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江海性,俗冗不到眼。
偶然牵禄养,遂复事篇简。
所愧道益远,所喜性羽懒。
末路终此惠,尤得养樗散。
诗人曹勋表达了他平生对江海的本性的喜爱,与尘世繁杂相比,他更喜欢远离尘嚣,过简朴的生活。他偶然间得到一份俸禄,养家糊口,但他依然保持简朴,不事繁琐。他感到自己所学有限,道德修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乐于安于自己的天性,懒散而自在。最后,他认为他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但他很庆幸自己能够在这个时刻享受到山居生活的恩惠,尤其是能够养养木炭炉,自由自在地度过晚年。
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追求。诗人赞美山居的宁静和纯粹,将山居生活与尘世的繁杂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以自己为例,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世俗烦琐的厌倦,以及对清静自在生活的向往。他对自己的学识和道德修养的不足感到惭愧,但又欣然接受自己的性格特点,宠辱不惊,淡泊名利,以自然的姿态面对人生。最后,他抒发了对山居生活的感激之情,将养樗散(养养木炭炉)作为一种象征,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安逸晚年的渴望。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对比,表达了对尘世的厌倦和对宁静自在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新,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受,展示了作者独特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游崆峒岩和洪邑侯韵,明代,梁之屏,
何处寻真觅岛洲,崆峒景物似罗浮。霞流玉乳岩多丽,风捲晴岚石更幽。
九转鼎留经岁月,三花树老度春秋。片云屯盖祥光映,列宿遥临瑞气收。
选胜登高还蹑屐,冲寒归路索重裘。公馀偶尔乘佳兴,岂是当年秉烛游。
送陈仲慈叔慈兄弟应选入都,明代,欧必元,
君不见南海翡翠光五彩,出疆增价踰千倍。又不见合浦双明珠,入都声价重璠玙。
此物有神终自合,时来何但守方隅。伟哉陈氏之二子,腾骧奋辔东南起。
奕世衣冠次第新,不特韦家擅其美。巍巍大父尚书公,立朝廿载陟司空。
司空仲子广文馆,登坛树帜称宗工。广文四子皆贤冑,二龙三凤相先后。
伯季文章蚤擅场,叱咤风云齿方茂。仲慈倜傥有仙才,叔慈技进穿杨手。
题诗自是泣鬼神,毛颖一扫龙蛇走。二仲词林大业成,机云谁敢与争名。
是父固能传是子,何当难弟复难兄。忆同二仲交非薄,无奈风尘泣抱璞。
相怜解有赠酬章,白雪琅琅满高阁。故园昔日数相迟,今日河桥折柳枝。
斗酒酌君驰远道,丈夫宁得恋暌离。兹行天子临轩日,策士新开东阁期。
斌斌文学如云盛,从容歌和柏梁诗。君有子虚赋,献有狗监知。
汉庭方侧席,安叹不同时。此时看花御苑北,词名藉藉满京国。
遇合人间非所难,吾道当令增羽翼。临岐为君歌此曲,越树燕云处处碧。
俚言奉送大司徒白翁毕老先生昼锦,明代,孙之獬,
石头王气藉公扬,突尔县车鬓未苍。供茹芝探四皓紫,欲分金乏雨疏黄。
勒名鼎上虫鱼瘦,赐浣湖中烟月长。只恐东山栖不稳,九州转运苦戎羌。
辛酉大雪戏成二诗以千山鸟飞绝万迳人踪灭为,宋代,周麟之,
复帐蕤香篝,绮度罗妓围。
焉知荜门子,清哦袖鹑衣。
腊白三日寒,遽使昼掩扉。
愁思已如话,共作风絮飞。
鹊桥仙 为人庆八十席间戏作,宋代,辛弃疾,
朱颜晕酒,方瞳点漆,闲傍松边倚杖。不须更展画图看,自是个、寿星模样。
今朝盛事,一杯深劝,更把新词齐唱。人间八十最风流,长帖在、儿儿额上。
曲江秋,宋代,韩玉,
明轩快目。正雨过湘溪,秋来泽国。波面鉴开,山光淀拂,竹声摇寒玉。鸥鹭戏晚日,芰荷动,香红蔌。千古兴亡意,凄凉扬□舟,望迷南北。仿佛烟笼雾簇。认何处、当年绣毂。沈香花萼事,潇然伤□,宫殿三十六。忍听向晚菱歌,依稀犹似新番曲。试与问,如今新蒲细柳,为谁摇绿。
再和颖叔志游,宋代,郭祥正,
君为五羊仙,我效退之拜。默契如来禅,安用传画绘。
沧海虽云阔,万里有限际。请从造物论,一瞬即破碎。
灵龟胡为乎,钻灼烂腹背。生能发幽冤,神理助奇怪。
晚投古寺食,荤味不如菜。摩挲庭下碑,百岁苍藓晦。
忽逢润经处,房公俨如在。度人要成林,今已播禅话。
忽为杀盗淫,佛敕所告戒。种子积无明,应须法雨洒。
幸陪莲社缘,彼此吸清瀣。噫嗟絷轩冕,憔悴尘垢态。
一朝趋地狱,苦恼孰肯代。莹如摩尼珠,谁使浊水坏。
与公志斯游,浩荡形骸外。
上亲庭寿,宋代,卫泾,
中兴申甫来高崧,卜人吉梦占维熊。
生贤应有造化工,吾家积善庆所钟。
公跨鸾驭从蓬宫,襟怀廓落凌秋空。
居乡惠爱先困穷,谭笑万户生春融。
在官履行洁且忠,此心须信天可通。
福善有道非滥蒙,岁寒乃知柏与松。
从今风虎依云龙,扶摇万里乘长风。
结知丹扆恩庞鸿,金貂赤舄华吾宗。
尊荣安寿仁之功,从教绿鬓宜方瞳。
义方垂教惭倥侗,青毡欲使扬祖风。
勉策驽驾追逸踪,它年乐事来迎逢。
燕山嘉誉难独隆,宴堂清晓祥云浓,
槐庭昼永阴重重。千岁风月谁与同,
敬祝王母偕仙翁。
江梅引,元代,元好问,
墙头红杏粉光匀。宋东邻。见郎频。肠断城南,消息未全真。
拾得杨花双泪落,江水阔,年年燕语新。
见说金娘埋恨处。蒺藜沙,草不尽,离魂一只鸳鸯去,寂寞谁亲。
惟有因风,委露托清尘。月下哀歌宫殿古,暮云合,遥山入翠颦。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