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怀作,唐代,杜牧,
促促因吟昼短诗,朝惊秾色暮空枝。无情春色不长久,
有限年光多盛衰。往事只应随梦里,劳生何处是闲时。
眼前扰扰日一日,暗送白头人不知。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上河采莲行,明代,释今无,
长干六月莲花开,九衢烁石飞尘埃。清凉自可消热恼,至今奇异抽莲台。
上河种莲莲千顷,独有一池最清冷。五花一蒂间红黄,或三或九相牵引。
更有垂头照水莲,花头在水蒂在天。瓣剪轻罗千叠细,香留湿露半铢妍。
世间物理须平常,一花一蒂自相当。譬如百工各一艺,流行王泽称安康。
即使一蒂悬二花,并头已足使人誇。三五钩连至九瓣,真疑玉阙开天葩。
周公多才复多技,若无其德才则累。对花不觉惜花奇,以理求之或相似。
柳子上河访友归,说花真使心魂飞。兼言一士能扛鼎,直气不剉与身肥。
青原瀑布开生面,曾驱五虎出山嵋。鸡鸣半叶即淩风,一见未语知猿公。
相携池畔寻菡萏,四枝照水新芙蓉。池上主人叉腰立,对花与之施长揖。
最嫌礼数缚人情,怒气横生手以戟。转盻之间池水沸,莲花出水香流地。
力士早曾脱巾舄,水中那得藏蛟兕。今春碣石归金陵,风尘困折意难清。
忽闻奇事探奇赏,烦襟荡涤归清溟。嗟吁中和祥瑞被草木,何不直与万姓消刀兵。
游褒禅山记,宋代,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和陶彭泽咏二疏,宋代,释宝昙,
人生天地间,宾鸿自来去。
岁晚洲渚空,稻粱适归趣。
秋风在羽翮,吾宁且高举。
老倒商山翁,为人作师傅。
二疏於此时,都人壮归路。
登车一慷慨,堕甑谁复顾。
黄金寿故人,不为乡曲誉。
明朝间其馀,曲蘖最先务。
径醉无缺供,馀欢话情愫。
贤愚贵通达,父子无悔悟。
先人有弊庐,衣食不足虑。
此道今寂寥,寄声谢朝著。
沁园春(寿俞紫薇),宋代,洪咨夔,
诗不云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看高山乔木,青云老干,英华滋液,亦敛而藏。匠石操斤游林下,便一举采之充栋梁。须知道,是天将大任,翕处还张。
薇郎玉佩丁当。问何事午桥花竹庄。又星回岁换,腊残春浅,锦熏笼紫,栗玉杯黄。唤起东风,吹醒宿酒,把甲子从头重数将。明朝去,趁传柑宴近,满袖天香。
答孙植太博后园宴射,宋代,韩琦,
花梢点红芽绿茁,宴亭爽垲堋云列。呼宾习射次序升,体裁人人矜㔢挃。
六钧力副百中艺,由基注目老羿拽。支左屈右何大工,象弭急收如列缺。
须臾一镝入鹄心,画鼓连轰尽声喝。后者审固意愈精,有时大呼劈箭筈。
惜哉最是毫釐差,彩侯似动笴微撇。分明角胜各记晕,将终或为一箭夺。
当筵主筹令难犯,大白时举出正罚。此礼自古尤所重,矍圃去留宜有别。
五善大抵主和容,不止穿杨与穿札。因忆当年黠羌叛,非才误授将军钺。
帐下貔貅十万师,力过生犀心似铁。大人未许覆凶巢,饬谨封垂禦侵越。
悍夫猛士志待骋,贮填愤气何由泄。正值高秋天气寒,塞场霜重严风刮。
约束偏裨整队兵,旌旗烁电戈矛雪。驱出长郊阅奇阵,离合应麾皆有节。
次引精锐较绝技,控弦命中无虚发。气豪马健走危坡,直下千寻未尝蹶。
收军校猎围平原,犬顺人呼鹰解绁。山麋冲轶犯劲矢,岗兔奔跳迷狡穴。
大雕盘空不轻搏,老狐仰视肝胆裂。驻鞍赏获犒部曲,浪泻酒车论染血。
将军未酣众心醉,耳后风生鼻头热。此日淮藩奉宽诏,朱轮慢辗行春辙。
铃索声沉讼牒稀,优游大可养疏拙。斜蒿青青鲚鲙新,公醪香重醅才拨。
射堂对客且相娱,不妨乐事陶嘉月。襟怀聊与水云閒,梦魂犹寄关山阔。
逢辰未立赫然勋,破的求功真琐屑。欲得心如外貌欢,报国之诚尽摅豁。
小雅·斯干,先秦,佚名,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
约之阁阁,椓之橐橐。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
殖殖其庭,有觉其楹。哙哙其正,哕哕其冥。君子攸宁。
下莞上簟,乃安斯寝。乃寝乃兴,乃占我梦。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
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府主仆射王抟生日(昭宗光化三年己未八月献),唐代,徐夤,
熊罴先兆庆垂休,天地氤氲瑞气浮。李树影笼周柱史,
昴星光照汉酂侯。数钟龟鹤千年算,律正乾坤八月秋。
勋业定应归鼎鼐,生灵岂独化东瓯。
台城路 蓬山秋夜,清代,杨璿华,
小园一夜西风急,羁怀更添寂寞。败叶敲窗,清寒惊梦,顿起闲愁万斛。
鸥盟摇落,况雁序无多,又分南北。自拥罗衾,静看冷月透帘幕。
霜毫写就新句,但知音别后,谁和新曲。灯暗砧残,天空籁静,听尽千山落水。
柔情难托,怅拾翠吟红,旧时行乐。回首前游,几人能再续。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