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池丁祭宿斋所赋,唐代,虞刚简,
洙泗微言日夜行,天高地下昨犹今。
□□□□六经意,识得皇皇万古心。
宗庙百官谁不见,朱弦疏越有知音。
同人得似三池盛,属目冠裳俨若林。
虞刚简,约1163~1227年,字仲易,一字子韶,学者称沧江先生,仁寿县(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虞允文孙。尝与魏了翁辈讲学蜀东门外,得程朱微旨。以郊恩任官,再举礼部,监郫县犀浦镇酒税。历知华阳县,通判绵州。宁宗嘉定八年(1215)由知万州任罢。十一年,起知简州。十五年,擢夔州路提点刑狱,改利州路。理宗宝庆二年卒,年六十四。事见《鹤山集》卷七六《利州路提点刑狱主管冲佑观虞公墓志铭》,《宋元学案》卷七二有传。
满庭芳·兰畹霜浓,宋代,石孝友,
兰畹霜浓,柳溪冰咽,春光先到江梅。瘦枝疏萼,特地破寒开。钩引天涯旧恨,双眉锁、九曲回肠。空销黯,故园何在,风月浸长淮。当年,吟赏处,醉山颓倒,飞屑成堆。怎奈向而今,雨误云乖。万里难凭驿使,那堪对、别馆离杯。谁知道,洛阳诗老,还有梦魂来。
湖头别墅三首,唐代,贯休,
梨栗鸟啾啾,高歌若自由。人谁知此意,旧业在湖头。
饥鼠掀菱壳,新蝉避栗皱。不知江海上,戈甲几时休。
桑柘参桐竹,阴阴一径苔。更无他事出,只有衲僧来。
堑蚁争生食,窗经卷烧灰。可怜门外路,日日起尘埃。
南北如仙境,东西似画图。园飞青啄木,檐挂白蜘蛛。
邻叟教修废,牛童与纳租。寄言来往客,不用问荣枯。
寒碧,宋代,白玉蟾,
清秋访林馆,寒碧凝瑶风。
冷入琅玕聚,凉生琛玉丛。
枝枝撑明月,叶叶起清风。
朝云挂余翠,夕照摇残红。
断鸦噪言宿,鸣凤栖复冲。
扶疎玉梵府,析蔌水晶宫。
露花滴翡翠,烟絮缠蛟龙。
万竿响笙竽,一林撼丝桐。
饮罢身欲蜕,联镳翔太空。
元子发龙图以程公咏三园诗见示亦成一篇,宋代,孔平仲,
名园有一已堪誇,胜事三园属一家。杖策可游缘近宅,得春最久为多花。
人居玉府真仙格,地占钱塘最物华。见说江湖堂更好,烟波清兴浩无涯。
早发胶州往沂与叶方伯马上一日耳目所闻见各成古诗,元代,李裕,
轻飙屏氛翳,天际无纤瑕。曙河颓坤维,残月明窗纱。
满野乱号鸡,隔林起栖鸦。寂寥对短炬,悽恻闻悲笳。
征骖命夙驾,玉勒黄金騧。翩翩渡胶河,悠悠徂琅琊。
崒嵂山万重,逶迤路三叉。惊湍激漰湃,深谷虚谽谺。
陉岘抗亭馆,隈隩藏人家。细流抱村曲,险径沿崖斜。
缘危试扪葛,涉深还问槎。徒旅惮路遥,疲马倦鞭挝。
行行虽云苦,往往得景嘉。山连远峰叠,溪断芳丛遮。
笙簧林间鸟,鼓吹池中蛙。空洞啸虎豹,陡涧潜龙蛇。
岫列若围屏,树密如排衙。仙宫绕层阿,閒敞静喧哗。
烟岚互明灭,竹木相交加。武陵远相似,山阴奚足誇。
平生惬幽旷,爱此停征车。休憩倚茂松,披拂搴馀葩。
道人意勤绻,留我饭胡麻。山盘荐细韭,涧水烹新茶。
青童抱绿绮,朱颜双髻丫。白雪翻素手,清响殊琵琶。
是时微雨收,夕照笼馀霞。缥缈川原迥,徘徊瞻望赊。
不其閒火牛,潍水空囊沙。斯人已沦谢,往事堪伤嗟。
昨日齐城中,百卉方萌芽。薰风忽南至,绿柳连青葭。
匪徒时物变,不觉鬓已华。行迈犹靡靡,飘泊天一涯。
安如东陵侯,学种青门瓜。
如此江山 避兵东山坪僧寺,近现代,邓潜,
宛然杜子彭衙道,名山且随僧占。丛竹编寮,团蒲代榻,容我打包时暂。
全消万感。任蜗角争雄,蚁封行险。便唱樵歌,晚来红叶一肩担。
秋清人外半夜,有良宵素月,来照肝胆。上寿金萱,缘阶玉树,幸脱惊风摇撼。
移家岭广,笑东食西眠。听残清梵,閒课儿书,佛龛灯焰闪。
学题武郎中桃溪归隐图二首 其二,元代,许衡,
门外鞦韆摆翠烟,篱边鸡犬亦閒閒。更教烂熳花千树,对著萦纡水一湾。
好景已凭摩诘画,他年重约长卿还。寻思此世人心别,又爱功名又爱山。
题抚孤松而盘桓送人致仕,明代,祁顺,
亭亭山中松,昔日手自栽。主人别云久,拂袖归去来。
归来独爱山中好,三径荒芜今始扫。手抚孤松话旧盟,松尚青青人未老。
翠云深处日徜徉,荣辱浮沉总两忘。吟哦不慕崔斯立,休晦正如张子房。
盘桓无限闲中趣,晚节贞心重相许。古来此乐君独知,为君更赋归来辞。
玉川门,清代,彭士望,
五老好奇不肯住,奔溢余波向东去。下为千尺龙盘涡,上施百障铁围柱。
巨兽撑岈溪谷间,如战昆阳风雨遇。浸玉寒澄万古秋,朗月碧潭风静处。
其他大石散林莽,似掌如茵眠坐具。藓绣云痕锦不如,高下宜人谁所置。
随步苍岩翠壁幽,一曲一转皆新异。可惜豪家盛作园,无因把臂过兹地。
我宿僧堂月上初,夜寂千雷声震厉。屋瓦俱摇地若浮,海水能飞梦犹悸。
起行月石影峥嵘,傀儡峰头暗相觑。人生此际复何为,笑哭有声走形势。
玉门铁壁入者谁,桃源犹带田村气。
又成父弟往馀干谒赵叔遂至池阳庐陵谒二周先生长句送行,宋代,赵蕃,
归我山中未一年,两回题子送行篇。况今客路飞红叶,不比春风啼杜鹃。
东阁翘材嗟久阔,长沙夜席已喧传。子行历聘应兄问,并谢江东有二天。
严陵应仲章自杭寄书至赋此答之,元代,吴莱,
故旧何悬绝,閒居欲反招。幽并风雪紧,楚越水云遥。
短褐缁尘破,长镡宝气销。门垣成隐逸,笔椟到耕樵。
逆旅呼灯夕,修闱彻棘朝。囊书题荟蕞,发论献刍荛。
舌焰真熏灼,胸兵剧锻□。乘轩南国鹤,解旋朔庭雕。
斡运天垂斗,飞腾海作潮。荃兰骚地变,橘柚贡年凋。
色采黄金黻,音声徵角韶。潜身甘蛰蠖,赋命类苕鹩。
筮仕龟无兆,攻经教有条。秦灰完竹帛,汉粕味箪瓢。
画品翎毛贵,鸡场爪距骄。文章通政理,道义胜官僚。
岁月嗟悠久,湖江耐寂寥。花浓携酒榼,柳霁卖饧箫。
制虎摇金锡,驱鼋驾赭桥。流连光景赏,播荡别离谣。
世笑乌非鹊,吾怜狗续貂。呼号三刖璞,忼慨五陵镳。
落落山中桂,丛丛涧底苗。依然百将略,付与霍嫖姚。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