。山水之秀钟为儒。
九重敷奏动天听,片言激俗开蒙愚。天子置之螭坳凤沼掌纶綍,袭以五色云霞文锦裾。
绂麟之祥在今日,金樽玉醴来天厨。子房厌从赤松老,高冠长剑趋座隅。
挥笔蛟龙走,举勺鲲鲸呿。真阳燥吻不易润,要将东海为盘盂。
与君大酌三千载,醉美日月双明珠。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