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景纯十四丈三绝

几年相约在林丘,眼见京江更阻游。

遗我珠玑何以报,恨无瑶玉与公舟。

53

诗文简析

《奉和景纯十四丈三绝》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词。

诗文赏析

几年相约在林丘,

多年来我们约定在林丘相会,

眼见京江更阻游。

然而如今,京江河水渐渐变得湍急,

无法顺利前行。

遗我珠玑何以报,

你留下了珍贵的宝物给我,我该如何回报,

恨无瑶玉与公舟。

我懊悔没有瑶玉和船只可供奉献给你。

这首诗词描绘了王安石与景纯十四丈之间的友情和相聚之约。林丘是他们相会的地方,然而,由于京江水势的变化,使得行船变得困难,阻碍了他们的相见。作者感到遗憾,因为景纯十四丈给他留下了珍贵的礼物,而他却无法以同样珍贵的物品回报对方。这种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谊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遗憾之情。

这首诗词情感真挚,文字简练。通过描写作者与景纯十四丈的友情,以及因为环境的变迁而难以相聚的困扰,展现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友情的思念之情。诗中所提到的珠玑、瑶玉和公舟等象征着贵重和珍贵的礼物和交通工具,强化了作者对友情的重视和自己无法回报之感。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让读者对友情产生共鸣,并引发对珍贵友谊的思考和赞美之情。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其他诗经

次韵梁粹秋日白牡丹

作者:方岳(宋代)

次韵梁粹秋日白牡丹,宋代,方岳,

自掩窗纱护夕阳,碧壶深贮溜晴光。

可曾见此春风面,净洗铅华试晓霜。

21

【双调】折桂令 想为官枉了

【双调】折桂令 想为官枉了,元代,张养浩,

想为官枉了贪图,正直清廉,自有亨衢。暗室亏心,纵想致富,天意何如?白图甚身心受苦,急回头暮景桑榆。婢妾妻孥,玉帛珍珠,都是过眼的风光,总是空虚。

功名事一笔都勾,千里归来,两鬓惊秋。我自无能,谁言有道,勇退中流。柴门外春风五柳,竹篱边野水孤舟。绿蚁新篘,瓦钵磁瓯,直共青山,醉倒方休。功名百尺竿头,自古及今,有几个干休?一个悬首城门,一个和衣东市,一个抱恨湘流。一个十大功亲戚不留,一个万言策贬窜忠州。一个无罪监收,一个自抹咽喉。仔细寻思,都不如一叶扁舟。

过金山寺

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山水相连,楼台相对,天与安排。诗句成风烟动色,酒杯倾天地忘怀。醉眼睁开,遥望蓬莱,一半儿云遮,一半儿烟霾。

中秋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冷冷,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凿池

殷勤凿破苍苔,把湖泺风烟,中半分开。满意清香,尽都是千叶莲栽。看镜里红妆弄色,引沙头白鸟飞来。老子方才,陶写吟怀,忽见波光,摇动亭台。

咏胡琴

八音中最妙惟弦,塞上新声,字字清圆。锦树啼莺,朝阳鸣凤,空谷流泉。引玉杖轻笼慢捻,赛歌喉倾倒宾筵。常记当年,香案之前,一曲春生,四海名传。

通州巡舟

呼童解缆开船,见绿树青天,两岸回旋。欹枕篷窗,觉风波只在头边。桂棹举摇开翠烟,竹弹斜界破平川。老子狂颠,高咏诗篇,行过沙头,惊的些白鸟翩翩。

白莲隐括〔木兰花慢〕

幽花带露池塘,恨太华峰高,身世相妨。脉脉盈盈,何须解语,已断柔肠。羡公子风标异常,尽一生何限清香。华发沧浪,夜月壶觞,明日新声,付与秋娘。

91

壮哉行

作者:陆机(魏晋)

壮哉行,魏晋,陆机,

萋萋春草生。王孙犹有情。

差池燕始飞。夭袅桃始荣。

灼灼桃悦色。飞飞燕弄声。

檐上云结阴。涧下风吹清。

幽树虽改观。终始在初生。

松茑欢蔓延。樛葛欣累萦。

眇然游宦子。悟言来未并。

鼻感改朔气。心伤变节荣。

侘傺岂徒然。澶漫绝音形。

风来不可托。鸟去岂为听。

26

游鹤林招隐二首

作者:苏轼(宋代)

游鹤林招隐二首,宋代,苏轼,

郊原雨初霁,春物有馀妍。

古寺满修竹,深林闻杜鹃。

睡馀柳花堕,目眩山樱然。

西窗有病客,危坐看香烟。

行歌白云岭,坐咏修竹林。

风轻花自落,日薄山半阴。

涧草谁复识,闻香杳难寻。

时见城市人,幽居惜未深。

6

穷老

作者:陆游(宋代)

穷老,宋代,陆游,

穷老宁须叹,吾生得已多。

风埃弃朝帻,烟雨弄渔蓑。

富屋乌爰止,闲门爵可罗。

人生只此是,得酒且高歌。

68

老学庵井

作者:陆游(宋代)

老学庵井,宋代,陆游,

老学庵北井,六月寒如冰,大旱不涸雨不增,凛如人以常德称。

日济千人不骄矜,置而不汲渠自澄。

辘轳三丈青丝绳,对之已足凉肺膺。

使我终日卧曲肱,顾谓此井真良朋。

荡除炎歊却尘垢,宜有鬼神来护守。

鸣呼!泾水一石泥数斗,正使逢时亦何有!

10

春雪

春雪,宋代,王安石,

春雪堕如筛,浑家醉不知。泥留虎斗迹,愁杀路傍儿。

52

山中访道者(一作入白芝溪寻黄尊师)

作者:于鹄(唐代)

山中访道者(一作入白芝溪寻黄尊师),唐代,于鹄,

触烟入溪口,岸岸唯柽栎。其中尽碧流,十里不通屐。
出林山始转,绝径缘峭壁。把藤借行势,侧足凭石脉。
gS牙断行处,光滑猿猱迹。忽然风景异,乃到神仙宅。
天晴茅屋头,残云蒸气白。隔窗梳发声,久立闻吹笛。
抱琴出门来,不顾人间客。山院不洒扫,四时自虚寂。
落叶埋长松,出地才数尺。曾读上清经,知注长生籍。
愿示不死方,何山有琼液。

34

春日过奉诚园(一作曲江,一作玉林园)

作者:畅当(唐代)

春日过奉诚园(一作曲江,一作玉林园),唐代,畅当,

帝里阳和日,游人到御园。暖催新景气,春认旧兰荪。
咏德先臣没,成蹊大树存。见桐犹近井,看柳尚依门。
献地非更宅,遗忠永奉恩。又期攀桂后,来赏百花繁。

54

唐乐府十首。输者讴

作者:刘驾(唐代)

唐乐府十首。输者讴,唐代,刘驾,

挽粟上高山,高山若平地。力尽心不怨,同我家私事。
去者不遑宁,归者唱歌行。相逢古城下,立语天未明。
一身远出塞,十口无税征。

77

夜凉

作者:刘攽(宋代)

夜凉,宋代,刘攽,

稀星映斜汉,孤月静前轩。意喜凉风过,遥看碧树翻。

劳生共裘葛,辞秩愧田园。高枕息群动,吟蛬依草根。

71

徐提干为沈运使种竹于上饶新居昭礼有诗蕃同

作者:赵蕃(宋代)

徐提干为沈运使种竹于上饶新居昭礼有诗蕃同,宋代,赵蕃,

玉谿佳山水,不减阆州南。

新居助幽深,所万成竹参。

徐郎亦如事,知公幽趣耽。

过溪买龙雏,云根破烟岚。

地形择便宜,土壤泉亦甘。

春雷一番筍,要戒园翁馋。

邻进而约来往,要须开径天。

风月无常主,平分未为贪。

定有王子猷,造门不舆蓝。

啸咏忘主宾,用意端不凡。

政尔功名迫,此事未易谭。

待公幅巾归,我亦脱青衫。

89

追路送诚斋到滩头驿

作者:赵蕃(宋代)

追路送诚斋到滩头驿,宋代,赵蕃,

树树春花阜,田田秀来滋。

虽持玉节贵,不废笋舆诗。

追送宁辞远,乖离故在兹。

无嗔白头旧,一见有深知。

30

示谢彦翔 其二

作者:朱松(宋代)

示谢彦翔 其二,宋代,朱松,

后身梅福与谁论,正有幽人夙契敦。更欲上书陈世事,却来微服守吴门。

61

秋夜自泸溪泛舟入泽泺二首 其一

作者:刘跂(宋代)

秋夜自泸溪泛舟入泽泺二首 其一,宋代,刘跂,

浮舟入浩渺,有楫任逶迟。望迷烟树合,影回星汉移。

清静水月界,身到始应知。

59

大母生日

作者:洪朋(宋代)

大母生日,宋代,洪朋,

九日明朝是,初筵此地张。杯添竹叶酒,瓶贮桂枝香。

晚吹阶除净,高云户牖凉。綵衣称寿处,欢乐未渠央。

30

感兴十首 其九

作者:韩淲(宋代)

感兴十首 其九,宋代,韩淲,

得宠常疑失宠亏,势成难复念前时。螳螂鸣蛭争先后,何意蒙庄亦论之。

27

和唐致远蜡梅

和唐致远蜡梅,宋代,崔敦诗,

万木折冰雪,千葩谢华穠。

谁约金童仙,冲寒下严风。

恼人风味深,缕衣立隆冬。

旁有玉京子,含香笑相逢。

夜水吐玉龙,月窗影相重。

诗情太牢落,聊以二友供。

清标体黄裳,素姿掩凡容。

东君着意先,群英绝追踪。

35

冯朝奉挽歌词

作者:陆佃(宋代)

冯朝奉挽歌词,宋代,陆佃,

仕宦惟遭遇,神仙信杳冥。老年多感慨,同榜半凋零。

附葬铭旌暗,平生信史青。须知玉川子,传后有添丁。

69

用前韵答黄一翁二首

作者:王炎(宋代)

用前韵答黄一翁二首,宋代,王炎,

豆羹采藜藿,鼎食厌粱肉。

士欲齐得霄,胸次要涵蓄。

我晚颇闻道,宁有慧无福。

外物皆浮云,此道等珠玉。

阅事如阅棋,已过安用覆。

回光照诸妄,稍稍淡无欲。

与君共玄谈,一笑时捧腹。

更以诗留贫,此语颇惊俗。

细看苜蓿盘,岂减槟榔斛。

见金不见人,渠辈非吾族。

君独臭味同,吾固知之熟。

平生求益友,今日并墙屋。

不肯兄事钱,宁以君呼竹。

力学追古人,经史费抄读。

我方病少瘳,拥衲肤有粟。

百念渐灰冷,有牛不须牧。

君如汗血驹,堕地必驰逐。

甘为走踆踆,耻作雌粥粥。

有玉未尝献,岂忧终刖足。

6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