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圣朝·捷书夜半甘泉去

作者:吴潜(宋代)

贺圣朝·捷书夜半甘泉去,宋代,吴潜,

捷书夜半甘泉去。报天骄膏斧。摩空铜垒,闸流瞿滟,扫清云雾。楼兰飞馘,焉耆授首,谩夸称前古。须知开庆,太平千载,方从今数。

71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其他诗经

补古乐歌五首 其五 卜洛

作者:周巽(元代)

补古乐歌五首 其五 卜洛,元代,周巽,

假神龟兮建东都。定宝鼎兮开皇图。武功成兮文德敷。

白雉在庭兮凤在梧。历世历年兮垂远谟。

97

陶山十咏和邓牧心·上下二镬

陶山十咏和邓牧心·上下二镬,宋代,林景熙,

元非铸冶自成湾,乌兔烹煎那得闲。

却问黄粮几番熟,不知沸鼎在人间。

68

秋日登广州城南楼诗

作者:江总(隋代)

秋日登广州城南楼诗,隋代,江总,

秋城韵晚笛。

危榭引清风。

远气疑埋剑。

惊禽似避弓。

海树一边出。

山云四面通。

野火初烟细。

新月半轮空。

塞外离羣客。

颜鬓早如蓬。

徒怀建邺水。

复想洛阳宫。

不及孤飞鴈。

独在上林中。

64

题兴国寺碧落轩 其一

作者:陈渊(宋代)

题兴国寺碧落轩 其一,宋代,陈渊,

北山其下僧伽塔,影落轩前草树间。谁向月明看白牯,静中相对两俱闲。

78

长相思令(三之三)

作者:邓肃(宋代)

长相思令(三之三),宋代,邓肃,

红花飞。白花飞。郎与春风同别离。春归郎不归。
雨霏霏。雪霏霏。又是黄昏独掩扉。孤灯隔翠帷。

45

黄鹂绕碧树(双调春情)

黄鹂绕碧树(双调春情),宋代,周邦彦,

双阙笼嘉气,寒威日晚,岁华将暮。小院闲庭,对寒梅照雪,淡烟凝素。忍当迅景,动无限、伤春情绪。犹赖是、上苑风光渐好,芳容将煦。
草荚兰芽渐吐。且寻芳、更休思虑。这浮世、甚驱驰利禄,奔竞尘土。纵有魏珠照乘,未买得流年住。争如盛饮流霞,醉偎琼树。

23

行部有日喜雨

行部有日喜雨,宋代,杨万里,

一雨天良苦,连霄酿不成。

强摩昏睡眼,来看滴阶声。

环细开来大,珠跳灭又生。

稻花知我出,喷雪待相迎。

85

送玉笥生往吴大府之聘兼柬国宝枢相宾卿客省

送玉笥生往吴大府之聘兼柬国宝枢相宾卿客省,元代,杨维桢,

近报淮吴张柱国,楼船遣使聘嘉宾。

汉家自有无双士,赵客何劳十九人。

天上琼花回后土,江南杜宇到天津。

若逢吕相烦相问,应有奇书痛绝秦。

6

参政大资毗陵张公挽诗十首 其四

参政大资毗陵张公挽诗十首 其四,宋代,周麟之,

出入纡宸眷,龙光溢帝阍。赐书奎画烂,分剂宝奁存。

尚拟陪三接,俄悲筑九原。遗忠当厚报,岂但辍瓜恩。

81

鹧鸪天 用钝根韵,即寄

作者:高旭(清代)

鹧鸪天 用钝根韵,即寄,清代,高旭,

帘影沉沉芳信迟。啼鹃诉与落红知。柳条堪折休轻折,折寄天涯好共持。

伤往事,托微辞。繁华转眼剩空枝。思量撤手同归日,便是人天梦觉时。

67

宫词二首 其一

作者:李裕(元代)

宫词二首 其一,元代,李裕,

馆娃谁比念奴娇,暖玉团香腻粉消。昨夜教坊传圣旨,梨园弟子属云韶。

54

夏日闲居作四声诗寄袭美。平上声

夏日闲居作四声诗寄袭美。平上声,唐代,陆龟蒙,

朝烟涵楼台,晚雨染岛屿。渔童惊狂歌,艇子喜野语。

山容堪停杯,柳影好隐暑。年华如飞鸿,斗酒幸且举。

30

清平乐·黄金殿里

作者:王观(宋代)

清平乐·黄金殿里,宋代,王观,

黄金殿里,烛影双龙戏。劝得官家真个醉,进酒犹呼万岁。

折旋舞彻《伊州》。君恩与整搔头。一夜御前宣住,六宫多少人愁。

24

扬州同诸公社集郑超宗影园即席咏黄牡丹十首 其十

扬州同诸公社集郑超宗影园即席咏黄牡丹十首 其十,明代,黎遂球,

天宝何因便改元,尚怜芳影秘泉温。不闻金鉴留丞相,多恐玉环蒙至尊。

朱紫故宜当日贱,衣裳能得几时恩。扬州芍药看前事,功业纶扉并尔存。

97

得虹字

作者:宗臣(明代)

得虹字,明代,宗臣,

蓟门朔雪乱天风,风落千家走白虹。马上月明挥不去,知吾夜夜醉新丰。

63

悼亡吟二首 其一

作者:郑禧(元代)

悼亡吟二首 其一,元代,郑禧,

特写青笺几往来,佳人何自苦怜才。伤心春与花俱尽,啼杀流莺唤不回。

13

登五莲山望海峰

登五莲山望海峰,清代,窦光鼐,

诸峰皆崭绝,东峰独可上。朝来缘翠微,振衣披榛莽。

到顶得石棚,小住骋遐赏。东南指沧澥,一气接沆漭。

初晖散余霞,云外浮晃朗。想见至人心,天渊与浩广。

世路隘蜗角,蛮触各争长。而我于其间,委怀任俯仰。

每虑尤悔集,有如鸟避网。适来豁达眸,胸尘一涤荡。

即此得玄珠,无劳问象罔。

54

更漏子二首 其二

更漏子二首 其二,清代,王时翔,

紫鸾双,青凤两。缥缈碧城云上。兰气近,王光分。同披绿柳匀。

蓬莱路。三千阻。留下清风一树。天似水,月如霜。人间奈夜长。

91

夜坐吟

作者:郭奎(明代)

夜坐吟,明代,郭奎,

江风萧萧吹古树,关月苍茫海生雾。

北斗渐落明河微,城头乌啼天欲曙。

客子不寐忧无衣,东征三年犹未归。

蟋蟀在户岁将暮,洞庭霜白芙蓉希男儿生当百战死,不执

金吾即挟匕。

闭门勿用长夜歌,骐骥终能致千里。

68

句,宋代,释希昼,

剑月啼猿苦,江沙濯锦寒。

19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