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懒谁能教子孙,静中犹喜读书声。
有如双凤传家学,令我闻风畏后生。
老懒谁能教子孙,
静中犹喜读书声。
有如双凤传家学,
令我闻风畏后生。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教育后代的思考和期望。作者表示自己年事已高,懒散的身体已无力教导子孙,但他仍然喜欢静下心来聆听读书的声音。诗中出现了\"双凤传家学\"的比喻,意味着作者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继承家族的学识传统,成为学术上的佼佼者。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于后代的担忧和对于传统学识的珍视。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教育价值的思考和对于后代的期望。作者自称\"老懒\",意味着他年事已高、体力已衰,无法再亲自教导子孙,但他仍然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读书来获取知识和智慧。\"静中犹喜读书声\"表达了作者对于阅读的喜爱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中的\"双凤传家学\"形象地比喻了作者希望子孙能够继承传统学识并且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人物。最后一句\"令我闻风畏后生\"表达了作者对于后代学子的敬重和对他们学识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简短而富有力量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教育的重视和对后代的期望。它呈现了作者作为长辈的担当和对传统学识的珍视,同时也传递了对于年轻一代学子的鼓励和期许。这首诗词反映了宋代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人文关怀。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越调】小桃红 辛尚书座上,元代,刘时中,
辛尚书座上赠合弹琵琶何氏
纤纤香玉插重莲,犹似羞人见。斜抱琵琶半遮面,立当筵,分明微露黄金钏。鵾鸡四弦,骊珠一串,个个一般圆。
武昌歌妓女鬼氏春卿,色艺为一时之冠。友人文子方为刑曹郎,困公至武昌,安子举助教会间见之,念念莫置,代作此以赠之春来苦欲伴春居,日日寻春去。元奈春云不为雨,为春癯,绿窗谁唱留春住。买春不许,问春无语,春意定何如?
为春憔悴要春医,苦苦贪春睡。盼得春来共春醉,恨春迟,夜来得个春消息。春心暗喜,春情偷寄,春事只春知。
几年尘土被官囚,此日方参透。待别干星娘小除授,紧营求,天还肯许便欣然地就。温柔乡里甲头,无何乡里主首,便权一日也风流。
【越调】斗鹌鹑 咏雪云幕重,元代,王仲元,
咏雪
云幕重封,风刀劲刮。玉絮轻持,琼苞碎打,粉叶飘扬,盐花乱撒。一色白,六出花,密密疏疏,潇潇洒洒。
【紫花儿】莹玉缘高山岭岫,水晶碾陆地楼台,玻璃砌老树槎丫。蚕食柔叶,蟹走平沙。时霎,列壁铺琼迷万瓦,随风高下。蝶粉翩翻,蜂翅交杂。
【秃厮儿】应时候在深冬暮腊,高盈户报丰稔年华,驱蝗入土将瘴气压。真祥瑞,耀国家,堪夸。
【圣药王】是宜开绣闼,斟玉斝,泛羊羔美酒味偏佳。乐韵杂,歌调雅,肉屏风岁列女娇娃,开宴竞奢华。
【幺】不觉的酒力加,和气多,佳人争赏笑喧哗。玉纤将雪片拿,玉钩将雪地踏。子见等光人貌两交加,似一片玉无暇。
【紫花儿】秦岭寒迷去马,剡溪冻驻行舟差,蔡城喧起鹅鸭。读书冷落,高卧贫乏。由他,且则走斝飞觥受用咱,直吃的醉时才罢。笑相偎绣被香腮,风流如纸帐梅花。
【尾】唤家重且把毡帘下,教侍妾高烧绛蜡。读书舍烹茶的淡薄多,销金帐里传杯的快活煞。
二月二日阻风呈同行,宋代,赵蕃,
平居说江湖,似若苦饥渴。及今落吾手,谓可娱朝夕。
胡为连日行,乃复形叹息。使风不终朝,阻风有并日。
欲行波涛恐,欲住饿馁迫。吾舟仅如芥,吾命真若发。
吾罪不足云,吾家复何说。不唯风浩荡,更直雨骚屑。
鸡啼三家幽,鸟度万里阔。遥闻君山青,旧咏高楼月。
何当俱醉倒,梦去山南北。
寄斯远,宋代,韩淲,
春风满村坞,想见高人庐。示疾喜复愈,燕处当晏如。
晓窗咏羲皇,午枕梦华胥。神彩一返元,意气还凌虚。
吾方入深山,嚣尘厌城居。飞鸣侣禽鸟,上下看猿狙。
涧饮无不足,木食还有馀。未得相劳苦,题诗寄劝渠。
送奉祠王良佐奔讣还兖城,元代,丁鹤年,
兖为礼义乡,自昔多名士。佐也游夏徒,力学能崛起。
三冬文史富才华,万言入对天王家。骑蟾秋折广寒桂,走马春看长安花。
承恩筮仕御史府,风生台阁膺佥举。雅知严敬授祠官,奉礼山川来大楚。
祠宫清暇日有馀,焚香危坐读父书。门外犹维桓典马,釜中屡出莱芜鱼。
嗟予老病衡茅下,时人弃置如土苴。多公高义数相过,茅塞心胸赖陶泻。
霜风一夜吹庭闱,椿萱并瘁色养违。再拜天颜零涕出,千里看云匍匐归。
佳城已卜牛眠地,屏立泰山带围泗。种松畚土展孝诚,傍水依山砺仁知。
知明仁熟政乃攻,终丧还谒蓬莱宫。致君尧舜付公等,伫令四海回淳风。
五风十雨年屡丰,吾何幸为田舍翁。
神符山乡避寇效杜少陵同谷七歌 其六,元代,黎伯元,
岛有夷兮在海隅,呰窳偷生托樵渔。喜人怒兽易变态,寇攘乘时闯州闾。
水中鲛鳄陆豺虎,坐此困阨谁驱除。呜呼六歌兮歌思沉,林间变色成春阴。
余以九月四日抵南州访戴初士承惠尊人大圆先生集及渡青阁爱庐诸刻次日取道西山别后却寄,明代,陈邦彦,
洪乔亦作邮,信陵非一客。半日豫章城,匆匆若遗迹。
含意各未申,我行良独迫。南雁复相催,诗才遽殚索。
明发道西山,低徊碍縢屩。旅次乞膏火,读君渡青阁。
先哲肇渊源,风徽俨畴昔。繄昔神皇季,此道趋靡弱。
山阴初滥觞,扬波自梦泽。后进转慕效,前修恣弹射。
陈诗辨废兴,悲哉忽如酢。大雅未芜没,匡山留孔硕。
王李浣其浓,袁徐益其液。所俟在千秋,时流讵能度。
末学秉微尚,驺发亦同的。托居穷海涯,汲深惭未获。
哲人不可作,堂构幸无斁。中兴属伊始,繁音宜荡涤。
何因附莒邾,与君振标格。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