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宿赵次张郊居二首

莫叹交游晚,相期岁月深。

秋来初识面,老去要知心。

灯火须更仆,杯盘取自斟。

平生王霸术,袖手有微吟。

59

诗文译文

不要为交游迟到而叹息,因为相聚的岁月已经很长。初次相见是在秋天,老去时才能真正了解彼此的心意。点亮灯火需要更多的仆人,斟满酒杯则是自己的事情。我一生都以王霸之术为乐,把手插袖时微微吟唱。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时光的思考和感慨。作者告诉我们不要为交往的迟到而感到遗憾,因为真正的交心和默契需要时间的积累。秋天是相聚的开始,年老时才能深刻了解彼此的内心。诗中提到了点亮灯火和斟满酒杯,暗示了宴会和欢聚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欢乐的向往。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王霸之道的追求和对诗词吟唱的喜爱。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友谊和岁月流转的思考。作者用秋天作为相聚的开始,暗示了友谊的孕育需要时间的沉淀。诗中的灯火和酒杯象征了欢聚和共享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欢乐的向往。最后两句提到了作者平生对王霸之术的追求和对诗词吟唱的喜爱,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追求和乐趣。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思考和情感,给人以启发和共鸣。

张元干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其他诗经

过嘉川驿

过嘉川驿,宋代,张方平,

嘉陵江上嘉川峡,古木云萝千万峰。阁道缘山已经月,萦回未出画屏中。

80

【中吕】红绣鞋 老夫人宽洪

【中吕】红绣鞋 老夫人宽洪,元代,未知作者,

老夫人宽洪海量,去筵席留下梅香,不付能今朝恰停当。款款的分开罗帐,

慢慢的脱了衣裳,却原来纸条儿封了裤裆。

掐掐拈拈寒贱,偷偷抹抹姻缘,幕天席地枕头儿砖。或是厨灶底,马栏边,

忍些儿却怕敢气喘。

背地里些儿欢笑,手梢儿何曾汤著,只听得擦擦鞋鸣早来到。又那里挨窗儿

听,倚门儿瞧。把我一个敢心都唬了。不甫能寻得个题目,点银灯推看文书,被

肉铁索夫人紧缠住。又使得他煎茶去,又使得他做衣服。倒熬得我先睡去。

恰睡到三更前后,款款的擦下床头,不堤防酒夫人被窝儿里搜。这场事无

干净,这场事怎干休?唬得我摸盆儿推净手。

手约开红罗帐,款抬身擦下牙床,低欢会共你著银红。轻轻的鞋底儿放,脚

不敢把地皮儿汤,又早被这告舌头门扇儿响。

款款的分开罗帐,轻轻的擦下牙床,栗子皮踏著不提防。惊得胆丧,唬得魂

扬,便是震天雷不恁响。

虽是间阻了咱十朝五夜,你根前没半米儿心别,不甫能带酒的夫人睡著些。

休死势,莫佯斜,直睡到他觉来时回去也。结斜里焦天撇地,横枝儿苫眼铺眉,

吉料子三千般儿碎收拾。被窝儿里闲唧哝,枕头儿上冷禁持,又是那没前程的调

泛你。

背地里些儿欢爱,对人前怎敢明白,情性的夫人又早撞将来。拦著粉颈,落

香腮,吃取他几下红绣鞋。

小妮子顽涎不退,老敲才饱病难医,做死的人前讳床食。也不索便问事,

也不索下钳锤,对我吃半碗带冰凌的凉酪水。

丽日和风柳陌,花开相间红白,见游人车马闹该该。王孙争蹴リ,仕女赌金

钗,直吃得醉颜桃杏色。

霜落荷枯柳败,风清天淡云白,玩西山拂袖步苍苔。黄花簪两鬓,白酒晕双

腮,直吃得醉颜红叶色。

楚霸王休夸勇烈,汉高皇莫说豪杰。一个举鼎拔山一个斩白蛇。汉陵残月照,

楚庙暮云遮,二英雄何处也!

搬兴废东生玉兔,识荣枯西坠金乌。富贵荣华待何如?斩白蛇高祖胜,举鼎

霸王输,都做了北邙山下土。

韩信机谋枉用,项羽争战无功。一般潇洒月明中。霸王刎乌江岸,韩侯斩未

央宫,都做了北邙山下冢。

一个千钟美禄,一个石粟之储,天理如何有荣枯?三十二居陋巷,二十四位

中书,都做了北邙山下骨。

开放眼春风锦树,转回头暮景桑榆。富贵贫穷待何如?石崇曾居金谷,阮籍

曾哭穷途,都做了北邙山下土。

岳王兴邦死狱,秦相废国居枢。两个兴废事如何?忠义祠神像,奸宄杖身躯。

都做了北邙山下骨。

窗外雨声声不住,枕边泪点点长吁,雨声泪点急相逐。雨声儿添凄惨,泪点

儿助长吁。枕边泪倒多如窗外雨。

看黄卷消磨永夜,就银挑绣些些。倒在我怀儿里撒乜斜。见他将文册放,

我索将女工叠,不良才又是也。

伸玉臂把才郎搂定,束纤腰不整乌云。美绀绀舌尖儿冷丁丁。低声叫,悄声

应,咱两个亲的来不待亲。

这场怪其实难做,又不敢明白的扯拽揪摔。止不过背地里没人处说些言语。

有人处偷睛儿看,看着他落声长吁,空教人眼欢娱心受苦。

我为你吃娘打骂,你为我弃业抛家。我为你胭脂不曾搽。你为我休了媳妇,

我为您剪了头发,咱两个一般的憔悴煞。

强打叠精神怎过,思量的做不得生活。越思量越间阻越情多。思量的身憔悴,

思量的似风魔,思量煞也怎奈何!

孤雁叫教人怎睡?一声声叫的孤凄,向月明中和影一双飞。你云中声嘹亮,

我枕上泪双垂,雁儿我你争个甚的!

生来的千般娇态,柳眉杏脸桃腮,不长不短俏身才。高挽着乌云髻,斜插着

凤头钗,窄弓弓红绣鞋。

一两句别人闲话,三四日不把门踏。五六日不来呵在谁家?七八遍买龟儿卦,

久已后见他么,十分的憔悴煞。

又不是天魔鬼崇,又不是触犯神祗。又不曾坐筵席伤酒共伤食。师婆每医的

鬼祟,大夫每治的沉疾,可教我羞答答说甚的?嘲妓刘黑麻

莫不是捧砚时太白墨洒?莫不是画眉时张敞描差?莫不是蜻蜓飞上海棠花?

莫不是玄香染?莫不是翠钿压?莫不是明皇妃坠下马?

54

作者:李陵(两汉)

歌,两汉,李陵,

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

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76

登北榭

作者:陆游(宋代)

登北榭,宋代,陆游,

绕城山作翠涛倾,底事文书日有程。无溷我为挥吏散,独登楼去看云生。

香浮鼻观煎茶熟,喜动眉间炼句成。莫笑衰翁淡生活,它年犹得配玄英。

72

拟玉台体七首 领边绣

拟玉台体七首 领边绣,宋代,欧阳修,

双鸳刺绣领,粲烂五文章。暂近已复远,犹持歌扇障。

43

过白岸亭诗

过白岸亭诗,南北朝,谢灵运,

拂衣遵沙垣。

缓步入蓬屋。

近涧涓密石。

远山映疏木。

空翠难强名。

渔钓易为曲。

援萝临青崖。

春心自相属。

交交止栩黄。

呦呦食萍鹿。

伤彼人百哀。

嘉尔承筐乐。

荣悴迭去来。

穷通成休慽。

未若长疏散。

万事恒抱朴。

27

杂曲歌辞。自君之出矣

作者:卢仝(唐代)

杂曲歌辞。自君之出矣,唐代,卢仝,

自君之出矣,壁上蜘蛛织。近取见妾心,夜夜无休息。
妾有双玉环,寄君表相忆。环是妾之心,玉是君之德。
驰情增悴容,蓄思损精力。玉簟寒凄凄,延想心恻恻。
风含霜月明,水泛碧天色。此水有尽时,此情无终极。

95

冬日书怀

作者:徐玑(宋代)

冬日书怀,宋代,徐玑,

闲庭黄叶满,园树尽玲珑。

寒水终朝碧,霜天向晚红。

蔬餐如野寺,茅舍近溪翁。

非是分嚣寂,由来趣不同。

8

同周晋仙夜宿

作者:高翥(宋代)

同周晋仙夜宿,宋代,高翥,

□□□□□□□,□□□□□□□。

更有诗人穷似我,夜深来共纸衾眠。

78

绝句六十四首 其五十七

绝句六十四首 其五十七,宋代,张伯端,

三才相盗食其时,此是神仙道德机。万化既安诸虑息,百骸俱理證无为。

58

治水谣

治水谣,宋代,郭祥正,

去年圩破官不救,阙食逋亡十八九。今年大水如去年,民困适遭何令贤。

贤哉何令能治水,枪木编芦多准拟。赏罚公平贫富均,赤脚亲临食亡匕。

每趋危垫必身先,往复连宵几百里。浪头作恶工莫施,一拜能令二龙起。

白龙先去黑龙随,鳞鬣分明皆见之。须臾浪定埂可禦,父老惊嗟咸涕洟。

西门投巫安足比,亦胜乘舆济溱洧。活我生灵十万家,惠泽阴功浃神理。

天子临轩方用才,时时有诏搜草莱。请歌何令能治水,愿采斯言献天子。

43

眼儿媚·玉京曾忆旧繁华

作者:赵佶(宋代)

眼儿媚·玉京曾忆旧繁华,宋代,赵佶,

玉京曾忆旧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55

益州州学圣训堂

作者:何郯(宋代)

益州州学圣训堂,宋代,何郯,

益为藩捍西南隅,物众地大称名都。择守来颁兹土政,治人颇与他邦殊。

蹉跌一有戾条教,便宜皆得行黥诛。群奸帖息不敢动,无复弄兵觊穿窬。

任威或谓一时事,立政恐非长世图。岂无达识究是否,重在改作徒嗟吁。

仲翁裔孙有伟度,敢决不以常文拘。当官勇欲除弊法,伊忧内恻仁心孚。

视人无异远方意,威刑惠政还相须。始时岁荒力赈救,坐使饿殍成完肤。

既而为俗思根本,其在立学陈师谟。大开儒庠务诲导,秀民耸慕纷来趋。

遂言讲署鸿生职,使演经传传诸徒。奏函一上闻法座,诏劄即日来谐俞。

诏云信汝辨治蜀,缓任威罚先文儒。公心感激侈上赐,刻在金石尊神谟。

覆之大厦榜美称,日久传者期无渝。邦人承风为盛事,观者填道来于于。

嗟嗟多士其听命,勿即邪径安夷涂。师无訾圣生率教,信尚姬孔尊唐虞。

施之乡党励雅俗,仁谊得以相持扶。汉皇初始盛文学,起自蜀国行中区。

本朝教化视三代,建元安可为齐驱。吾君训辞谕万里,义均盘诰兹宣敷。

吾守教本树一国,学成洙泗相涵濡。臣谋君从协大义,圣哲倡和真同符。

欲歌盛节示万古,才不迨志嗟其愚。

48

贻溪怀古十篇 其二 览照亭

作者:俞充(宋代)

贻溪怀古十篇 其二 览照亭,宋代,俞充,

杖藜高山头,历览众景会。泰摹屹若屏,黄河泻如带。

幽怀逐冥鸿,万事寄天籁。不见玉京春,荒烟起萧艾。

91

呈郡寮 其三

作者:杨灏(宋代)

呈郡寮 其三,宋代,杨灏,

寒烟淡淡水茫茫,六代才如一梦长。风月何尝异今古,江山不管有兴亡。

豪华事往人安在,歌舞台倾径就荒。陈迹依然无处问,野花幽草自芬芳。

18

杨如石任仁堂 其一

杨如石任仁堂 其一,明代,邹元标,

巨海浮沤浪得身,还谁一窍见天真。东风吹动江门树,一夜寒花遍地新。

84

至袁州界

作者:张弼(明代)

至袁州界,明代,张弼,

远使百蛮国,轻轺十月天。暖留山草宿,寒沁涧流潺。

风土谙多历,官寮厌曲拳。天涯涵帝泽,先向海南宣。

33

彭城

彭城,明代,张元凯,

去国久为客,思家更属秋。鲛人月中泪,燕子水边楼。

绿树帆飞度,青山云乱流。可堪张仲蔚,借住李膺舟。

74

海南风景

作者:邢宥(明代)

海南风景,明代,邢宥,

南荒千里尽王疆,四顾天连海色苍。二郡舆图兴自汉,五州编户盛于唐。

故家大半来中土,厚产偏多起外庄。弦诵声繁民物庶,宦游都道小苏杭。

56

潭览晴云

潭览晴云,明代,姚守辙,

飞鹑风动涉晴沙,锁翠云深景欲赊。五色别开新锦绮,一湾长抱旧人家。

捲舒浓淡堪图画,拥蔼红黄换物华。烟水休云三岛隔,且输耕读得生涯。

3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