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黎君选中州诸咏作 其二,明代,陈子壮,
广文先生囊不空,閒携童冠咏春风。相传洛下书生语,尽解人颐七字中。
(1596—1647)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吉文罗允瞻作时思堂以祀先而又闵其妇翁萧君彝翁死义而无后乃附祭于堂,元代,邓雅,
萧君死节义,罗氏重彝伦。礼谨春秋祀,恩隆内外亲。
九京宁有憾,两姓幸相因。千载斯堂在,闻风亦怆神。
壬辰仲冬费滋衡江服懿林中山苏梅仙枉集寓斋用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韵分得生入二字,清代,陈鹏年,
穷冬在深谷,寂寞怀友生。岂期江上帆,遂此山中行。
山中何所有?浊酒陈粝羹。同心四五人,怀抱各相倾。
明月从东来,霜露皓已盈。宁知夜将半,瑶琴转凄清。
臣罪则当诛,天王荷圣明。文章固小技,珍重同璜珩。
自非尧舜时,难免世网婴。小人贵苟全,君子畏令名。
鸥盟慎俦侣,各立以屏营。费江名下士,洒落富篇什。
况有林与苏,高狂每相及。独笑老陈髯,虫鱼徒摭拾。
丹房静无事,良朋偶然集。山高众籁肃,帝座可呼吸。
酒阑步山椒,遥青若拱揖。念兹铁瓮城,兵农素和辑。
万井锁寒烟,日暮军声入。东南控沧海,烝徒在娴习。
近闻楼船军,奔鲸吼山立。仍劳至尊顾,冠盖交驰急。
扬子盛帆樯,潇湘忆蓑笠。安得趁东风,细雨春船湿。
读孟君复赠岳仲远诗勉赋呈二公子,宋代,方回,
维岳兵穆王,复讎议不合。
老桧卖中原,神龙困蚁{左口右替}。
维孟忠襄公,缓兵策弗纳。
清之三京师,万众死者{三十集中}。
憸党梗国论,孰与噬而嗑。
世事可流涕,循至虞不腊。
秦郑两奸驵,百年棺已阖。
骨朽遗臭在,厥后极茸阘。
岳氏家几传,阳羡溪山市。
故书三万卷,金石烂模搨。
孟氏神童孙,卜宅占苕霅。
诗声鸾凤鸣,众作扫蛙蛤。
猗欤先王公,百战动摧拉。
身在国庶几,心与天响答。
造物报勋裔,纵未黄其合。
各各神仙姿,不受尘土杂。
臭味崇芝兰,情谊笃鹣鲽。
着我珠玉间,鬓蓬愧衰飒。
冷话暗灯火,清宴倒壶榼。
时凭城边楼,同望湖外塔。
二豪马蹄花,春堤厌蹴踏。
而我枯如僧,山肩一破衲。
未甘脱儒冠,萧寺求挂搭。
终不望汉廷,安车聘申盖。
顾独喜结交,勿疑朋簪盍。
同道脗漆胶,开诚去栀蜡。
将相棨戟门,六辔驾群軜。
七十返初服,无复韍{左韦右末}{左韦右合}。
岂其珠履中,不许青鞋靸。
赠衡阳簿林士恺,宋代,赵汝腾,
吾党仲容,行修能通。
而志卓然,以慕直躬。
尝侪扣阍,力摧奸锋。
上旌其言,擢第南官。
府庠诸生,坐斥匆匆。
君尽远诒,盍援掖逢。
予疏已先,所见略同。
每起敬爱,有烈士风。
予归里闬,时访藋蓬。
匪义不谈,惟理是穷。
告予戍及,栖枳湘中。
壮哉兹行,近紫盖峰。
刑使杰然,蜀彦之雄。
埋轮大勇,折槛精忠。
朝夕趋承,必得所从。
一被容接,终身登龙。
惟仕首辅,必廉必公。
惟学策要,必敬必恭。
胡张之乡,名理之宗。
公余取友,以相磨礲。
十月十四日以病在告独酌,宋代,苏轼,
翠柏不知秋,空庭失摇落。
幽人得嘉荫,露坐方独酌。
月华稍澄穆,雾气尤清薄。
小儿亦何知,相语翁正乐。
铜炉烧柏子,石鼎煮山药。
一杯赏月露,万象纷醻酢。
此生独何幸,风缆欣初泊。
逝逃颜跖网,行赴松乔约。
莫嫌风有待,漫欲戏寥廓。
泠然心境空,仿佛来笙鹤。
公堂置酒群彦咸集作诗呈学中诸先辈且用叙别,宋代,朱长文,
汉有郡文学,儒宫所宗师。稚圭虽叹滞,邓禹犹愿为。
圣朝兴庠序,内外振新规。嗟余介且拙,性与丘壑宜。
青衫起泮水,六见开辛夷。经术聊辨惑,文章非振奇。
群英何济济,屈就董生帷。讲习良可乐,敩学交相资。
但观芹藻长,不恤颜鬓衰。忽传太学命,飞诏下天涯。
自省草茅贱,岂称廊庙知。亲友颇敦迫,黾勉趋官期。
生平好古心,或冀伸此时。偶兹春奠毕,将与诸生辞。
浊酒多如渑,颁贶自守麾。乡饮久不讲,礼意犹可追。
高阁矗丹槛,公堂焕云楣。裒衣二百众,齿发叙尊卑。
笾豆俨在列,鹓鸿来有仪。珍饔荐瑶觞,虽醉尚肃祗。
式燕固云喜,有行尤怆离。勉旃重勉旃,脩业戒荒嬉。
黼绣在德义,金玉惟书诗。豫章生拱把,群木共葳蕤。
养之得其性,自有凌云枝。又如圳浍流,不息趋天池。
居乡为闵参,得志慕皋夔。当令竹帛间,炳炳令名垂。
王元章墨梅,明代,张羽,
王郎志奇貌亦奇,与世落落噤莫施。
一朝骑牛入都市,关吏不识谁何之。
归来老作会稽客,干戈欻起西南陲。
青袍白马风尘里,越州城边战不已。
雄襟自许鲁仲连,一箭无成身已死。
世上空余写墨花,只将名姓花光比。
於乎!人生有才不尽用,古来埋没皆如此。
拟元次山舂陵行,清代,柳商贤,
徵求日以繁,逋欠日以积。斯民丧乱余,哀哉生计拙。
大户尽逃亡,小户遗单孑。可怜墟里间,往往炊烟绝。
去年又歉收,亩谷不盈石。尽室一饱难,愁肠蕴百结。
刺史职抚字,何以安兀臲。流离尚未定,官符下稠叠。
国用有常经,敢不勤督责。频年普蠲减,朝令非甚迫。
奈何期会逾,罪谴懔莫释。起视鸿雁嗷,哀哀满中泽。
田园非所靳,儿女非所惜。独恨受者谁,相与增哽咽。
百死余一生,那忍更摧折。朝廷鞭扑具,岂为穷黎设。
况复室悬磬,鞭扑亦何益。忆昔奉简书,此邦移节钺。
帝曰咨汝才,努力务存活。圣人重爱民,敢惜一官掷。
私愿宽法令,起死而肉骨。庶几流亡归,稍稍复征额。
民穷盗贼源,谁其鉴覆辙。流涕为此诗,輶轩尚采择。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