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辛霁

作者:钱起(唐代)

哭辛霁,唐代,钱起,

流水辞山花别枝,随风一去绝还期。昨夜故人泉下宿,

今朝白发镜中垂。音徽寂寂空成梦,容范朝朝无见时。

旦暮馀生几息在,不应存没未尝悲。

1

钱起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其他诗经

又代赋

作者:陈深(宋代)

又代赋,宋代,陈深,

狼藉风烟知几秋,巍巍杰阁焕然修。

移来世外神仙宅,幻出云中天帝楼。

眺远但知以万象,养生应悟解金牛。

帝角他日分馀历,咫尺钧天得梦游。

82

和陈子思舅探梅

和陈子思舅探梅,宋代,毕仲游,

晓过东堂探早梅,山翁指处一枝开。只怜旧路无人到,谁为新诗有意裁。

晚雪欺凌空自怨,春风吹拂似相猜。更须催问今朝客,有酒有花宜早来。

23

行路难二首 其一

行路难二首 其一,南北朝,费昶,

君不见长安客舍门。倡家少女名桃根。贫穷夜纺无灯烛。何言一朝奉至尊。

至尊离宫百馀处。千门万户不知曙。惟闻哑哑城上乌。玉阑金井牵辘轳。

丹梁翠柱飞流苏。香薪桂火炊雕胡。当年翻覆无常定。薄命为女何必粗。

15

赵子昂陈仲美合作水凫小景

作者:仇远(宋代)

赵子昂陈仲美合作水凫小景,宋代,仇远,

良工苦思可心降,底事文禽不解双。欲采芳华波浪阔,芙蓉朵朵隔秋江。

44

斜谷道

斜谷道,唐代,于武陵,

乱峰连叠嶂,千里绿峨峨。蜀国路如此,游人车亦过。

远烟当叶敛,骤雨逐风多。独忆紫芝叟,临风歌旧歌。

41

杨镇抚逊志轩

作者:梁兰(明代)

杨镇抚逊志轩,明代,梁兰,

将家志气高,卑逊诚独难。奚知折冲际,乃在辞让间。

战陈每先登,论功殊厚颜。剑横春星流,诗成夕雨阑。

匪徒宾从娱,遂令行伍安。古人屏树下,高风良足攀。

93

中秋对月口号 其二

作者:吴当(元代)

中秋对月口号 其二,元代,吴当,

静听新人笑语声,天寒翠袖若为情。举头不辨山河影,坐看儿童斗眼明。

1

后出师表

后出师表,魏晋,诸葛亮,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8

和游归来园韵

和游归来园韵,宋代,廖行之,

簿书丛里厌纷埃,夙驾輶轩此地来。

好是板舆将母乐,不妨樽酒为花开。

难拚胜赏哦诗适,生怕严城打鼓催。

明日江头还眺望,松风阁上几徘徊。

39

善赏花吟

作者:邵雍(宋代)

善赏花吟,宋代,邵雍,

人不善赏花,只爱花之貌。

人或善赏花,只爱花之妙。

花貌在颜色,颜色人可效。

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

21

郊行

郊行,宋代,释绍嵩,

桑柘晴川口,林深一径存。

披云登断岭,隔水见前村。

春去花无迹,崖倾洞有门。

郊行聊着眼,疑是武陵源。

15

建康回使寄范帅从求诗帖许而未至

作者:赵蕃(宋代)

建康回使寄范帅从求诗帖许而未至,宋代,赵蕃,

作意投公好赋诗,无盐竟自突西施。

生憎逼仄饥寒态,不尽从容质问时。

已办过江还败兴,要期重谒愧无辞。

夜光明月虽防暗,白日青天不碍知。

3

种蒲

种蒲,唐代,陆龟蒙,

杜若溪边手自移,旋抽烟剑碧参差。

何时织得孤帆去,悬向秋风访所思。

18

寄答襄城刘太乙

寄答襄城刘太乙,清代,周起渭,

天音雷奋蛰,地籁风号穴。凤鸣览德辉,鴂啼催暮节。

东风吟百鸟,不独梁间鳦。寒蝉与蟋蟀,感秋复悲栗。

气化使之然,机至不容遏。此或缘知觉,相将弄喉舌。

石窍本无声,水行殊瀄汩。忽然相击触,无心中音律。

信知天地间,至妙难理诘。人声得精微,寄兴尤恍惚。

中心良雾郁,冲口自风发。但伸所欲言,豪圣莫能屈。

在昔周诗亡,始有获麟笔。删定无圣人,风谣乃遗逸。

况乏輶轩采,贞淫谁纂述。古今有迁变,何曾昔韵歇。

正声本无恙,文士自争夺。特起求名径,真诗乃沦没。

此道宋元时,犹未事倾轧。原体本骚人,后来俱派别。

英雄当运会,各与时相匹。譬如唤晴鸠,亦有知雨鹬。

那将堂上竽,遽厌堂下瑟。有明弘正时,何李气蓬勃。

师资浣花叟,余子遭割截。遂钳万人口,攘臂称渠帅。

才高任轩轾,流弊始纷出。浸淫嘉隆后,坛坫益增设。

同流合泾渭,仇仇分吴越。王李及徐袁,操刀起相杀。

古诗丁厄运,古句肆批抹。弹指百年间,诗场三喋血。

流传到今日,狡狯又一术。各惩门户非,万象思囊括。

借口爱前人,其实事剽窃。遂驱后来秀,点鬼而祭獭。

狴牢锢情性,音形图仿佛。刻舟信可求,未苗已先揠。

河洛天地中,真声宜未绝。刘子不羁人,心细胆雄拔。

披读古人书,落华将讨实。向者携手时,议论何明豁。

风诗有正变,天然任流溢。先须觑大幽,元关闯窋窡。

然后飏九天,风雷共吹吷。寄我五字诗,字字纸上活。

直如排霜筠,曲似拗劲铁。我诗但意造,无文空真质。

本乏求名心,信口无爬栉。文章在吾辈,于技等豪末。

读书不明道,哆口徒浪说。纵令言语工,根源已先失。

而况窈古锦,纷纷争割裂。请观古人门,千秋何嵽嵲。

自来争名辈,颈涨面骍热。赭山求楮竹,不能供纸札。

盛气凌前人,何曾跻毫发。我作不鸣虫,冬寒墐房室。

谈稀舌本强,因君偶枨拨。遂敲古瓦冰,含豪濡秃鬝。

怀君结隐处,汝水前荡潏。篱落蚤烟开,衡门数峰雪。

想见捋吟须,摇头耸山骨。何当尘土手,往结凌波袜。

报章比芝菌,惊雷出枯蘖。更待新诗来,披襟弄明月。

41

婕妤怨

作者:周密(宋代)

婕妤怨,宋代,周密,

金钥封紫苔,锦茵湿红泪。永巷无风月,深宫谩歌吹。

恨如合欢扇,秋来共捐弃。愿如合欢扇,薰风有时至。

31

送汪丈伯阳兵宪谢病归 其一

送汪丈伯阳兵宪谢病归 其一,明代,王世贞,

幕中谈策拟穰苴,可向明时赋卜居。卧病白云生剑履,归来秋色满琴书。

自言司马游多倦,无那原思惫不如。他日相逢花里醉,知君弟子有篮舆。

26

蓟门春望

作者:宗臣(明代)

蓟门春望,明代,宗臣,

蓟门春望春冥冥,黄鹂交坐啼不醒。尊前杨柳洒人绿,江上蘼芜愁自青。

楚人瑶瑟怨湘雨,汉室渔竿垂客星。谁其采药向沧溟,迟我岩前紫石屏。

23

承训堂诗

承训堂诗,明代,杨士奇,

奕奕高堂,有父有母。父母孔慈,锡我教诱。其教伊何,曰义与仁。

于爱之真,于言之谆。敬恭听之,允率履之。父母孔仁,而敢怠违。

父母犹天,敬事朝夕。我行或怠,贻我父戚。孝哉旸也,永钦尔终。

尔德式嗣,福禄来崇。

82

和祁石阡雪后感怀

作者:周瑛(明代)

和祁石阡雪后感怀,明代,周瑛,

宦业何须更乞灵,半斋灯火自荧荧。浮踪聚散鸿留爪,瘦骨棱嶒鹤化形。

月下梅花输尔白,雨中山色为谁青。幽怀万斛难输写,莫惜行囊买酒金。

91

得鹿

作者:韦骧(宋代)

得鹿,宋代,韦骧,

呦呦山中鹿,仓卒出深薮。车徒歘以至,惊顾却冲走。

荷箧适当之,抵触难措手。一夫不能胜,掎角赖前后。

我马止其所,险隘不敢骤。思欲纵之去,腾突惧反受。

1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