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东坡送春和陈德夫

柳外风樯迅莫追,柳间迟日弄晴晖。

青春已作堂堂去,乌辔何由缓缓飞。

入户呢喃轻语燕,隔林咿轧静鸣机。

谁言四月芳菲尽,萱草葵花觉昨非。

56

诗文译文

追赞东坡送春和陈德夫

不要追逐远处风帆的速度,

只需在柳树间享受温柔的阳光。

青春已经成为庄严的过去,

乌骓马如何能够减缓飞行的速度。

进入家门中,燕子轻声地低语,

林间的鸟儿静静地鸣叫。

谁说四月的芬芳已经消逝,

萱草和葵花才觉得昨天已经过去。

诗文赏析

这首诗是王之道追和苏东坡(苏轼)送春和给陈德夫的作品。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逝去青春的思念。

诗的开头,诗人告诫人们不要追逐风帆的迅疾,而是要在柳树间享受阳光的温柔。这里的风樯(风帆)可以理解为人们追求功名利禄的浮躁之心,而柳树和迟到的阳光则代表了宁静和宽容。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青春逝去的感慨。他说青春已经庄严地离去,而乌辔(乌骓马的缰绳)却无法减缓飞行的速度。这里的乌辔可以理解为对时光的束缚,无法阻挡时间的流逝。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展示了生活中的细节。诗人描述了燕子在家门附近轻语的情景,以及林间鸟儿静静鸣叫的景象。这些平凡而细腻的描写,传递出一种静谧和宁静的氛围。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四月芳菲逝去的怀念。他说谁说四月的芬芳已经消逝,因为他仍然能够感受到萱草和葵花的存在,这使他觉得时间仿佛回到了昨日。这种对逝去时光的怀恋,以及对生命流转的思考,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青春逝去的思考和感慨。同时,诗中展示了对平凡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视,呈现了一种宁静、深沉的。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其他诗经

殢人娇 晚浴

殢人娇 晚浴,清代,陈维崧,

几阵蝉嘶,趖了一枝花影。帘底下、井华冰冷。绡裳乍解,更红酥寒凝。

似素藕、浸勾碧湖千顷。

浴罢凭阑,晚妆慵整。且消受、凉花绿茗。盈盈皓月,渐低窥金井。

又画就、深院夜香风景。

97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其三十九

作者:孙蕡(明代)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其三十九,明代,孙蕡,

约客听琴扫石台,竹门咿轧倚风开。空山日暮碧云合,天外美人来不来。

25

【越调】凭阑人 暮春即事二

【越调】凭阑人 暮春即事二,元代,张可久,

暮春即事二首

万朵青山生暮云,数点红香留晚春。凭阑愁玉人,对花宽翠裙。

小玉阑干月半掐,嫩绿池塘春几家。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

江楼即事

一曲琵琶江上舟,十二阑干天外楼。粉香蝶也愁,玉容花见羞。

八咏楼上酬正则李侯

烂醉东君三月时,细和休文八韵诗。舞裙催《柘枝》,曲阑摇柳丝。

秋思和吴克斋

一寸冰蟾明翠廊,万里青天书雁行。碧梧敲晚凉,玉人烧夜香。

和白玉真人

宝剑英雄血已干,玉府神仙心自闲。炼霞成大丹,袖云归故山。

玉手携香罗帕干,粉面粘花妆镜寒。对楼千万山,倚云十二鬟。

湖上醉余二首

明月中流歌扣舷,柔雪双娃同采莲。小词玉翼蝉,醉书金粉笺。

屏外氤氲兰麝飘,帘底星松鹦鹉娇。暖香绣玉腰,小花金步摇。

席上分题

妆淡亭亭堆髻螺,歌缓盈盈停眼波。念奴留意多,使君如醉何?

晚晴小景

金羽翩翩柳外莺,玉手纤纤膝上筝。晚风花雨晴,小楼山月明。

82

夜听捣衣诗

作者:曹毗(魏晋)

夜听捣衣诗,魏晋,曹毗,

寒兴御纨素,佳人理衣襟。冬夜清且永,皎月照堂阴。

纤手叠轻素,朗桁叩鸣砧。清风流繁节,回飙洒微吟。

嗟此往运速,悼彼幽滞心。二物感余怀,岂但声与音。

87

初至都诗

初至都诗,南北朝,谢灵运,

卧病云高心,爱闲宜静处。寝憩托林石,巢穴顺寒暑。

89

咏汉武帝

咏汉武帝,唐代,王无竞,

汉家中叶盛,六世有雄才。厩马三十万,国容何壮哉!

东历琅琊郡,北上单于台。好仙复宠战,莫救茂陵隈。

62

石叟居

石叟居,清代,全祖望,

石窗通万山,石楼临绝谷。其北为翠碣,石叟所小筑。

石叟有砚山,朝朝写蛾绿。何须千峰秀,只此一奉足。

五马扺高州,旁午逢寒玉。嫣然一笑粲,会逢我所欲。

陆郎郁林船,多载不为黩。又况叟不多,三五孤峰矗。

遂成小洞天,微云淡枯木。仰看大者宫,俛临独者蜀。

班班高丽盆,凝乳堪果腹。石存即叟存,下拜不嫌数。

71

渔家傲

渔家傲,元代,丘处机,

夜来又见银河绽。碎剪鹅毛交加乱。染画素山如粉面。

路难辨,迢迢万里如铺练。

密洒高楼风似箭。江边听得渔翁唤。玉作棹竿银索缆。

船行慢。水流冰结梨花绽。

85

蜂虿

作者:韩琦(宋代)

蜂虿,宋代,韩琦,

事小不可忽,议或戒蜂虿。蜂虿之中人,始意脱己害。

人兮怒一蠚,为报速睚眦。白昼擿危巢,夜烛穷纤介。

必获而后已,立死以为快。彼诚畜微毒,谓己有所赖。

失于小不忍,而自取糜坏。吁嗟阴巧徒,毒万蜂虿大。

包潜中善良,断腕未足骇。小或一身危,甚则家族逮。

渊微如鬼神,无隙可漏败。君子被戕贼,守道不为怪。

有时丑迹露,事或无可奈。一旦吾道行,乃置之度外。

使其自愧缩,似不容覆载。非力不足较,顾有盛德在。

阴巧既常幸,蜂虿胡不贷。

42

寄袁陟

作者:刘敞(宋代)

寄袁陟,宋代,刘敞,

巫峡行云外,春江落日边。隔年鸡黍具,万里孝廉船。

远道比何若,相思长渺然。郢中轻白雪,逸响待君传。

86

壬午春社之明日请尊老会于西山之精舍庞眉皓

壬午春社之明日请尊老会于西山之精舍庞眉皓,宋代,真德秀,

耆年自是国之珍,何间衣冠与隐沦。

华发共成千一岁,清樽相对十三人。

休谈洛社遗风旧,且颂仙游庆事新。

三径未荒宜早退,要将寿栎伴庄椿。

75

南雄昌乐驿

南雄昌乐驿,宋代,蒋之奇,

城东浈水碧渊洄,杨仆楼船向此来。我亦编蓬今下濑,拟寻韶石上崔嵬。

45

新安四咏 其三

作者:崔鶠(宋代)

新安四咏 其三,宋代,崔鶠,

我爱新安好,新安胜事多。秋容明远眺,夜响答清歌。

寺映离离叶,城通瑟瑟波。黄山敌嵩阜,三十六嵯峨。

43

桐庐道中书事

作者:程俱(宋代)

桐庐道中书事,宋代,程俱,

一星熠熠初尚微,俄顷满天如灼龟。溪流黯黮四山黑,怒芒当空唯太白。

举头仰书天漫漫,飞星纵横绝河汉。新月未高不可见,终夜起坐发三叹。

93

题安僧元帅远景亭

题安僧元帅远景亭,元代,柯九思,

东河亭子凭高爽,俯瞰平原绕茂林。沧海月生朱栱湿,秦山云起绣帘阴。

梦回春渚钟声小,目倦晴空雁影沈。谁似诗书老元帅,清时于此写丹心。

99

寄谢茂秦 其一

寄谢茂秦 其一,明代,李攀龙,

美人春望望陵台,台下漳河去不回。惟有旧时歌舞地,至今风雨自西来。

50

杂拟诗六首 其四

杂拟诗六首 其四,明代,张元凯,

去年秋未半,良人去庭闱。今年秋欲尽,关塞音书稀。

尘生在御瑟,苔绿当窗机。凉风动蘼芜,阴阴吹罗帷。

白云疾飞来,掩我明月晖。空房怯不进,独坐长歔欷。

县家羽檄至,沙场新解围。但求免锋镝,何敢望旋归。

94

春日住尧峰山寺示瑞上人

春日住尧峰山寺示瑞上人,明代,张元凯,

谁谓东南山不高,尧峰之岭何岧峣。等閒鹳雀飞不过,无数蛇龙卧自骄。

冥冥苍霭云树乱,风雷常走山之半。黯惨岩扉昼不开,欹斜石磴危疑断。

凭陵眺瞩郁嵯峨,一起一伏山如波。逶迤尽逐五湖去,琉璃盌内盛青螺。

振衣千仞寂不语,■然长啸应孤屿。黄鹤仙人招不来,扁舟范蠡从兹去。

落落乾坤何不容,吴水吴山几万重。此身不啻如一蚁,安能局蹐悲途穷。

头颅犹黑舌犹在,犹堪一日三千钟。生儿宁尽如仲谋,马上何须羡乃公。

英雄事业流水尽,五陵荒草秋风紧。世界浮生大梦中,空华倏忽看朝槿。

远公近借青莲室,猿猱麛鹿同招隐。闭门满地白云流,风吹松花堕金粉。

30

热水亭

热水亭,明代,张子翼,

列岫层悬戟,温泉决溜渠。山川潴异气,天地此洪炉。

溥博心源阔,炎凉世味殊。冱寒堪煖浴,万里慰征途。

33

瞻王宪使遗像

瞻王宪使遗像,明代,郑文康,

少从故老问平生,共说当时最有名。铁面屡惊朝士胆,赤心频动圣君情。

十年宪府如山重,三品官囊似水清。遗像虽无生气在,举头聊当识韩荆。

4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