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龙友太史还朝十首 其二

送何龙友太史还朝十首 其二,明代,陈子壮,

深序追前辈,通才渐老成。圣朝徵实录,之子匪虚名。

贺世罗浮凤,怀人太液莺。东南冠冕地,行矣焕弓旌。

24

陈子壮

(1596—1647)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其他诗经

癸巳次古浮山普慈寺

癸巳次古浮山普慈寺,宋代,葛胜仲,

老人百念冷,看山独不足。未能寻地肺,聊复访天目。

路出古浮山,木杪飞华屋。松迷突兀殿,云锁窈窕谷。

高阁藏复道,朱栏穿屈曲。羲和隐昆崙,借此休驺仆。

小摘园中蔬,充我属餍腹。缅怀峨豸翁,草庐亲卜筑。

意恃金匕药,终亦戢一木。不如学无生,妙谛祖身毒。

88

游鼓山

游鼓山,宋代,张镇初,

笼翎圈里著禅关,顶有奇峰蹬可攀。

上下乾坤大千界,东西陆海两三山。

临沧雾向风前解,喝水泉因雨后潺。

一宿迷归山莫晒,小窗经日对孱颜。

43

寓言二首

作者:苏泂(宋代)

寓言二首,宋代,苏泂,

精神遍八方,一散或为风。

堂堂世之人,奈何总虚空。

我无腾化术,正尔不能从。

回视恍兮惚,老子其犹龙。

35

柳梢青

柳梢青,宋代,杨无咎,

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步绕西湖,兴余东阁,可奈诗肠。

娟娟月转回廊。诮无处、安排暗香。一夜相思,几枝疏影,落在寒窗。

48

愚园示内子

愚园示内子,清代,夏曾佑,

三年弹指过,倚槛黯愁生。古墓成蹊久,朱楼夹道明。

沉吟观物化,出处负生平。策马言归急,人间重晚晴。

93

武夷溪口送惟起弟度关 其一

作者:徐熥(明代)

武夷溪口送惟起弟度关 其一,明代,徐熥,

竹杖芒鞋历翠岑,蒯缑忽动远游心。离魂已与千峰断,别恨空如九曲深。

秪有飘蓬怀白璧,全无大药化黄金。山中散尽宾云曲,泪落西风半夜砧。

3

登回峰寺

登回峰寺,明代,陈邦彦,

北风留客太依依,客伴相携访翠微。竹影见荣空复色,东林传法是耶非。

澄湖近□茆堂静,曲径藏秋绿树肥。遥望秦川正烽火,徘徊登陟欲忘归。

50

永遇乐·舟中感旧

作者:徐灿(清代)

永遇乐·舟中感旧,清代,徐灿,

无恙桃花,依然燕子,春景多别。前度刘郎,重来江令,往事何堪说。逝水残阳,龙归剑杳,多少英雄泪血。千古恨、河山如许,豪华一瞬抛撇。

白玉楼前,黄金台畔,夜夜只留明月。休笑垂杨,而今金尽,秾李还消歇。世事流云,人生飞絮,都付断猿悲咽。西山在、愁容惨黛,如共人凄切。

9

又题颖谷青牛研

又题颖谷青牛研,清代,全祖望,

老子树下骨,紫气长盎然。谁谓尔无牛,代耕岁十千。

71

药日

作者:黄衷(明代)

药日,明代,黄衷,

谩检谁家海药馀,更收离气向房虚。燃膏池馆参先尽,引沥邻园竹渐疏。

俗吏劳形缘簿领,神巫占祟应诗书。何人授我真仙诀,也学含光守六居。

11

慕贤堂

作者:邓林(宋代)

慕贤堂,宋代,邓林,

列鼎重裀悔养迟,昔贤纯孝是吾师。方当子职躬修日,正及亲年未晚时。

绿玉扶裹鸠刻杖,琼浆介寿蚁浮卮。羹藜负米无由再,尽力悬知胜尽思。

24

庆庵寺桃花

庆庵寺桃花,宋代,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24

斩白蛇剑

作者:许恕(元代)

斩白蛇剑,元代,许恕,

君不见天人手中三尺冰,乃翁授之赤帝精。白蛇斫断天始惊,川原流血野草腥。

天荒地老泣素灵,炎刘帝业一扫成。归来歌风八极清,吴钩巨阙皆虚名。

流传典午气未平,精光彻天奋如霆。郁攸扇妖武库倾,化为霹雳凌紫冥。

壮士感时涕泪零,剑兮剑兮何由得汝跨海斩长鲸。

25

清平乐

作者:曹勋(宋代)

清平乐,宋代,曹勋,

春前别后。常是双眉皱。生怕莺声催残漏。梦破闲衾堆绣。
又还玉露金风。秋声先到房栊。川上不传尺素,云间犹望飞鸿。

82

小僮缀磁片代檐铁风中琅然可听

小僮缀磁片代檐铁风中琅然可听,明代,赵完璧,

画檐飞度玉丁东,杂佩仙人缓步空。黯黯楚台随暮雨,迢迢银浦下秋风。

无情苦为多情扰,动处生憎静处逢。一夜不成千里梦,转看残月向朦胧。

56

双行缠

双行缠,明代,王世贞,

两窝尖尖玉,秀出金莲花。生憎寘地上,腕臂作交加。

93

舟中寄答诸相知先生

作者:萧显(明代)

舟中寄答诸相知先生,明代,萧显,

伤离怀故人,无由一缩地。和得相思词,殷勤附驿使。

词中何所云,交好情难昧。落日动客愁,临风起遐思。

棹惊白鸟翻,岸转青山厕。隔水有烟萝,摇摇见苍翠。

数日计行期,流光若飞骑。丈夫不家食,到处聊适意。

况有临分语,矢言遵所示。

58

重伯为人索题画梅于谈坐口占写其上

重伯为人索题画梅于谈坐口占写其上,近现代,陈三立,

环天持轴促留题,如翅之云覆墨池。

我有愁丝络鳌极,余丝风翦推梅枝。

53

感旧示魏禹平

感旧示魏禹平,清代,孙致弥,

寒灯无焰醉瞢腾,独对遗编感慨增。复壁人曾藏北海,墓门剑许挂延陵。

全家大节存忠孝,三世深交历废兴。郭隗台荒荆棘里,茫茫枨触恨难胜。

36

山居杂诗九十首

作者:曹勋(宋代)

山居杂诗九十首,宋代,曹勋,

平生有知旧,相望顿以疏。

卧念十日雨,谁寄一行书。

景已来白雁,诗漫如黄初。

不忘剡溪棹,且策雪中驴。

20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