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秋姚雪门学使将赴都门赠别 其二

庚子秋姚雪门学使将赴都门赠别 其二,清代,纪淑曾,

八月犹余热,清尊昨日开。江声兼雨至,岳色隔城来。

虚馆穿花树,生香落酒杯。阿谁歌水调,惆怅鬓毛催。

94

纪淑曾

纪淑曾,字衣孟,号秋槎,文安人。乾隆癸酉举人,历官湖南盐法长宝道。有《汉皋集》。

其他诗经

赠李玉完侍御督学四首 其一

赠李玉完侍御督学四首 其一,明代,董其昌,

万壑渟泓镜水清,仙人玉尺照湖明。挹将汉阙金茎露,散入天阶瑞草生。

25

试院次韵文潜欲知归期近呈天启慎思

试院次韵文潜欲知归期近呈天启慎思,宋代,晁补之,

眉山得张侯,心许出一手。

临川见蔡子,千载慰邂逅。

邓君起南国,磊磊看三秀。

譬如黄锺陈,我尚瓦釜吼。

欲知归期近,唤马牵出厩。

官壶持饷妇,倾写不渍口。

千章输明堂,勿问草泽有。

群公自凛凛,水镜照妍丑。

95

长安仲春二首 其二

作者:张耒(宋代)

长安仲春二首 其二,宋代,张耒,

长安花繁仲春月,北风倒山雨成雪。穷巷下里裤襦尽,老翁稚儿骨欲折。

吾人谙事不复惊,以手扣额愿天晴。夕阳才升已复晦,积云如山那肯退。

40

载赓游武夷韵 其二

载赓游武夷韵 其二,元代,唐桂芳,

大隐屏前叠翠岑,断肠忽听白猿吟。读书炉畔残煨火,讲易堂中旧盍簪。

隔水幽华红步障,穿松小鸟绿衣衿。王生不作谭玄想,谁识先天太极心。

90

好事近(用前韵答邓端友使君)

好事近(用前韵答邓端友使君),宋代,向子諲,

风劲入平林,扫尽一林黄叶。惟有长松千丈,挂娟娟霜月。

使君和气动江城,疑是芳菲节。忽到小园游戏,见南枝如雪。

80

初夏

作者:张耒(宋代)

初夏,宋代,张耒,

南风吹笋成修竹,园林一番新阴绿。

足愁多病少欢娱,感时念远伤幽独。

遥山林外知何处,倦客楼头空极目。

悲笳三叠闭江城,娟娟新月啼乌宿。

10

舟泊采石

舟泊采石,宋代,李之仪,

经年欲到竟无繇,便路今朝得暂留。弄月燃犀俱未暇,潮平且欲过西州。

21

明月棹孤舟 题月下抚琴图

作者:倪谦(明代)

明月棹孤舟 题月下抚琴图,明代,倪谦,

露下天坛秋月皎。閒来此、豁舒襟抱。细拂冰弦,闲调玉轸,弹曲广陵仙操。

思入冥冥尘虑扫。绕十指、鹤鸣鸾啸。流水高山,子期何在,不见赏音人到。

21

登镬岭

登镬岭,明代,唐文凤,

朝登镬岭巅,午下镬岭趾。山脉自兹分,水源由此始。

衍散千万支,逆流十五里。滔汨螺滩平,濑浅石露齿。

开豁锦里宽,地夷树攒荠。我来询遗老,施政尚德礼。

人心险于湍,王道坦如砥。当脱鼎镬危,应习衣冠美。

禾黍被郊原,牛羊散汀沚。昔年谢征南,功业传国史。

至今祠庙存,祀飨荐芳芷。慨古怀斯人,九原呼不起。

40

代送中使织衮还朝

代送中使织衮还朝,明代,俞安期,

织罢冰绡进御归,鲛人水国暂停机。

自怜不及吴蚕老,一吐新丝上衮衣。

2

敬和留别诗韵 其一

作者:程通(明代)

敬和留别诗韵 其一,明代,程通,

春风花萼倍辉明,可是寻常昆弟情。鸾驾往来知意密,龙章烜赫荷恩荣。

辽宁两国同封守,文武千官尽送迎。徐水闾山高且远,愿言禧祚与渠平。

22

与王世赏重游朝天宫是日病卧待诸公不至

与王世赏重游朝天宫是日病卧待诸公不至,明代,李东阳,

石径苔深步屧空,菊花开遍去年丛。重游误落秋风后,旧事都消夜雨中。

已觉地偏非世界,却怜身病是樊笼。诸公只隔瀛洲路,未遣丹丘鹤梦通。

69

冬日杂诗以仰视皇天白日速为韵 其三

冬日杂诗以仰视皇天白日速为韵 其三,清代,郑孝胥,

运会今何世,更霸起西方。谁能安士农?唯闻逐工商。

贾胡合千百,其国旋富强。此风既东来,凌厉世莫当。

日本类儿戏,变化如风狂。天机已可见,人心奈披猖。

诚恐时无人,礼义坐销亡。豪杰皆安在,俗佞空张皇。

17

吕氏樵隐图

作者:陈樵(元代)

吕氏樵隐图,元代,陈樵,

山蔼氤氲湿绿蓑,无人空谷伴狂歌。千年甲子棋边老,两字功名世外多。

乳鹿穿云觅芝草,惊猿抱子度烟萝。心閒便是神仙侣,莫对痴儿说烂柯。

35

某到郴几两月适当重阳而菊犹未开然江山清远又仙佛所居有足乐者因成鄙句以写离忧

作者:李光(宋代)

某到郴几两月适当重阳而菊犹未开然江山清远又仙佛所居有足乐者因成鄙句以写离忧,宋代,李光,

重阳从古多伤感,逐客南来重叹嗟。镜里但惊添白发,樽前犹未见黄花。

求仙顿觉三山近,成佛无令一念差。习气平生都扫尽,更凭橘水洗尘沙。

30

定子(此诗又见《杜牧外集》,题作隋苑)

定子(此诗又见《杜牧外集》,题作隋苑),唐代,李商隐,

檀槽一抹广陵春,定子初开睡脸新。

却笑吃虚隋炀帝,破家亡国为何人。

35

竹枝歌上姚毅夫 其四

竹枝歌上姚毅夫 其四,宋代,周行己,

酒当毒药色当斤,人生行乐如浮云,一杯更尽客已醺。

美人不用歌文君,客有相如心不春。

76

题泰山灵岩寺

题泰山灵岩寺,宋代,陈一向,

石龟泉畔铁袈裟,上有猿衔五色花。见说道人时挂搭,旋将青拂扫烟霞。

31

挽兖守程大卿四首 其三

作者:华镇(宋代)

挽兖守程大卿四首 其三,宋代,华镇,

交游敦久要,赏鉴谢先容。自愧非王粲,人惊得蔡邕。

垩漫犹在刃,舟壑已遗踪。不见星躔处,空瞻马鬣封。

6

送李文晦佥事易节燕南二首 其一

作者:柳贯(元代)

送李文晦佥事易节燕南二首 其一,元代,柳贯,

北候催乘传,东人挽去辕。不观沧海小,安识太行尊。

好爵随年进,初心与道存。老儒当剧部,烦护国西门。

3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