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沈会宗韵,宋代,毛滂,
故人老萧散,久客寡谐同。
病骨侵山雨,孤帆落渚风。
水清应吊影,坐阒想书空。
我亦青州阔,经年不一中。
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人,约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句 其二十,宋代,吴沆,
霜皮围四十,水击黑三千。……山河归整顿,天地入陶甄。
……但存忠贯日,未问写凌烟。……远吸金茎露,高攀玉井莲。
……风度优囊笏,恩光绕赐鞭。……李唐光夹日,炎汉赫中天。
……共承天柱折,独斡斗杓旋。……怀古歌鸿雁,伤今拜杜鹃。
……王气周旋内,胡尘笑语边。……浮云开斥堠,飞鸟避戈鋋。
……蜀道开天险,雄誇亿万年。停空蟠瑞气,盖代出真贤。
……国多艰难尽,公归早晚遄。愿为元结颂,磨石待高镌。
送韩玉汝司封奉使两浙闻诸公先分题用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字合为十章四句 其五,宋代,刘攽,
忽为严霜诛,惨戚动秋草。狐狸不足问,豺狼讵横道。
蓼莪,先秦,佚名,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穀,我独不卒!
三月三日尉氏道中作,清代,陈维崧,
登尉缭台,上三垂岗,伤如之何!忆谈兵说剑,才情磊落;投秦去魏,意气嵯峨。
我到中原,重寻旧迹,牧笛球风起夜波。
谁相问,纵残碑尚在,一半销磨。
短衣匹马经过,叹禊日难逢晋永和。
正水边柳眼,斜窥芳岸;风前燕尾,乱剪晴莎。
异国风光,中年意味,写上乌丝感慨多。
休凭吊,西湔裙挑菜,士女娑拖。
飞仙引,清代,邓辅纶,
我闻轩辕铸鼎于此山,鼎成腾身凌紫烟。三十六亭委秋草,遗台萧瑟愁飞仙。
至人无心亦无象,长风空中自来往。由来瀛岛在人寰,何须更作三山想。
紫荆台边一声笛,龙女鲛人皆喑咽。水中缥缈出两丸,还向丹丘弄明月。
榑桑弱水随东流,秦皇汉武俱蜉蝣。古来求仙尚如此,何况我辈长悠悠。
惟有吕翁解度世,飘飘颇得游仙意。蓬莱一醉三千秋,始信壶中有天地。
沈吟远望不能归,秋风淅淅入征衣。徘徊且送玉清鹤,携手卢敖更不违。
戏作常娥责,宋代,梅尧臣,
我昨既赋白兔诗,笑他常娥诚自痴。
正值十月十五夜,月开冰团上东篱。
毕星在傍如张罗,固谓走失应无疑。
不意常娥早觉怒,使令乌鹊绕树枝。
啅噪言语谁可辨,徘徊赴寝搴寒帷。
又将清光射我腹,但觉轸粟生枯皮。
乃梦女子下天来,五色云拥端容仪。
雕琼刻肪肌骨秀,声音柔响扬双眉。
以理责我我为听,何拟玉兔为凡卑。
百兽皆有偶然白,神灵独冒由所推。
裴生亦有如此作,专意见责心未夷。
遂云裴生少年尔,谑弄温软在酒卮。
尔身屈强一片铁,安得妄许成怪奇。
翰林主人亦不爱尔说,尔犹自惜知不知。
叩头再谢沋已去,起看月向西南垂。
刘武选百鸟图,明代,何景明,
呜呼凤凰不可见,人间百鸟空啁啾。西飞鹖雀亦五色,满眼谁别枭鸾俦。
刘侯此图爱者众,画手莫识元与宋。粉绘剥落绢素新,万羽千毛尚飞动。
侯言此画先人传,珍藏未肯充南贡。十袭翻令锦绣轻,百年转见丹青重。
顷来数相见,手携登我堂。开图见百鸟,从此双凤凰。
鹂黄乌黑隐可辨,行凫立鹭遥相望。延颈战翼各拱向,宛如万国臣妾朝天王。
君不见蜀道阻绝,岐山已颓。潇湘无人,衡岳崔嵬。
竹实未结,桐花不开。鹧鸪怨,杜鹃哀,凤兮何时来。
夜宴孝夫宅,明代,康海,
忆昔正统天顺间,渭南薛丈同先子。关内通称夫子名,二老实为天下士。
以此通家数十年,善行嘉言时在耳。后嗣全如兄弟亲,前修自笃谦恭礼。
往岁逢君巴蜀归,厚意遥遥还若此。愧我疏慵未敢当,闻君谈论心私喜。
盛世自宜英迈人,迂儒岂识经纶理。萧望难居侍从官,贾生肯与绛灌比。
司马逍遥忽见疑,谁知中道生萋斐。治郡无能返异才,看花尚切群公齿。
丘壑徒深社稷忧,庙堂独忍乾坤否。春暮閒游少华峰,逢迎幸辱贤乔梓。
握手那知感慨生,酣歌不觉希声起。君臣之义君莫忘,还期三月下和阳。
用舍自为大臣事,显晦岂为吾道妨。君不见昆崙黄河天上来,银涛雪浪如山摧。
不遗涓滴尽入海,谁谓海门开不开。
张子明自庐山归云十五夜桂子落于太平观乡人谓之大熟子丰年之兆也,宋代,孔平仲,
谁撼月中丹桂枝,堕阶圆实似珠玑。山中道士拾不尽,湖上仙人携得归。
半夜香风飘涧壑,一时甘雨遍郊圻。与公寄籍皆江国,且喜田园岁不饥。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