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发叔所藏潘子真水墨江湖八境小轴太湖秋

题文发叔所藏潘子真水墨江湖八境小轴太湖秋,宋代,杨万里,

水气清空外,人家秋色中。

细看千万落,户户水精宫。

25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其他诗经

石门庵偶作

石门庵偶作,宋代,释慧空,

百炼黄金铸铁牛,十分高价与人酬。

台前不有花含笑,应是东山一夏休。

100

嬴国

作者:孙觌(宋代)

嬴国,宋代,孙觌,

大国侯王后,高门将相家。欲知天作合,故遣寿无涯。

梦泽萍如斗,仙山枣似瓜。鹤林花老去,归路蹑青霞。

34

立秋日湘舍熊生所居斸地得剑长三尺六寸熊生

立秋日湘舍熊生所居斸地得剑长三尺六寸熊生,宋代,黄彦平,

野人斸地得神兵,铲采埋光三尺半。

念求款识推甲乙,櫑具连环既芜漫。

里闾只从曾高说,栋宇未随儿子换。

迄今要自二百年,前此怪藏那得算。

秋风是日来阊阖,利器乘时思击断。

肯论口腹车鱼间,未露文章斗牛畔。

良工拂拭劳三浴,志士提携思一旦。

张雷博识固自佳,贾郭弃诞还可欢。

北岩华阴土性弱,颜色暂时供把玩。

不如一洗青海水,径斩长鲸为万段。

72

来鹤亭

来鹤亭,元代,赵孟頫,

客游真馆日,鹤来玄圃时。援笔二大字,欣然千载期。

长鸣松月照,屡舞竹风吹。天路何寥廓,吾与尔同之。

38

读吴子文短赠一首

读吴子文短赠一首,明代,黄省曾,

季重凌云气,为文史汉俦。态以千言变,工于一字求。

款关多学子,拥彗有公侯。每尔灵珠握,游扬羡不休。

88

石鱼楼

作者:杨简(宋代)

石鱼楼,宋代,杨简,

多谢天工意已勤,四时换样示吾人。

碧桃丹杏分明了,绿艾红榴次第陈。

秋雁声中休卤莽,雪梅枝上莫因循。

机关踏著元非彼,正是吾家固有身。

82

示弼侄

示弼侄,明代,杨士奇,

有客传吾侄,攻书过昔时。谦和自德性,俯仰备容仪。

观水求溟渤,登车慎路岐。从兹万里去,努力在操持。

55

哀程袁州

作者:毛滂(宋代)

哀程袁州,宋代,毛滂,

坐令荆国得髦英,清献先生语不轻。

汉使曾观楚风俗,蜀翁未识鲁书生。

杨林坠露随沉魄,丛玉留诗负夙情。

欲问典刑波浪阔,遥知兰砌五经横。

89

行至华阴呈旧同舍

作者:韩驹(宋代)

行至华阴呈旧同舍,宋代,韩驹,

落日同骑款段游,倦依松石弄清流。蓬莱汉殿春分手,一笑相逢太华秋。

75

癸亥杂诗八首 其四

作者:何瑭(明代)

癸亥杂诗八首 其四,明代,何瑭,

盘谷燕川二月寒,马头溪水隔天坛。黄茅踏遍幽人径,白石烧成道士丹。

风煖野禽朝对语,月明松鹤夜交欢。采真拟结峰头屋,引领西南尽日看。

30

恭和御制以嘉雪愆候躬致恳祷精意上孚灵贶昭格己卯庚辰降雪盈尺赐相臣诗二首 其二

恭和御制以嘉雪愆候躬致恳祷精意上孚灵贶昭格己卯庚辰降雪盈尺赐相臣诗二首 其二,宋代,慕容彦逢,

嘉平纪月近正端,时雪时旸轸念宽。云色乍收银阙角,月华徐转綵旂竿。

映阶积素光相射,迎吹馀花舞向阑。最是三农知岁乐,欢欣无复叹祁寒。

98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唐代,朱庆馀,

闲园清气满,新兴日堪追。隔水蝉鸣后,当檐雁过时。

雨馀槐穟重,霜近药苗衰。不以朝簪贵,多将野客期。

谁言高静意,不异在衡茅。竹冷人离洞,天晴鹤出巢。

深篱藏白菌,荒蔓露青匏。几见中宵月,清光坠树梢。

逍遥人事外,杖屦入杉萝。草色寒犹在,虫声晚渐多。

静逢山鸟下,幽称野僧过。几许新开菊,闲从落叶和。

留情清景宴,朝罢有馀闲。蝶散红兰外,萤飞白露间。

墙高微见寺,林静远分山。吟足期相访,残阳自掩关。

深斋尝独处,讵肯厌秋声。翠筱寒愈静,孤花晚更明。

每因逢石坐,多见抱书行。入夜听疏杵,遥知耿此情。

苍翠经宵在,园庐景自深。风凄欲去燕,月思向来砧。

碧石当莎径,寒烟冒竹林。杯瓢闲寄咏,清绝是知音。

门巷唯苔藓,谁言不称贫。台闲人下晚,果熟鸟来频。

石脉潜通井,松枝静离尘。残蔬得晴后,又见一番新。

卷帘天色静,近濑觉衣单。蕉叶犹停翠,桐阴已爽寒。

云从高处望,琴爱静时弹。正去重阳近,吟秋意未阑。

竹径通邻圃,清深称独游。虫丝交影细,藤子坠声幽。

积润苔纹厚,迎寒荠叶稠。闲来寻古画,未废执茶瓯。

风物已萧飒,晚烟生霁容。斜分紫陌树,远隔翠微钟。

宿客论文静,闲灯落烬重。无穷林下意,真得古人风。

88

芳树

作者:江总(隋代)

芳树,隋代,江总,

朝霞映日殊未妍。

珊瑚照水定非鲜。

千叶芙蓉讵相似。

百枝灯花复羞然。

暂欲寄根对沧海。

大愿移华侧绮钱。

井上桃虫谁可杂。

庭中桂蠹岂见怜。

27

临江仙

临江仙,清代,沈茝纫,

草草妆台梳裹了,曲栏杆外凝眸。年光荏苒又深秋。

一番风似剪,两度月如钩。

病里高堂频嘱付,而今莫更多愁。当时检点也应休。

从新来眼底,依旧上眉头。

15

宿曹能始吴客轩题壁

作者:吴兆(明代)

宿曹能始吴客轩题壁,明代,吴兆,

园亭临浦口,门巷暝烟深。

池岸波新浴,花谿草乍侵。

云来窗上湿,月过树边阴。

谁谓留吴客,余将起越吟。

5

梓人传

梓人传,唐代,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群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彼为天下者本于人。其执役者为徒隶,为乡师、里胥;其上为下士;又其上为中士,为上士;又其上为大夫,为卿,为公。离而为六职,判而为百役。外薄四海,有方伯、连率。郡有守,邑有宰,皆有佐政;其下有胥吏,又其下皆有啬夫、版尹以就役焉,犹众工之各有执伎以食力也。

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不炫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

相道既得,万国既理,天下举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后之人循迹而慕曰:「彼相之才也!」士或谈殷、周之理者,曰:「伊、傅、周、召。」其百执事之勤劳,而不得纪焉;犹梓人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其不知体要者反此;以恪勤为公,以簿书为尊,炫能矜名,亲小劳,侵众官,窃取六职、百役之事,听听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焉,所谓不通是道者也。犹梓人而不知绳墨之曲直,规矩之方圆,寻引之短长,姑夺众工之斧斤刀锯以佐其艺,又不能备其工,以至败绩,用而无所成也,不亦谬欤!

或曰:「彼主为室者,傥或发其私智,牵制梓人之虑,夺其世守,而道谋是用。虽不能成功,岂其罪耶?亦在任之而已!」

余曰:「不然!夫绳墨诚陈,规矩诚设,高者不可抑而下也,狭者不可张而广也。由我则固,不由我则圮。彼将乐去固而就圮也,则卷其术,默其智,悠尔而去。不屈吾道,是诚良梓人耳!其或嗜其货利,忍而不能舍也,丧其制量,屈而不能守也,栋桡屋坏,则曰:『非我罪也』!可乎哉?可乎哉?」

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梓人,盖古之审曲面势者,今谓之「都料匠」云。余所遇者,杨氏,潜其名。

98

夜坐书怀示伟度穆庵

夜坐书怀示伟度穆庵,清代,薛福保,

流泉㶁㶁轩窗隈,窾木屡击镫花摧。起看斗柄惜长夜,跬步佳客如瀛莱。

窥编欲友千载士,灵意翻被陈人埋。卷书凝坐自怡适,忧端硉矹未可排。

西溪故墟不可到,北堂已见霜鬓皑。曾参于外不一宿,肯以朝市荒南陔。

尤嗟仲氏意独悴,一病两见钻冬槐。楚泽燕云各蓬散,书如束笋愁相催。

各怀恳恳苦相忆,斐然诸弟孰与裁。径思鼓枻渡江去,松竹及此华年栽。

踟蹰既乏卖药业,亦愧农圃能耘培。太行苍翠已满眼,东风吹我西去埃。

秦关一入行自脱,长安虽好非吾怀。还须炙輠向稷下,桃梗聊避士偶咍。

白鸥浩荡任去住,吾计于此良恢恢。偷闲息鞅暂为乐,登临幸有名池台。

隆冬泄阳苦无雪,天心悭绝不可回。忧时活国岂我责,妍暖趁弄城西梅。

百年鼎鼎若惊电,烦忧坐使流光隤。好作南烹共呼食,子有三径吾能来。

75

重修考工记口义

重修考工记口义,宋代,林希逸,

千金求得自河间,此记尤奇似五官。文苦聱牙精识少,物穷纤悉辨名难。

牙围以后图方见,口义于今缺不完。师说幸然无失坠,书成只恨鬓凋残。

52

自伤

作者:王建(唐代)

自伤,唐代,王建,

衰门海内几多人,满眼公卿总不亲。四授官资元七品,

再经婚娶尚单身。图书亦为频移尽,兄弟还因数散贫。

独自在家长似客,黄昏哭向野田春。

89

谒南安东海府君遗爱祠

作者:张弼(明代)

谒南安东海府君遗爱祠,明代,张弼,

安南归路自南安,旧设先祠得拜观。岂有帡幪常在郡,何缘俎豆不烦官。

庭前树色青青久,城上春云点点残。相对野翁伤感处,一江流泪正汍澜。

6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