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

淮西,宋代,陈允平,

舟子解贪程,能知倦客情。

断云微雨霁,远水落霞明。

驿古如荒庙,山平接废城。

游淮少年事,今只叹劳生。

34

陈允平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其他诗经

游龙岩

作者:顾璘(明代)

游龙岩,明代,顾璘,

龙飞何日起苍岑,洞壑蜿蜒窟宅深。玉乳垂花春不尽,石田承雨昼长阴。

盘云座古留仙迹,流水声寒净客心。拟约东风重载酒,碧桃迷路恐难寻。

53

减字木兰花

作者:郑骞(清代)

减字木兰花,清代,郑骞,

幕天席地。忘了生前身后事。踽踽凉凉。负手閒行是乐乡。

从先大好。以后茫茫安可料。领取当前。水满春池看远山。

71

闺怨篇初入京作

闺怨篇初入京作,明代,韩上桂,

长安二月柳如丝,大道千门雪未晞。耿耿双星迷客浦,迢迢孤骑指皇畿。

皇畿帝里回环织,金阙琼扉承御极。照日丹衢凤辇归,凌空紫阁鹓班直。

朱馆映铜龙,垆烟散碧峰。云间巢翡翠,天际锁芙蓉。

北堂晚发千霆鼓,南陌朝听万石钟。鼓节钟声非世有,往日香闺谁独守。

凤凰台上弄参差,鳷鹊桥边奏垂手。始见桃李貌争荣,复道芙蓉丝结耦。

结耦连丝不易求,联轩叠盖度华辀。临衢绮箔三千户,夹道青帘十二楼。

紫燕翔原便,娇莺啭最柔。自言桑海从三变,自言歌舞穷千秋。

别有妖容善流盻,美目轻肌人所羡。清风轻擘碧绡裙,明月巧裁白团扇。

愿为宝带系君裳,愿为鸾镜窥君面。个中尤物真可怜,个里新妆不道钱。

掷果河阳堪作对,采桑岐陌若逢仙。独有南州季子妻,年年岁岁泣鸡栖。

君心去似离弦筈,妾意空嗟浊水泥。锦字织成谁为寄,金缄泪渍手重题。

看看已见孤云没,切切还惊白日低。白日低山不复照,青鸾一去何时眺。

晓吹长管邀落花,暮倚疏窗送残烧。由来薄命人所同,自怜少好拂春风。

宝玉刻台双作凤,香车授辔共乘龙。同心紫结含云采,连理新袿映日红。

忆别津头相痛哭,行行不远海江曲。指点青山说死生,更向重波怜鸀鳿。

良人有意勒铜标,贱妾何须怨金谷。遥遥七夕暗相思,绕绕三江祇自知。

乍可轻寒侵薄袂,那堪累岁住孤羁。孤羁累岁徒为尔,枝上啼莺惊梦起。

春去春来枉自持,一心一意何曾已。忿念雕床并蒂花,生憎绛帐双鹓被。

鹓被鸾帏谁共薰,香炉兽炭生氤氲。奈保青楼飞燕侣,不记丹山彩凤文。

向夕临烟渚,风来急带雨。葡萄架上惜交萦,孔雀屏中羞独舞。

露洒夭桃滴更红,石咽流泉声倍苦。懒将晓镜理埃颜,不用轻蝉衬绕鬟。

阶前积藓沉沉绿,竹里纤条细细班。珊瑚钩挂窥蟾月,琥珀杯停对银阙。

峥嵘铁马厌风闻,惨切金鸡愁夜歇。夜连夜歇诚有之,杨花乱下不胜悲。

金钱卜尽凭谁告,宝剑重还未有期。沉吟此事弹虚指,独坐文窗枕孤几。

垂杨道外少甘瓜,紫陌尘中多苦李。苦李甘瓜亦不常,好生毛发恶生疮。

瑶琴一曲教求凤,锦瑟三调可窃香。情知茹藘无颜色,情知故里迷荆棘。

当时粉黛尚堪怜,此日铅华讵足识。便随紫燕越南淮,便为流影入君怀。

三切猿声肠断绝,几回鸳梦逐魂埋。不信在山能化石,归来看取故时钗。

53

华山西北夹路皆荷花望不知其顷之为几大石小

作者:王履(明代)

华山西北夹路皆荷花望不知其顷之为几大石小,明代,王履,

池莲井莲俱无征,上峰下峰空复情。

山崩地陷忽露形,烂熳化作千娉婷。

水晶之宫秋眇冥,绿娟红腻琉璃屏。

俊驴健仆风泠泠,欲行不行杳难名。

汉皋洛浦方合并,野人解唱江南声。

83

杂歌谣辞·郑樱桃歌

作者:李颀(唐代)

杂歌谣辞·郑樱桃歌,唐代,李颀,

石季龙,僭天禄,擅雄豪,美人姓郑名樱桃。

樱桃美颜香且泽,娥娥侍寝专宫掖。后庭卷衣三万人,

翠眉清镜不得亲。官军女骑一千匹,繁花照耀漳河春。

织成花映红纶巾,红旗掣曳卤簿新。鸣鼙走马接飞鸟,

铜驮琴瑟随去尘。凤阳重门如意馆,百尺金梯倚银汉。

自言富贵不可量,女为公主男为王。赤花双簟珊瑚床,

盘龙斗帐琥珀光。淫昏伪位神所恶,灭石者陵终不误。

邺城苍苍白露微,世事翻覆黄云飞。

33

真珠帘 客中感怀,示儿辈

真珠帘 客中感怀,示儿辈,清代,张友书,

风鸣檐铁惊人寤。更啾啾唧唧、阶前蛩语。忧患馀生,尝遍世间辛苦。

老至尚居人庑下,叹客里、光阴虚度。谁顾。似孤鸿天际,北来南去。

尔辈,文章非误。便荠盐憔悴,奇怀休负。鸾凤暂羁囚,岂山鸡为侣。

我已年花将六十,依旧是,累缘儿女。凝伫。待祖鞭先著,慰余迟暮。

4

村鼓

村鼓,宋代,孔平仲,

潭潭村鼓鸣,羡尔田家乐。闪闪绿榆丛,风清如苇籥。

我怀物外趣,世味久零落。焉得太古民,相携去耕凿。

41

对月夜饮

对月夜饮,明代,朱诚泳,

银蟾上东岭,流光含夕清。瑶天湛冰壶,万景俱分明。

招邀青桂下,开樽坐閒庭。畅然发歌咏,一笑聊相倾。

嗟嗟尘世中,日夕徒营营。佳景足吟赏,谁能测幽情。

苟使契真意,奚用劳平生。

74

与蔡无能论兴复

与蔡无能论兴复,明代,张煌言,

尘缨濯罢便投纶,忍道风云起孟津。岂有龙文成五色,犹然鹿走在三秦?

赤符奉去应非谬,黄石传来自是真。安得此身生羽翰,高抟横击待攀鳞!

54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唐代,柳宗元,

二十一日,宗元白:

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仆自谪过以来,益少志虑。居南中九年,增脚气病,渐不喜闹。岂可使呶呶者,早暮咈吾耳,骚吾心?则固僵仆烦愦,愈不可过矣。平居,望外遭齿舌不少,独欠为人师耳。

抑又闻之,古者重冠礼,将以责成人之道,是圣人所尤用心者也。数百年来,人不复行。近有孙昌胤者,独发愤行之。既成礼,明日造朝,至外庭,荐笏,言于卿士曰:“某子冠毕。”应之者咸怃然。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曰:“何预我耶?”廷中皆大笑。天下不以非郑尹而快孙子,何哉独为所不为也。今之命师者大类此。

吾子行厚而辞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虽仆敢为师,亦何所增加也假而以仆年先吾子,闻道著书之日不後,诚欲往来言所闻,则仆固愿悉陈中所得者。吾子苟自择之,取某事,去某事,则可矣;若定是非以敎吾子,仆才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其为不敢也决矣。吾子前所欲见吾文,既悉以陈之,非以耀明於子,聊欲以观子气色,诚好恶如何也。今书来言者皆大过。吾子诚非佞誉诬谀之徒,直见爱甚故然耳!

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烺烺,务釆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凡吾所陈,皆自谓近道,而不知道之果近乎?远乎?吾子好道而可吾文,或者其於道不远矣。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惧其剽而不留也;未尝敢以怠心易之,惧其弛而不严也;未尝敢以昏气出之,惧其昧没而杂也;未尝敢以矜气作之,惧其偃蹇而骄也。抑之欲其奥,扬之欲其明,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节;激而发之欲其清,固而存之欲其重,此吾所以羽翼夫道也。本之《书》以求其质,本之《诗》以求其恒,本之《礼》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本之《易》以求其动:此吾所以取道之原也。参之《谷梁氏》以厉其气,参之《孟》,《荀》以畅其支,参之《庄》,《老》以肆其端,参之《国语》以博其趣,参之《离骚》以致其幽,参之《太史公》以著其洁: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也。凡若此者,果是耶,非耶?有取乎,抑其无取乎?吾子幸观焉,择焉,有余以告焉。苟亟来以广是道,子不有得焉,则我得矣,又何以师云尔哉?取其实而去其名,无招越、蜀吠,而为外廷所笑,则幸矣。宗元复白。

79

宿延陵昌国寺书于上人房二首 其二

宿延陵昌国寺书于上人房二首 其二,元代,萨都剌,

东风吹水碧粼粼,雨过村村野色新。小艇延陵庙前去,荇花开尽野塘春。

51

渡江秋怨二首

渡江秋怨二首,唐代,权德舆,

秋江平,秋月明,孤舟独夜万里情。万里情,相思远,

人不见兮泪满眼。

渡秋江兮渺然,望秋月兮婵娟。色如练,万里遍,

我有所思兮不得见。不得见兮露寒水深,耿遥夜兮伤心。

39

采桑妇

作者:于谦(明代)

采桑妇,明代,于谦,

低树采桑易,高树采桑难。日出采桑去,日暮采桑还。

归来喂叶上蚕箔,谁问花开与花落。二眠才起近三眠,此际祗愁风雨恶。

割鸡裂纸祀蚕神,蚕若成时忘苦辛。但愿公家租赋给,一丝不望上侬身。

丁男幸免官府责,脂粉何须事颜色。收蚕犹未是閒时,却共皃夫勤稼穑。

45

旅怀

旅怀,宋代,姜特立,

寄迹双溪上,秋声动远林。

断云流影薄,过雁云痕深。

旧馆生离思,新愁阙寄音。

到头俱梦事,俯默一长吟。

83

题金塔寺二首 其一

题金塔寺二首 其一,明代,释函可,

人皆崇藻饰,此独尚清幽。共佛三间屋,连云一个牛。

耕田供客食,开户任麋游。最爱前溪水,横腰一带流。

32

疏影 蝶影

疏影 蝶影,清代,曹鉴冰,

阶前两两。总回旋高舞,不离书幌。素袖空黏,彩扇虚兜,作出一番轻浪。

绿钱匀处依稀见,似栩栩、梦魂飘荡。稳栖香、冷月光中,仍与花枝相傍。

倩入滕王笔底,怕蛾粉鸦黄,总难偷样。疑假犹真,是也非耶,偏漏雕檐蛛网。

无端逗起闲吟味,添几许、惜春情况。待寻芳、倦绣人来,闪在罗裙褶上。

7

鲁桥

鲁桥,明代,张元凯,

凫绎青岚近,龟蒙黛色连。看山浑不厌,把酒正相便。

津树常遮月,沙滩少住船。平生击楫志,都付卜居篇。

21

书感

作者:陆游(宋代)

书感,宋代,陆游,

溪路人家尚阖扉,强扶衰惫著征衣。

百年朝露古所叹,一棹秋风吾欲归。

楚客长号沽白璧,汉宫太息遣明妃。

铄金消骨从来事,老矣何心践骇机。

16

柬臧三

柬臧三,近现代,方鹤斋,

谁将无闷号先生,最喜诗名怕富名。蓬户久关如避虎,槐阴深密好潜莺。

始知在市隐为大,莫以催租句不成。草帽赠君成谑谶,记持茶盖问青城。

98

蒲葵扇

作者:王质(唐代)

蒲葵扇,唐代,王质,

轻蒲猎猎野风秋,吹上蟾宫白玉楼。想见东山红粉里,超然惟有此风流。

1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