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酉仲夏自□道□华严山主正师上人□□相遇,宋代,丁谓,
坏衲相遇羽服迎,可怜□静□营营。
我思江上忘身计,师出山中乞寺名。
振锡回还心未住,布金圆□意方平。
零陵泉石三湘最,莫踏□□□□□。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丁氏先祖是河北人,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
汉宫春 赠梁苍岩先生次先生赠子万舍弟原韵,清代,陈维崧,
缘鬓勋名,响上相靴刀,风生铃索。筹边多暇,细马潜游平乐。
神仙富贵,总兼之、笑他饥朔。擘词头,锦笺十样,朝朝翠酬红酢。
前岁粤装陆橐。正花洋珠海,楼船停泊。蛮天红豆,争向句中飞落。
独怜愁客,老泥涂、蹉跎芒屩。幸当世,有公知我,莫管五陵轻薄。
戏为韦偃双松图歌,唐代,杜甫,
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
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
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
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
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住著。
偏袒右肩露双脚,叶里松子僧前落。
韦侯韦侯数相见,我有一匹好东绢。
重之不减锦绣段,已令拂拭光凌乱。
请公放笔为直干。
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五十韵,唐代,刘长卿,
天上胡星孛,人间反气横。风尘生汗马,河洛纵长鲸。
本谓才非据,谁知祸已萌。食参将可待,诛错辄为名。
万里兵锋接,三时羽檄惊。负恩殊鸟兽,流毒遍黎氓。
朝市成芜没,干戈起战争。人心悬反覆,天道暂虚盈。
略地侵中土,传烽到上京。王师陷魑魅,帝座逼欃枪。
渭水嘶胡马,秦山泣汉兵。关原驰万骑,烟火乱千甍。
凤驾瞻西幸,龙楼议北征。自将行破竹,谁学去吹笙。
白日重轮庆,玄穹再造荣。鬼神潜释愤,夷狄远输诚。
海内戎衣卷,关中贼垒平。山川随转战,草木困横行。
区宇神功立,讴歌帝业成。天回万象庆,龙见五云迎。
小苑春犹在,长安日更明。星辰归正位,雷雨发残生。
文物登前古,箫韶下太清。未央新柳色,长乐旧钟声。
八使推邦彦,中司案国程。苍生属伊吕,明主仗韩彭。
凶丑将除蔓,奸豪已负荆。世危看柱石,时难识忠贞。
薄伐征貔虎,长驱拥旆旌。吴山依重镇,江月带行营。
金石悬词律,烟云动笔精。运筹初减灶,调鼎未和羹。
北虏传初解,东人望已倾。池塘催谢客,花木待春卿。
昔忝登龙首,能伤困骥鸣。艰难悲伏剑,提握喜悬衡。
巴曲谁堪听,秦台自有情。遂令辞短褐,仍欲请长缨。
久客田园废,初官印绶轻。榛芜上国路,苔藓北山楹。
懒慢羞趋府,驱驰忆退耕。榴花无暇醉,蓬发带愁萦。
地僻方言异,身微俗虑并。家怜双鲤断,才愧小鳞烹。
沧海今犹滞,青阳岁又更。洲香生杜若,溪暖戏。
烟水宜春候,褰关值晚晴。潮声来万井,山色映孤城。
旅梦亲乔木,归心乱早莺。倘无知己在,今已访蓬瀛。
送黎缜之游临汀 其二,明代,区怀瑞,
昔我赴幽燕,恰与春莺别。今来竹林下,还及嘤鸣节。
四载冰霜意,合并就炎热。何堪复赠君,远渚文无撷。
祖道一奚囊,分携三尺铁。鸟影去参差,帆光亦明灭。
湍响破南云,汀流几百折。谷风渐千里,迟日增悲咽。
闻李六景俭自河东令授唐邓行军司马,以诗贺之,唐代,白居易,
谁能淮上静风波,闻道河东应此科。不独文词供奏记,
定将谈笑解兵戈。泥埋剑戟终难久,水借蛟龙可在多。
四十著绯军司马,男儿官职未蹉跎。
对酒闲吟,赠同老者,唐代,白居易,
人生七十稀,我年幸过之。远行将尽路,春梦欲觉时。
家事口不问,世名心不思。老既不足叹,病亦不能治。
扶持仰婢仆,将养信妻儿。饥饱进退食,寒暄加减衣。
声妓放郑卫,裘马脱轻肥。百事尽除去,尚馀酒与诗。
兴来吟一篇,吟罢酒一卮。不独适情性,兼用扶衰羸。
云液洒六腑,阳和生四肢。于中我自乐,此外吾不知。
寄问同老者,舍此将安归。莫学蓬心叟,胸中残是非。
送徐舜和使高丽十六韵,明代,费宏,
圣泽沾殊域,贤劳属近臣。卷书辞翠幄,持节出丹宸。
恩饯来浮蚁,宫袍赐瑞麟。赤心知报国,素志不谋身。
四牡遵涂急,三韩引领频。华夷元共主,符命此更新。
驿路千山晓,王正万里春。鳖桥成幻语,鸭绿是通津。
举国郊迎日,诸曹伴馆辰。龙须专晏席,鹘舞乐嘉宾。
赋手看前辈,词峰詟远人。端卿名久著,原父博无伦。
首夏应旋旆,同官每望尘。神功烦纪录,帝学待敷陈。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