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唐代,李商隐,
闻驻行春旆,中途赏物华。缘忧武昌柳,遂忆洛阳花。
嵇鹤元无对,荀龙不在夸。只将沧海月,长压赤城霞。
兴欲倾燕馆,欢终到习家。风长应侧帽,路隘岂容车。
楼迥波窥锦,窗虚日弄纱。锁门金了鸟,展障玉鸦叉。
舞妙从兼楚,歌能莫杂巴。必投潘岳果,谁掺祢衡挝。
刻烛当时忝,传杯此夕赊。可怜漳浦卧,愁绪独如麻。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满江红 海上同痴萍阿琴作,清代,傅熊湘,
又是春归,浑不管、江南羁客。更一夜、东风扫径,落红无迹。
斜日帘栊天欲莫,小楼灯火人初息。怅旅愁、乡梦两茫茫,难抛掷。
刘伶锸,阮咸屐。祢衡鼓,王猛虱。叹年来湖海,壮怀都寂。
世事无常黄转绿,流光易老朱成碧。黯销凝、拔剑倚长空,情何极。
楚宫春 为白坚父赋积水潭高庙海棠牡丹,清代,周岸登,
风悭雨歰。正香醉红酣,盼归吴客。泪眼未晴,愁染屏风猩色。
羞掩沈香露绮,竞艳冶、名花倾国。绛蜡高烧,照夜妆、扶影亭亭,难认应感孤寂。
芳酒兰镫帷夕。清漏转、庭曲犹闻刀尺。梦短路长,知在江南江北。
钗朵归期近远,更怕底、吹残玉笛。笑靥迎门,且对花、重与温存,细酌宜城春碧。
庸庵尚书用瓯北先生韵重游泮宫诗徵和寄答四律 其二,清代,陈宝琛,
出水龙驹便不群,曾观少作气淩云。风流郑莫香遥爇,名德丁黄席许分。
珠树诸昆看竞爽,楹书仍世挹先芬。平生所学端无负,思乐能忘旧藻芹?
遇故将军袁泽知其为太常柳庄先生裔也因出洪武永乐中诸贤所贻先生诗文示之且赠以五言长体一章,明代,王世贞,
汝家老天纲,逆旅识马周。鸢肩复火色,腾上不久留。
人主狎片言,车前呵八驺。耳孙曰庭玉,间行至幽州。
文皇薄朱邸,钓奇出旁搜。环卫十二介,一一雄貔貅。
中有天人姿,胡髯挺如虬。太华压千岩,海王朝万流。
再拜献祯符,契若钵水投。老官太常丞,不爱鸣雌侯。
象贤如客师,宛尔绍箕裘。邂逅睹之子,倜傥非常流。
自云少衿裾,亦晓攻坟丘。献书光范门,十上九不酬。
是以飘然去,立挟南夷酋。金印垂入腰,弃之若蜉蝣。
落魄宇宙间,耻与鸟鼠俦。晚知太常裔,令我慨前休。
示汝卷一编,汝当思聿修。七尺长彪躯,燕颔仍虎头。
未审投笔时,亦曾揽镜否。吾闻公侯始,其后必见收。
七叶鸣珂巷,带砺等河丘。往往靖难勋,昔受若祖谋。
勿孤人相编,貂蝉在兜鍪。
赠蜀僧闾丘师兄,唐代,杜甫,
大师铜梁秀,籍籍名家孙。呜呼先博士,炳灵精气奔。
惟昔武皇后,临轩御乾坤。多士尽儒冠,墨客蔼云屯。
当时上紫殿,不独卿相尊。世传闾丘笔,峻极逾昆仑。
凤藏丹霄暮,龙去白水浑。青荧雪岭东,碑碣旧制存。
斯文散都邑,高价越玙璠。晚看作者意,妙绝与谁论。
吾祖诗冠古,同年蒙主恩。豫章夹日月,岁久空深根。
小子思疏阔,岂能达词门。穷愁一挥泪,相遇即诸昆。
我住锦官城,兄居祇树园。地近慰旅愁,往来当丘樊。
天涯歇滞雨,粳稻卧不翻。漂然薄游倦,始与道侣敦。
景晏步修廊,而无车马喧。夜阑接软语,落月如金盆。
漠漠世界黑,驱车争夺繁。惟有摩尼珠,可照浊水源。
喜入杉岭,宋代,李吕,
行尽山岭头,欢喜入乡关。
忆昨冒雨去,寒涩亦多端。
处登粮纲船,出入狗窦宽。
水涨泊无岸,水落浅凑滩。
直待负水顺,摇舻离江湾。
虺蜴微细物,托龙逞神奸。
篙工精祷罢,顷刻过千山。
脱或涉不契,风波生坐间。
窜身輙拘滞,伍咐仍比顽。
疑虑狐小润滑,进退羊独藩。
仅得黄义叟,可与话岁寒。
论文消永日,长歌当夜阑。
传闻白水发,川途阻瀰漫。
余益动归心,掉首辞弯跧。
怅怀陶靖节,不肯效一官。
况为太仓鼠,蚕食殊未安。
肩舆走泥涂,仆夫愁险艰。
附舟计已左,且复行路难。
见向恨不早,兴尽而知还。
明朝得善达,那假生羽翰。
稚子争候门,细君卷帘看。
真乐未渠央,茅檐共团圞。
尚论数千岁,窥管才一斑。
稍定理残编,补缀令可观。
尚友天下士,博约加雕鑽。
游谈若无味,素手空厚颜。
度事通神明,至理吾岂悭。
设有无父国,而后不可干。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九 陈氏山林春日杂兴,元代,陈樵,
剩水残山瘴海滨,一丘一壑可全真。月华虽死犹随我,春色为尘亦污人。
石护生香成石乳,花连别树作花身。他年终拟忘名氏,碣石桐江理钓纶。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