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宋代,陆游,
水长芳洲没,风生钓艇横。
偶寻东埭去,却作北村行。
宿鸟昏方定,流萤雨更明。
归来未觉晚,传漏下重城。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自维扬辞亲暂归里中登楼有作,宋代,张绍文,
烂漫家山景物妍,西风收拾下蛮笺。
半分寒事梅花里,一段幽怀夕照边。
渔唱凄凉招野色,雁行缥缈带晴烟。
淮山只在栏干北,目送飞云重黯然。
送人还庐陵,明代,林环,
养素遁丘壑,云松见高情。兴来发长咏,琅琅金石声。
十年湖海上,久闻谪仙名。翘迹不可见,怀人阻遐征。
昨闻观光来,曳裾金陵城。馆阁多故交,衣䙬有诸生。
矧兹粉署郎,禄养时所荣。凌云未遂愿,胡乃遽言行。
盘洲多奇胜,山水秀以明。三径别来久,松筠晚青青。
登临多暇时,足以娱暮龄。祖席阻同宴,赠言愧瑶英。
上刘侍中,唐代,杨巨源,
命代生申甫,承家翊禹汤。庙谟膺间气,师律动清霜。
钟鼎勋庸大,山河诫誓长。英姿凌虎视,逸步压龙骧。
道协陶钧力,恩回日月光。一言弘社稷,九命备珪璋。
政洽军逾肃,仁敷物已康。朱门重棨戟,丹诏半缣缃。
位总云龙野,师临涿鹿乡。射雕天更碧,吹角塞仍黄。
深入平夷落,横行辟汉疆。功垂贞石远,名映色丝香。
断碛瞻貔武,临池识凤凰。舞腰凝绮榭,歌响拂雕梁。
杯净传鹦鹉,裘鲜照鹔鹴。吟诗白羽扇,校猎绿沈枪。
风景佳人地,烟沙壮士场。幕中邀谢鉴,麾下得周郎。
珠影含空彻,琼枝映座芳。王浑知武子,陈寔奖元方。
富贵春无限,欢娱夜未央。管弦随玉帐,尊俎奉金章。
俗理宁因劝,边城讵假防。军容雄朔漠,公望冠岩廊。
分野邻孤岛,京坻溢万厢。曙华分碣石,秋色入衡阳。
城远迷玄兔,川明辩白狼。忠贤多感激,今古共苍茫。
堤拥红蕖艳,桥分翠柳行。轩车纷自至,亭馆郁相当。
珍簟回烦暑,层轩引早凉。听琴知思静,说剑觉神扬。
佳景燕台上,清辉郑驿傍。鼓鼙喧北里,珪玉映东床。
敢衒由之瑟,甘循赐也墙。官微思假路,战胜忝升堂。
欲奋三年翼,频回一夕肠。消忧期酒圣,乘兴任诗狂。
海内栽桃李,天涯荷稻粱。升沈门下意,谁道在苍苍。
即事三首,明代,夏完淳,
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
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
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战苦难酬国,仇深敢忆家?
一身存汉腊,满目渺胡沙。
落月翻旗影,清霜冷剑花。
六军浑散尽,半夜起悲笳。
一旅同仇谊,三秋故主怀。
将星沉左辅,卿月隐中台。
东阁尘宾幕,西征愧赋才。
月明笳鼓切,今夜为谁哀。
东征逾载整棹言归巡使黄玉圃先生索台湾近咏知其留心海国志在经纶非徒广览土风娱词翰已也赋此奉教 其四,清代,蓝鼎元,
凤山东南境,有地曰琅峤。厥澳通舟楫,山后接崇爻。
宽旷兼沃衍,气势亦雄骁。兹土百年后,作邑不须
南都篇,明代,黎遂球,
春泛秦淮水,秋宿莫愁湖。金陵占王气,玉殿镇南都。
南都自是周丰镐,大江东去如环抱。山山回首拱神京,树树垂枝临古道。
天阙平悬牛首高,栖霞隐望鸡笼晓。体势横看列五行,光景从知涵万宝。
更识龙盘气象奇,更誇虎踞石城威。铁锁波臣朝万里,腰回海若叩丹墀。
春潮蜿蟺蛟龙雨,晴浪云雷燕子矶。魏文嗟天天所限,诸葛窥吴吴不移。
孙吴自昔持魏蜀,六代繁华聊自足。岂但秦游良为常,还看晋室风成俗。
夷吾江左起功名,召伯东山品丝竹。乌衣子弟尚清谈,玉笛郎君弄新曲。
灵和柳丝既可爱,含章梅额尤堪续。年年梅柳满江春,苦惜前时歌舞人。
景阳楼上钟都歇,华林园内草仍新。金莲六尺委初月,羊车小队埋芳尘。
何处新亭空有泪,何人种树不沾巾。李白紫裘应换酒,江总青溪谁买邻。
绣衣亭可问,功德水为真。雨花长干里,生莲前代僧。
游佚岂长策,江山宁可凭。皇明定鼎驱□□,居然在德不在险。
渡江龙战本心服,用武长驱如席捲。方中新卜亦相宅,旬宣教化重分陕。
九十六里天街斜,一十三门星衢转。尧阶罗列俨神圣,禹服雍容临黻冕。
后湖图籍宝亿兆,东壁文章同万卷。朱门金阙远相望,参差甲第诸侯王。
虎臣爪目深列出,卫士唇齿怀慨慷。车书一统正易俗,日月大明咸觐光。
谁信贻孙终放墓,谁知燕子为肯堂。惊传靖难师方起,汉朝七国宁堪比。
即看赤舄问成王,频愁朝服临东市。忠臣肝胆剖十族,义士皮囊跃一匕。
贞玟影血配苌弘,苦节题诗羞柳子。纷纷行遁继奇忠,啧啧先朝能得士。
忠义满朝犹失守,如何可大还可久。未若三垣正北辰,长此分星望南斗。
迢迢鹅鹳列雄犀,肃肃寝陵屯细柳。分明阁道朝衣冠,敢道官僚备刍狗。
南官北使斗豪华,看花射酒五侯家。秋月馨香碎弦索,春灯浓澹堆屏纱。
萤光万点串楼阁,龙涎一顷泛琵琶。阑干隔水连桥曲,舟骑看山随意过。
吴绫蜀锦称情性,汉鼎周彝来咄嗟。佳人金钗倩脱藉,词客綵毫挥斗茶。
翡翠珊瑚渡桃叶,莺舌梅魂梦笔花。独笑扬雄嗜奇字,提椠怀铅来即次。
草堂何用作移文,钟山招隐才微至。献赋供覆缶,不试徒多艺。
羞同卫玠看,时从郭璞筮。一饭子胥感,五斗先生醉。
声色太真心,社稷思远志。愿戮神州力,何忧鉴湖赐。
豳风有咏歌,前王同乐利。贤亲其不忘,偏安乃非计。
远蒙宫使密学侍郎宠示和章谨再用韵寄呈,宋代,李光,
畴昔心亲迹异同,端如社燕与秋鸿。关河此日归真主,岩壑他年属两翁。
老去熟知交友态,忧来顿悟世缘空。传闻敌骑谋深入,好为提兵剿勒聪。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