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炊猿藤径树下

野炊猿藤径树下,宋代,杨万里,

径仄旁无地,林开忽有天。丹枫明远树,黄叶暗鸣泉。

苔锦银枪灶,芦茸玉帐毡。从军古云乐,乞与个山川。

28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其他诗经

玩丹砂 自咏

作者:马钰(元代)

玩丹砂 自咏,元代,马钰,

破戒山侗说一场。吃人耻辱不惭惶。迩来酷好饮琼浆。玄玉玄金盈宝鼎,真男真女满丹房。贪心更待住蓬庄。

83

南山十咏 其四 凌烟嶂

南山十咏 其四 凌烟嶂,宋代,刘仲堪,

嵚崟才数仞,逦迤极幽致。藤萝与苔藓,蔓延相□□。

青天鍊可补,沧海鞭难至。造物者何为,并此侪魑魅。

64

晚步

作者:叶颙(元代)

晚步,元代,叶颙,

偶随芳草踏斜晖,石径云深翠滴衣。两袖天风明月上,杖头挑得树阴归。

40

饮酒·其四

饮酒·其四,魏晋,陶渊明,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1

留题曾丞道堂

留题曾丞道堂,宋代,李弥逊,

阴阴翠竹锁虚堂,竹外青山半出墙。七尺龙牙消白昼,便应题作小秋霜。

6

赠吴子野道人

作者:苏辙(宋代)

赠吴子野道人,宋代,苏辙,

食无酒肉腹亦饱,室无妻妾身自好。

世间深重未肯回,达士清虚辄先了。

眼看鸿鹄薄云汉,长笑驽骀安栈皂。

腹中夜气何郁郁,海底朝阳常杲杲。

一廛不顾旧山深,万里来看故人老。

空车独载王阳橐,远游屡食安期枣。

东州相逢真邂逅,南国思归又惊矫。

道成若见王方平,背疗莫念麻姑爪。

98

作者:王衮(宋代)

句,宋代,王衮,

探水卓破金龟头,拨云敲断老虎脚。

68

道士程用之为余传神因题

道士程用之为余传神因题,宋代,范仲淹,

貌古神疏画本难,因师心妙发毫端。

无功可上凌烟阁,留取云山静处看。

7

别屈翁山次原韵时翁山方赴雁门挈家还里

作者:麦郊(明代)

别屈翁山次原韵时翁山方赴雁门挈家还里,明代,麦郊,

结交怜独早,聚合苦无多。日月载愁去,风尘如别何。

太行无易辙,沧海有回波。去去更相勖,此心遑及他。

84

声声令

作者:佚名(宋代)

声声令,宋代,佚名,

未怕飞燕似轻盈。

62

山中像

山中像,宋代,释居简,

之子瘦策湘竹枝,写我委羽春耕时。鞭索在手横溪湄,看牛饮溪特子随。

开窗卷帘惊见之,有二文殊还自疑。镜中瘦影丝发无,参差又如饮溪牛。

觜连觜,蹄踏蹄。恍然因我得见伊,不知见者端为谁。

91

鹧鸪天

鹧鸪天,宋代,黄庭坚,

句耳。”因以玄真子遗事足之。宪宗时,画玄真子像,访之江湖,不可得,因令集其歌诗上之。玄真之兄松龄,惧玄真放浪而不返也,和答其渔父云:“乐在风波钓是闲。草堂松桂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此余续成之意也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底是无波处,一日风波十二时。

84

玉楼春 其二十七

玉楼春 其二十七,宋代,欧阳修,

东风本是开花信。及至花时风更紧。吹开吹谢苦匆匆,春意到头无处问。

把酒临风千万恨。欲扫残红犹未忍。夜来风雨转离披,满眼凄凉愁不尽。

24

和王南州听杨太常弹琴诗 其一

作者:董俞(清代)

和王南州听杨太常弹琴诗 其一,清代,董俞,

莫谓钟期少,相逢故太常。穷途俱落魄,夙昔奉君王。

调入巴云远,音同淮水长。雍门千古恨,倾耳泪沾裳。

73

赋得玉水记方流

作者:王鉴(唐代)

赋得玉水记方流,唐代,王鉴,

玉润在中洲,光临碕岸幽。氤氲冥瑞影,演漾度方流。

乍似轻涟合,还疑骇浪收。夤缘知有异,洞彻信无俦。

比德称殊赏,含辉处至柔。沉沦如见念,况乃属时休。

44

戏效长庆律体即事与高文倩

戏效长庆律体即事与高文倩,明代,程嘉燧,

蛾眉蟾月两婵娟,忆遇如花胜会仙。

近逐歌喉须闯席,遥开笑靥待过船。

灯前坠马妆仍好,酒后惊鸿态更偏。

才调直欺文字饮,风骚横逞士夫筵。

闲偎钏迹圆留面,戏剧鞋痕曲印肩。

并背银缸和影坐,对拢香袖熨寒眠。

曾教狂客宵挝鼓,爱着妖童夜辊弦。

笑语偷分鹦舌巧,齿牙明斗贝光鲜。

随车每及霜垂地,送棹何辞雨满天。

累月朱门添酒宴,连朝彩笔废诗篇。

邀来便觉欢无价,忆却方知会有缘。

断送半生心似铁,被君赚作有情颠。

29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其八

作者:苏轼(宋代)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其八,宋代,苏轼,

芎藭生蜀道,白芷来江南。漂流到关辅,犹不失芳甘。

濯濯翠茎满,愔愔清露涵。及其未花实,可以资筐篮。

秋节忽已老,苦寒非所堪。斸根取其实,对此微物惭。

73

寄于鳞

作者:宗臣(明代)

寄于鳞,明代,宗臣,

请郡当年意若何,使君犹自滞关河。客游五马黄金妒,书去卢龙白雪多。

千堞战烽迷碣石,万山落木下滹沱。建章迟尔朝天者,芳草春云听玉珂。

16

寄题药山牛栏庵壁

作者:宋祁(宋代)

寄题药山牛栏庵壁,宋代,宋祁,

昔人牛口下,胥宇化南州。

祖地千灯续,荒垣八字留。

漏长莲叶晦,园胜柰阴稠。

后嗣推崇意,同风古佛流。

58

道旁见牛车因成二绝 其一

作者:刘弇(宋代)

道旁见牛车因成二绝 其一,宋代,刘弇,

由来得计在通津,蚀尽冥冥古道尘。犊子掣辕疲欲死,须知作俑是椎轮。

47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