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云寺和汤立贤留题

寺占湖边数亩山,杖藜偷得一朝閒。

昨朝恰别居巢长,又喜新诗在壁间。

2

诗文译文

法云寺坐落在湖边的几亩山上,

我手持杖藜偷得一片宁静时光。

昨天刚刚告别了长久居住的巢县,

又欣喜地发现新诗在壁间。

诗文简析

这首诗描绘了法云寺的景色,展示了诗人在这个僻静之地的宁静和自在。他用杖藜偷偷地来到这里,享受着片刻的安逸。在他离开巢县的前一天,他刚刚告别了长期的居住地,而现在他又发现了新写的诗作,这使他充满喜悦。

诗文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法云寺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的闲适心情。他以杖藜偷得一朝闲暇的行动来表达对宁静和自由的向往。法云寺作为一个僻静的地方,为诗人提供了一个逃离纷扰的空间,让他能够享受到片刻的宁静和自在。

诗中的\"昨朝恰别居巢长,又喜新诗在壁间\"表达了诗人离开巢县的离别之情,但又在法云寺的壁间发现了新写的诗作,这给他带来了喜悦和激动。这种对新诗的发现和创作的喜悦,体现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法云寺的闲适心情和对新诗的喜悦。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心境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宁静和创作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他对于艺术的热爱和对于生活的感悟。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其他诗经

正旦

作者:程通(明代)

正旦,明代,程通,

璇玑悬斡有神功,一气潜回十日冬。宝历天颁春正月,车书云集大明宫。

三元令节三阳泰,万寿君王万福同。臣忝鸳班遥拜贺,佩声随步玉阶东。

99

【商调】集贤宾 宫词闷登楼

作者:曾瑞(元代)

【商调】集贤宾 宫词闷登楼,元代,曾瑞,

宫词

闷登楼倚阑干看暮景,天阔水云平。浸池面楼台倒影,书去笺雁字斜横。衰柳拂月户云窗,残荷临水阁凉亭。景凄凉助人愁越逞,下妆楼步月空庭。鸟惊环佩响,鹤吹铎铃鸣。

【逍遥乐】对景如青鸾舞镜,天隔羊车,人囚凤城。好姻缘辜负了今生,痛伤悲雨泪如倾。心如醉满怀何日醒,西风传玉漏丁宁。恰过半夜,胜似三秋,才交四更。

【金菊香】秋虫夜语不堪听,啼树宫鸦不住声。入孤帏强眠寻梦境,被相思鬼绰了魂灵,纵有梦也难成。

【醋葫芦】睡不着,坐不宁,又不疼不痛病萦萦。待不思量霎儿心未肯,没乱到更阑人静。

【高平煞】照愁人残蜡碧荧荧,没水烟消金兽鼎。败叶走庭除,修竹扫苍楹。唱道是人和闷可难争,则我瘦身躯怎敢共愁肠竞。伤心情脉脉,病体困腾腾。画屋风轻,翠被寒增,也温不过早来袜儿冷。

【尾】睡魔盼不来,丫鬟叫不应,香消烛灭冷清清。唯嫦娥与人无世情,可怜咱孤另,透疏帘斜照月偏明。

26

【双调】拨不断 第一楼小集

【双调】拨不断 第一楼小集,元代,张可久,

第一楼小集

立金梯,却瑶杯,两行红袖君休醉。万里黄沙客未归,一天白月秋无际,有书难寄。

琵琶姬王氏

坐离筵,促哀弦,红妆新画昭君面。玉手轻弹秋水篇,青衫老泪湓江怨,几时重见。

客怀

抖征衫,望江南,晓奁开月衰容鉴。恨墨拈元远信缄,冻河胶雪扁舟缆,利名全淡。

会稽道中

墓田鸦,故宫花,愁烟恨水丹青画。峻宇雕墙宰相家,夕阳芳草渔樵话,百年之下。

82

侯村寺遣怀二首 其二

作者:王翰(唐代)

侯村寺遣怀二首 其二,唐代,王翰,

我为劳形损性灵,时来野寺伴山僧。拂开素壁留新句,剔落苍苔读旧铭。

花雨远从天外至,磬声多向月中听。幽窗一夜浑无寐,洗尽尘根两耳清。

79

高士咏。柳下惠

作者:吴筠(唐代)

高士咏。柳下惠,唐代,吴筠,

展禽抱纯粹,灭迹和光尘。高情遗轩冕,降志救世人。
百行既无点,三黜道弥真。信谓德超古,岂惟言中伦。

68

寄怀大声兄弟叔文老丈兼属三王叔侄二首 其二

作者:赵蕃(宋代)

寄怀大声兄弟叔文老丈兼属三王叔侄二首 其二,宋代,赵蕃,

今代河南客,当年吏部孙。青毡馀翰墨,白发念田园。

邂逅成相识,飘零忍重论。三王如见问,寄谢勿辞烦。

40

戴村

作者:刘敞(宋代)

戴村,宋代,刘敞,

羁旅淹岁改,江皋属春早。幽村屡独往,胜事时默讨。

深竹尚残雪,阳崖已芳草。茅茨忽连接,邻里自相保。

人犹安道族,景是山阴道。徘徊问耆旧,或遇栖真老。

20

济源草堂歌赠傅钦之学士

济源草堂歌赠傅钦之学士,宋代,郭祥正,

秀气鸿濛济州曲,十歌清池万竿竹。竹里修椽架草堂,不羡长安买华屋。

春生广野碧玉柔,月拥翠岚银粉扑。低飞白鹭拣晴沙,闻晓黄鹂啭乔木。

明明长剑倚太行,拂拂愁烟蔽盘谷。重冈渐远势愈高,云开青出分秋毫。

龙蛇鳞甲雪霜洗,壮士四顾空提刀。阴晴万变恣吟写,三叠琴声猿夜嗥。

君不见古来功名输隐叟,种桃采芝皆皓首。不将机械搅灵源,能使形骸颇长久。

明公何年归草堂,扁舟我即浮沧浪。江鱼有味四时美,一蓑醉临芦花傍。

男儿彼此送终毕,自算此身无得失。江东片月过河阳,为照两处无何乡。

64

观雪六绝 其五

作者:洪朋(宋代)

观雪六绝 其五,宋代,洪朋,

西山上与云气连,积雪交错于其间。隔江草舍粲可画,谁摇艓子自往还。

12

赠雷岩赵相士

赠雷岩赵相士,宋代,俞德邻,

雷填填,雨冥冥,千岩万壑白昼暝。真人宴坐神不惊,一瞬百怪无留形。

风休电止天宇净,顶笠挑包谈性命。龙铅虎汞世莫知,更说荣枯动人听。

壶子久不作,季咸亦已矣。杜德衡气无二机,弟靡波流宁底止。

矧伊浮世上,旋转如飞蓬。死生梦蝶成蝶梦,祸福得马失马翁。

羊裘垂钓或谏议,不龟手药忽取封。相形相不尽,相心心莫穷。

雷岩雷岩,不如归卧岩之下,吾亦柴桑税吾驾。明月投人戒暗投,美玉椟藏须待贾。

44

正月十四夜观灯南寺子虚有诗次其韵兼呈骏发次颜

正月十四夜观灯南寺子虚有诗次其韵兼呈骏发次颜,宋代,沈与求,

娟娟佳月挂南楼,萧寺真成秉烛游。火树忽惊新节物,春衫不趁旧风流。

公方高卧追三已,我亦狂歌发四愁。为报襟期得名胜,何妨著处一开眸。

13

坐睡

作者:苏泂(宋代)

坐睡,宋代,苏泂,

世事困缠纠,谁能复自然。看书得坐睡,此乐出于天。

一适万虑远,重寻已非先。相逢问尊宿,会我无心禅。

7

内机知府郎官再和示教清拔遒美手不能置用韵以答嘉贶愧不足以当琼瑶之报也 其三

内机知府郎官再和示教清拔遒美手不能置用韵以答嘉贶愧不足以当琼瑶之报也 其三,宋代,程公许,

长怜杞菊老天随,未必无才可济时。盖代功成一炊黍,清名过取恐非宜。

59

寿廷迈叔祖

寿廷迈叔祖,宋代,程公许,

吾宗谱牒祖通义,蝉联到公十五世。五派之分同一源,如木有本瓜有蒂。

公家门户最赫奕,簪绂相承真鲜俪。堂堂铁面渠州牧,能以方寸永来裔。

用之不尽地自宽,信有诗书为可继。龙驹堕地汗流赭,修途万里自迢递。

箭锋巧中由基的,桂香悭与春官第。谁知风雨短檠灯,惯作儒生穷活计。

彤檐问俗历三州,和平敛退锋芒锐。羹藜任笑庖烟冷,嚼蜡倦亲歌舌脆。

似闻皇华催遣送,斗城未必能留滞。广平传绪五百年,凛凛千钧若旒缀。

藉公一力为挽回,澡刷家声旧芳桂。平生况耐反覆看,穮蓘悬知多敛穧。

鼎来富贵正黑头,粲粲芝兰满庭砌。周盟有幸联肺腑,鲁泮居然觉疣赘。

所愿宗风振寂寥,敢将末路窃声势。雾雨濛濛梅子黄,廉泉堂上薰风细。

千金称寿意何如,自倚情亲为新制。

60

寄李叔飞

作者:王洋(宋代)

寄李叔飞,宋代,王洋,

襟怀荦荦久沈沦,念子令人白发新。苏季揣摩虽未试,陈平容貌不长贫。

要须业履能追古,不信儒冠解误身。早达才名未为贵,王杨卢骆愧前人。

19

寿徐瘦石大参七十

寿徐瘦石大参七十,明代,祝允明,

邯郸枕里了功名,安乐窝中适性情。瘦石烟霞无尽藏,小山鸡犬亦长生。

云间彩凤衔金简,花底青鸾度玉笙。我是橘中同奕者,定骑龙尾共瑶京。

81

兰谷为吉水廖祖效作

作者:鲁铎(明代)

兰谷为吉水廖祖效作,明代,鲁铎,

青郊车马竞寻芳,谁道幽兰可谷量。山暖英灵常欲醉,风回草木尽成香。

郭生翡翠何胜咏,谢氏阶庭未足方。见说楚人滋九畹,扁舟还拟泛沅湘。

47

山行二首 其一

山行二首 其一,明代,卢龙云,

出郭柴车两度行,花厓竹涧总关情。山人却讶初相识,偏向儿童问姓名。

50

传子拓新斋

传子拓新斋,明代,释函可,

把茆亦已足,拓地更精神。静坐饱秋色,开书见古人。

童乌时问难,慧远复来频。何必桃花水,萧然即避秦。

38

葵轩诗

葵轩诗,明代,湛若水,

艺葵复艺葵,艺葵当前轩。葵心向我赤,我心与葵新。

何以与葵新,维以美灵根。心心同向日,君家多荩臣。

8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