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岳闻笙,宋代,丁谓,
烟筱裁圆直,霜匏镂密深。雅将镛间奏,清与磬同音。
隋作工何妙,娲传制可寻。师夔如审曲,知我发生心。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丁氏先祖是河北人,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
附成三主汉二主,明代,郭之奇,
民向其利果何如,巴西得众踵陈施。赵廞谋窟张牙爪,罗尚为丛迫众离。
始难特流终继殒,前军英武始承基。七章立法标成李,天地何繇有太师。
执板迎门空礼下,思兄易子反相夷。岂知仁嗣翻为戾,吴光肠炙乃逢期。
成运将终忽改汉,汉王窃帝倚前资。举国称藩违夙誓,数年天子仍自为。
漫劳龚壮勤封事,谁省应璩托讽诗。可怜处士伤心绪,积岁难伸忠孝思。
李势叩头真善俯,袁乔拔剑已登陴。颇疑妖异长生子,橐首成都谁实贻。
助逆安能希漏网,传家岂得废忠规。略阳归义须臾变,哲话惟存龚杜辞。
题王秀才牡丹图,明代,康海,
何日到吾家,牡丹应著花。开图一见兴已发,遥似当年宴紫霞。
雕栏不受春风抑,绿叶红蕤舞风力。终日回旋不肯休,根株苦被丹青匿。
远路邅洄销客心,梦魂惟在草堂阴。牡丹牡丹吾语汝,三月八日始谷雨。
初食大原生蒲萄,时十二月二日,宋代,杨万里,
淮南蒲萄八月酸,只可生吃不可乾。
淮北蒲萄十月熟,纵可作羓也无囱。
老夫腊里来都梁,飣坐那得马乳香。
分明犹带龙须在,径寸玄珠肥十倍。
太原青霜熬绛饧,甘露冻作紫水精。
隆冬压架无人摘,雪打水封不曾拆。
风吹日炙不曾腊,玉盘一朵直万钱。
与渠倾盖真忘年,君不见道逢麴车口流涎。
张兖下第随桂阳乔监使之湘中,宋代,杨亿,
建溪曾共听猿声,十载文场未策名。
流落祇因孤剑在,穷愁已有二毛生。
荆州暂去依刘表,汉殿无由薦马卿。
一路骚人旧山水,登临且莫动归情。
次韵子瞻颍州留别二首,宋代,苏辙,
托身游宦乡,终老羡箕颍。
隐居亦何乐,亲爱形随影。
念兄适吴越,霜降水初冷。
翩然事舟楫,弃此室庐静。
平明知当发,中夜抱虚警。
永怀江上宅,归计失不猛。
人生徇所役,有若鱼堕井。
远行岂易还,剧饮终难醒。
不如早自乞,闲日庶犹永。
世事非所忧,多忧亦谁省。
放舟清淮上,荡潏洗心胸。
所遇日转胜,恨我不得同。
江淮忽中断,陂埭何重重。
紫蟹三寸筐,白凫五尺童。
赤鲤寒在汕,红粳满霜风。
西成百物贱,加餐慰贫穷。
胡为复相念,未肯安南东。
人生免饥寒,不受外物攻。
不见田野人,四壁编茅蓬。
有食辄自乐,谁知富家翁。
贵溪有石相背而生俗名之背夫石余谓妻安背夫抑夫弃之耳易之曰夫弃石,宋代,利登,
双石巑岏倚云瘦,背立苍苍两成丑。不知底事忤夫君,千载春风不回首。
妾身虽弃妾不冤,混沌初开已相守。君兴蟠天云,妾亦助君去。
终当为霖九地回,白日昭昭此情傃。
同戴石屏十人重游分韵得凿字即席赋,宋代,曾原一,
线径盘邅回,老壁出参错。洞深路欲无,且进还悸愕。
太虚堕滓液,有此奇伟作。芮也劳斧斤,此语失之凿。
斗崖湿生云,泉杂云影落。殿头何时仙,怡然骑木鹤。
南宁山行联句,明代,张弼,
策马南宁道,凉风起夕阳。路盘山脊险,泉带壑声长。
巢鸟惊还定,湍鱼隐复扬。军容森候骑,诗札富奚囊。
客久知蛮语,村遥见野妆。肩夫花抺额,款长绣回裳。
树翳牛羊径,岩开黍稷场。远青新烧茁,疏白老株芳。
行急常兼传,眠安每忆航。素餐惭共爨,清话惬连床。
岁逼寒尤蕲,时侵意自强。理琴鸣鹤调,倚剑发龙光。
宵梦关王事,乡心入寿觞。会教施湴吏,传檄过凭祥。
阙题,明代,岑徵,
晴日开长至,招欢池馆中。欣逢梅蕊发,赏趁菊花丛。
乐事兼文酒,偕游杂冠童。言寻莲社会,远蹑竹林踪。
放诞同咸籍,清谈过浑戎。行觞严赏罚,坐隐决雌雄。
有约言终践,幽期月再逢。偷閒閒便得,发兴兴难穷。
大化如翻轴,浮生似转蓬。及时须作乐,此会莫教空。
况有邮诗约,相期雅兴浓。格随苏李古,体任柏梁工。
大雅沦亡久,新声耳目同。南园无旧泽,文献绝流风。
任此狂澜日,宜争砥柱功。倒戈甘钝器,拔帜让群公。
敏捷推年少,濡迟任老翁。且宽金谷罚,传览待诗筒。
记梦诗,宋代,葛胜仲,
颐堂昼卧清且閒,了无尘霿来相关。俄然正梦半山老,练裙葛帔泉石间。
抵掌称谭因饷砚,微凹浮墨光如电。自言翻经视草时,落纸云烟皆倚办。
山颓梁坏空遗祠,觉读其书寐见之。勉令勋德复蔼蔼,佳兆若此真非衰。
少瑜昔梦青镂笔,江淹重锦完成匹。明当辞艺骤惊人,千里从今期一日。
江神子 其二 代和,清代,樊增祥,
粉黄蝴蝶上秋阶。为郎来。为奴来。一簇雁来红傍粉墙隈。
留得晚霞颜色在,长伴取,露棠开。
暖云甜雨二更才。粉妆台。绿茶杯。贪绣浅帮窄底小鸳鞋。
花到夜深浑不睡,还待取,藁砧催。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