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京词,唐代,刘言史,
绝景寥寥日更迟,人间甲子不同时。
未知樵客终何得,归后无家是看棋。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劝君,宋代,徐积,
劝君莫折杨柳枝,枝无根本任风吹。劝君莫爱水中萍,萍随流水何时停。
莫爱春风山上草,才到秋风便吹了。更有篱边红槿花,朝来锦绣暮泥洼。
不似茅庵水上家,碧芦门径白汀沙。两眼仅分鸥与鸦,口无巧语心无邪。
不但无邪兼寡欲,钓得一鱼心便足。渔衣便是岸头莎,钓竿自种篱边竹。
前参政浙西廉访徐子方得代送别三十韵,宋代,方回,
往时参大政,诸老扈先朝。
合执调元柄,犹乘问俗轺。
登良爰改纪,肃政各迁乔。
明甚奎文揭,坚能泰岳摇。
吴山悬夜月,浙水喷秋潮。
荐拔皆奇士,寅恭尽选僚。
重名三翮鼎,古韵九成韶。
混合氛祲定,因循习尚骄。
不扶儒学起,焉革庶风浇。
周继言堪考,殷因世未遥。
西湖旧精舍,南渡昔圜桥。
祠植三贤仆,书重万卷雕。
武林增炳焕,文庙郁岧峣。
不朽垂声价,无穷沸咏谣。
学肩游子夏,谟过益皋陶。
鹏运三千日,龙飞九五朝。
遐方驰币聘,曲艺齿旌招。
共拟膺三锡,何烦奉六条。
有心思绿野,无意上青霄。
壮节甘恬退,高风久寂寥。
一閒如我愿,百病应时消。
佥谓衣当{衣中加八},公宜馆有翘。
终烦坐廊庙,未许老渔樵。
世道存元气,天时正斗杓。
围腰堪玉带,画像早金貂。
庆会逢樛木,恩荣侈蓼萧。
自怜耽杜酒,谁肯顾颜瓢。
每辱高轩过,无嫌哄市嚣。
七旬惭暮景,三载傍清标。
再见知何日,临风泪欲飘。
赠别姻弟陈仲述,明代,梁兰,
陈梁类朱陈,姻谱世相联。兴替固靡常,瓜瓞仍绵绵。
君年未志学,尊翁相弃捐。是时丧乱馀,兼以饥馑连。
赀业悉破荡,骨肉俱不全。有母暨弱弟,败屋八九椽。
自知读父书,寒饥理残编。闭门瓮牖下,积勤逾十年。
圣朝盛文治,学校在所先。君以科第家,备此弟子员。
先生大惊讶,府尹深爱怜。道学愈切磋,文词益精研。
洪武十七载,诏书兴群贤。君行应乡贡,经义试七篇。
末场策五道,剖析如河悬。誇多置后列,有司殆不偏。
君谓非取荣,兹事吾青毡。明当赴春官,沥胆陈陛前。
亲交饯行迈,笾豆秩初筵。酒酣各赠言,珠玉挥青笺。
上堂拜慈母,綵服何翩翩。有弟奉甘旨,离恨毋足牵。
君家世显宦,朱紫相摩肩。推官曾太父,忠厚乡邑传。
谓君必抗宗,果若数计然。才器既匪凡,志操亦甚坚。
任职无崇卑,所贵不愧天。思罔坠厥绪,夙夜尚慎旃。
吾妻乃令姊,于弟友爱专。小儿为君甥,庸愚赖陶甄。
余以奇蹇中,务农居园田。苟或荣高足,吾子先著鞭。
相期更远大,能不罄所宣。
八月十一日九月六日二十四日三梦过赵仲强家坐中人物笑语一一如平时因寄长句庶蒙藻思见酬因投一会面之慰也,宋代,李之仪,
忆陪金盏醉红颜,回首风光杳霭间。老去未忘三级浪,近来频梦八重关。
云烟旧路到何日,灯火虚堂真似山。只恐断魂收不得,更须佳句与招还。
梦锡杨节之孙昌龄见过小饮,宋代,孔平仲,
梦锡更时事,恢然君子儒。节之琼树枝,秀气发扶疏。
昌龄出相家,谦谨乃绳枢。三人于交游,得一固有馀。
日暮俱访我,止驾共踌躇。四天忽阴沉,风声若江湖。
寒色尚可畏,促膝同附炉。高密酒虽贵,为君开一壶。
拳栗自东越,殷榴从上都。羹烹历山蕈,脍斫注沟鱼。
鲜蛤寔海错,肥羊非市屠。后食淮南莼,此皆北所无。
主人不敢爱,且以为宾娱。梦锡饮中豪,节之亦其徒。
昌龄稍奸黠,我劝势颇粗。左手扼其肩,右手进觥盂。
勉强为我尽,淋漓满衣裾。醉坐各忘去,蓬烛已见跗。
幽谈入鬼怪,巧谑相揶揄。勿言轻此乐,此乐胜笙竽。
明朝酒醒后,相对礼如初。
桃源忆故人 春日过澹生校书所居旧址,清代,陈维崧,
酒阑曾过平康宿,风飐绣帘簌簌。红板桥连西曲,微雨樱桃熟。
而今风景伤春目,不见沿溪花竹。荠麦平畴摇绿,蛱蝶和烟逐。
满庭芳,宋代,陈偕,
榆荚抛钱,桃英胎子,杨花已送春归。未成萍叶,水面绿纹肥。沙暖溪禽行哺,忘机处、雏母相随。重帘静,铜壶昼歇,声度竹间棋。
人生如意少,乐随春减,恨为情离。怕牵愁勾怨,渐近金徽。浮世更相代谢,江头明月,渡口斜晖。关情处,摩挲钓石,莫遣上苔衣。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