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下东周赠孟郊,唐代,刘言史,
鹤老身更卬,龟死壳亦灵。正信非外沿,终始全本情。
童子不戏尘,积书就岩扃。身著木叶衣,养鹿兼牸耕。
偶随下山云,荏苒失故程。渐入机险中,危思难太行。
十发九缕丝,悠然东周城。言词野麋态,出口多累形。
因依汉元寮,未似羁细轻。冷灶助新热,静砧与寒声。
断蓬在门栏,岂当桃李荣。寄食若蠹虫,侵损利微生。
固非拙为强,懦劣外疗并。素坚冰蘖心,洁持保坚贞。
修文返正风,刊字齐古经。惭将衰末分,高栖喧世名。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晋陵夜泊寄怀张总戎黄刺史,明代,胡应麟,
君不见黄叔度,胸次汪汪千顷波。君不见张茂先,襟怀朗朗百间屋。
萍踪邂逅天东南,把臂论心洞肝腹。张公僦舍宗阳宫,生平侠气摩苍穹。
高牙大纛屏一壑,十年钓艇横西风。黄君卜筑紫阳岫,四壁图书坐清昼。
雌雄二剑巧相值,错落寒光映袍袖。一朝遇我肺肝亲,青天散发成三人。
把杯白眼望晴昊,寒冬大壑回阳春。围炉煖阁坐深夜,弹棋覆局流星文。
形骸不将尔汝隔,往往一诺悬千钧。邀我湖头结新社,春花秋月长为邻。
何意风波起仓卒,转盼交游异南北。脂车秣马发中路,把袂河梁壮夫泣。
青衫潦倒困一经,俯首王门弄齐瑟。平津相君差快意,吐哺延宾近东壁。
客星帝座宁久眠,梦入桐江钓鳌窟。吕梁震泽天茫茫,极目飞云横太行。
遥看亲舍宅其下,霜鬟雪鬓垂高堂。功名富贵果何物,经时乞米留长杨。
扁舟便作五湖客,重孥十口歌沧浪。黄河浊浪浩无际,支祁魍魉争豪强。
大鲸如山奋鬐鬣,参差一叶浮沙棠。穷途历尽抵淮甸,南下维扬疾于箭。
却忆张黄两故人,宿昔河梁涕沾面。男儿有身百不忧,千秋大业宁公侯。
三孤九列亦馀事,荣华倏忽同蜉蝣。君不见张公英雄盖一世,烟阁云台了无系。
忘却麒麟第一人,独往寒山问真谛。君不见黄君意气横青霄,一麾海上游逍遥。
垂天大翼六月息,中林往往嗤鹪鹩。我今胡为尚泥滓,布袜青鞋共吾子。
四百八十金银台,割据湖山誓从此。
往视城南别业,明代,皇甫汸,
夙龄不事产,落魄怀英风。
抗志云霄外,绝恋蓬蒿中。
避世岂在远,汉廷聊见容。
未识山川险,安知途路穷。
两自违京辇,久欲返临邛。
疏公有遗业,精舍开墙东。
命策值萧序,览物感情悰。
径密多陈莽,林荒非故丛。
昔往候门稚,今归成塞翁。
鸣蜩若腾笑,驯麇俨相从。
抟飞乏高翼,何为苦微躬。
吾庐倘可适,税驾幸来同。
五言过楼岩寺,唐代,李治,
旋騼登雪岭,飞旆驻香城。路盘高下骑,峰回出没旌。
云衣缝涧户,霞绮织山楹。飏刹移虹影,携风引梵声。
岫馥炉烟合,岩悬叠溜萦。空结笼檐网,虚谷响台铃。
簇野千丛暗,长河一带明。散望禅林外,方弘拯溺情。
金缕曲 其二 寄半塘,清代,沈曾植,
白打千年调。尽芳春、榆钱买断,燕昏莺晓。东海扬尘曾几度,不换娲皇残稿。
干底事、飞来双鸟。天遣笼中收羽翼,甚阴阴、林静蝉逾噪。
宫羽换,费弦爪。
而今剩写伤春草。似钧天、归来帝所,余音还袅。莫便酒边夸醒眼,从古幻师颠倒。
怕百变、鱼龙未了。白项鸦啼经惯否,念月明、惊鹊南枝绕。
凭问讯,楚江棹。
蓦山溪(元夕词),宋代,毛滂,
梅花初谢,雪后寒微峭。谁送一城春,绮罗香、风光窈窕。插花走马,天近宝鞭寒,金波上,玉轮边,不是红尘道。
玻璃山畔,夜色无由到。深下水晶帘,拥严妆、铅华相照。珠楼缈缈,人月两婵娟,尊前月,月中人,相见年年好。
陈物初清晖堂,元代,危素,
尊师家世华山陈,新筑高堂古涧漘。临水每同鸥结社,采花閒与鹿为邻。
窗通晴旭排高树,帘卷秋风暗绿筠。振屐梯山烟淰淰,缚船登濑石粼粼。
凤衔春色颁真诰,龙吐霞光夹羽轮。阴洞■中云似塔,白厓奔处雪如囷。
拂衣兰草已多碧,在眼楸花无数新。钟磬撼林群鹤唳,丹砂贯井毒蛟驯。
张公昔者来归隐,陆子前朝此问津。烟雨晦明真若画,山川灵怪岂无神。
未应芝岭终辞汉,可是桃源不记秦。我欲从今就君住,定侃东海卷黄尘。
秋暮师竹过访偕伍硕甫舟泛西湖纪事集成 其一 湖滨携酒,清代,许传霈,
有客来远方,清晨入我室。遨游西子湖,此愿如饥渴。
携步到湖滨,孤篷空无设。山色与湖光,对之叹奇绝。
解意当垆人,助我兴活泼。遗我酒一壶,不愁秋瑟瑟。
离京兆日独里人叶舜举秘丞胡从道户曹远饯至,宋代,强至,
两经辟命住秦关,府罢东随相国还。
物态当时倾附后,人情今日有无间。
青门雨送归行色,白酒风吹上别颜。
相见去留终不改,只应同里与南山。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