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顾氏两封君奉诏加三命之服

作者:邵宝(明代)

闻顾氏两封君奉诏加三命之服,明代,邵宝,

诏许衣冠与子同,百年昆弟两仙翁。云司象简瞻趋外,薇省金鱼映带中。

清世箕裘还作地,名家弦诵已成风。向来锦轴丝纶在,请看平生教育功。

78

邵宝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其他诗经

遣兴

作者:蔡戡(宋代)

遣兴,宋代,蔡戡,

江海倦游各,乾坤老病身。

傥来皆外物,自在作閒人。

睡足从吾懒,欢来任我真。

治生且耕凿,无愧葛天民。

6

西陵旅夜

作者:李龏(金朝)

西陵旅夜,金朝,李龏,

渔曲飘秋野调清,半窗残月带潮声。不知短发能多少,一夜新添白数茎。

19

鬓云松令 新病初痊,鬓发半脱,晨状梳掠,忽忽自怜

鬓云松令 新病初痊,鬓发半脱,晨状梳掠,忽忽自怜,清代,赵我佩,

病生愁,愁种病。病起愁添,强对芙蓉镜。委地香云慵不整。

如剪春风,看卷晶帘影。

钿蝉寒,钗燕冷。憔悴腰肢,羞与垂杨并。一缕柔丝千万恨。

绿腻琼梳,指上馀香凝。

26

赠清隐杨鍊师

赠清隐杨鍊师,元代,卞思义,

野鹤昂藏自不群,往来瀛海绝嚣氛。碧瞳老去照秋水,石室晓来生白云。

采药每于松下见,步虚时向月中闻。《太玄》亲授神仙秘,霜茧淋漓旧墨纹。

79

幽通赋

作者:班固(两汉)

幽通赋,两汉,班固,

系高顼之玄胄兮,氏中叶之炳灵。飖颽风而蝉蜕兮,雄朔野以扬声。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上京。巨滔天而泯夏兮,考遘愍以行谣。终保己而贻则兮,里上仁之所庐。懿前烈之纯淑兮,穷与达其必济。咨孤蒙之眇眇兮,将圮绝而罔阶。岂余身之足殉兮,违世业之可怀。靖潜处以永思兮,经日月而弥远。匪党人之敢拾兮,庶斯言之不玷。

魂茕茕与神交兮,精诚发于宵寐。梦登山而迥眺兮,觌幽人之仿彿。揽葛藟而授余兮,眷峻谷曰勿坠。吻昕寤而仰思兮,心蒙蒙犹未察。黄神邈而靡质兮,仪遗谶以臆对。曰乘高而胪神兮,道遐通而不迷。葛绵绵于樛木兮,咏南风以为绥。盖惴惴之临深兮,乃二雅之所祗。既讯尔以吉象兮,又申之以炯戒。盍孟晋以迨群兮,辰倏忽其不再。

承灵训其虚徐兮,鎶盘桓而且俟。惟天地之无穷兮,鲜生民之晦在。纷屯邅与蹇连兮,何艰多而智寡。上圣迕而后拔兮,虽群黎之所御。昔卫叔之御昆兮,昆为寇而丧予。管弯弧欲毙仇兮,仇作后而成己。变化故而相诡兮,孰云预其终始!雍造怨而先赏兮,丁繇惠而被戮。栗取吊于逌吉兮,王膺庆于所戚。叛回穴其若兹兮,北叟颇识其倚伏。单治里而外凋兮,张修襮而内逼。聿中和为庶几兮,颜与冉又不得。溺招路以从己兮,谓孔氏犹未可。安慆慆而不萉兮,卒陨身乎世祸。游圣门而靡救兮,虽覆醢其何补?固行行其必凶兮,免盗乱为赖道。形气发于根柢兮,柯叶汇而零茂。恐魍魉之责景兮,羌未得其云已。

黎淳耀于高辛兮,芈强大于南汜。嬴取威于伯仪兮,姜本支乎三趾。既仁得其信然兮,仰天路而同轨。东邻虐而歼仁兮,王合位乎三五。戎女烈而丧孝兮,伯徂归于龙虎。发还师以成命兮,重醉行而自耦。震鳞漦于夏庭兮,匝三正而灭姬。巽羽化于宣宫兮,弥五辟而成灾。道修长而世短兮,夐冥默而不周。胥仍物而鬼诹兮,乃穷宙而达幽。妫巢姜于孺筮兮,旦筭祀于契龟。宣曹兴败于下梦兮,鲁卫名谥于铭谣。妣聆呱而劾石兮,许相理而鞫条。道混成而自然兮,术同原而分流。神先心以定命兮,命随行以消息。斡流迁其不济兮,故遭罹而嬴缩。三栾同于一体兮,虽移易而不忒。洞参差其纷错兮,斯众兆之所惑。周贾荡而贡愤兮,齐死生与祸福。抗爽言以矫情兮,信畏牺而忌鵩。

所贵圣人至论兮,顺天性而断谊。物有欲而不居兮,亦有恶而不避。守孔约而不贰兮,乃輶德而无累。三仁殊于一致兮,夷惠舛而齐声。木偃息以蕃魏兮,申重茧以存荆。纪焚躬以卫上兮,皓颐志而弗倾。侯草木之区别兮,苟能实其必荣。要没世而不朽兮,乃先民之所程。观天网之纮覆兮,实棐谌而相训。谟先圣之大猷兮,亦邻德而助信。虞韶美而仪凤兮,孔忘味于千载。素文信而厎麟兮,汉宾祚于异代。精通灵而感物兮,神动气而入微。养流睇而猿号兮,李虎发而石开。非精诚其焉通兮,苟无实其孰信?操末技犹必然兮,矧耽躬于道真。登孔昊而上下兮,纬群龙之所经。朝贞观而夕化兮,犹諠己而遗形。若胤彭而偕老兮,诉来哲而通情。

乱曰:天造草昧,立性命兮。复心弘道,惟圣贤兮。浑元运物,流不处兮。保身遗名,民之表兮。舍生取谊,以道用兮。忧伤夭物,忝莫痛兮。皓尔太素,曷渝色兮。尚越其几,沦神域兮。

3

题所画梅竹幽兰水仙赠鹤皋 其四

题所画梅竹幽兰水仙赠鹤皋 其四,元代,赵孟頫,

翠袖盈盈不受扶,天风缥缈降麻姑。便应从此东吴去,几见蓬莱弱水枯。

29

谢新恩·樱花落尽春将困

作者:李煜(唐代)

谢新恩·樱花落尽春将困,唐代,李煜,

樱花落尽春将困,

秋千架下归时。

漏暗斜月迟迟,花在枝。

(原文此处缺十二字)

彻晓纱窗下,待来君不知。

63

次韵鸳鸯梅

作者:姜夔(宋代)

次韵鸳鸯梅,宋代,姜夔,

漠漠江南烟雨,于飞似报初春。

折过女郎山下,料应愁杀佳人。

7

访连冲碧不遇

访连冲碧不遇,清代,马振垣,

村烟澹澹夕阳斜,傍水柴门老树遮。坐久主人浑不见,东风落尽碧桃花。

37

山坡羊·潼关怀古

山坡羊·潼关怀古,元代,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49

又上座主李左史八十韵

又上座主李左史八十韵,宋代,程公许,

江路三年别,心旌万里摇。

登龙空有梦,蛰蚁困无聊。

侧听除书峻,深期庙论调。

方看仪玉笋,胡遽理荪桡。

在昔推华族,於今壮本朝。

谈迁承绪远,坡颍更难超。

江汉英风迥,堪舆间气饶。

文传千户印,和备九成箫。

撼地喧雷鼓,当空插斗杓。

灵龟韬远见,瘦鹤峙孤标。

久矣驽陵骥,凄其秸避鵰。

与时为准的,立己有科条。

蚤岁趋严诏,修石耸百僚。

青藜窥夜读,纨箑障尘飘。

扆绾藩侯绂,运驱使者轺。

通才期用世,所至蔼腾谣。

将略雄诸葛,皇灵格有苗。

帝思前席问,命下赐环招。

敷奏趋丹陛,疏荣逼紫霄。

一朝惊玉立,三馆看缨彯。

晓露坳螭润,春风砌药娇。

倚才兼夕拜,专对褫大骄。

草诏銮坡夜,横经鹤禁朝。

紫荷班已峻,黄阁路非遥。

感泊君恩重,伤嗟世论浇。

维时忧旱吧,大地偏炎熇。

公道荒荆棘,舆情渴蓼萧。

直前臣语戆,蹙听帝心怊。

剪爪晨颂綍,濡膏夕酒飘。

孤鸣知凤瑞,众疾奈鸠佻。

贾勇对囊上,嘘回士气消。

防门狞九虎,利吻噪群鸮。

自古讥簧巧,伤人甚骨销。

吾身任江海,公论付刍荛。

姱节寒冰雪,归情逆汐潮。

鹭鸥波浩荡,龙鹤梦岧峣。

雅量陂难挠,身心柏后凋。

不妨间袖手,冷看疾所镳。

咏草春波绿,移休夜雨潇。

湖边鸿并影,梦里鹿巨蕉。

庸俗偏酣豢,清风久寂寥。

菉葹纷蔽户,萧艾服盈腰。

甘作墦间乞,真成陌上挑。

迷余争窘步,俚耳怪闻韶。

主自明如舜,人宁免吠薤民时虽落落,

任运独嚣嚣。正论何曾泯,

群公莫误料。邦基期奠鼎,

邻火逼回飚。漫倚泥封谷,

徒嫌斗击刁。护疽虽暂逸,

废食可禁枵。尝胆当忘食,

求衣合在肖。若为人杞梓,

空使侣渔樵。蜡润东山屐,

当即漫北阙貂。雅签搜蠹槁,

画舫看鱼跳。回首尧天阔,

惊心吨路迢。仆夫悲马跼,

詹娇拂龟燋。忍遐心写,

悬知睿想翘。天街催并辔,

里社耻题桥。慨念材成就,

艰如器琢雕。扶持非有素,

运用恐无繇。康世先营度,

犹农待劝劭。可容苗乱莠,

莫使樧侵椒。议必和平勃,

忠无弃董晁。皇皇贤路辟,

汲汲将才骁。不废菁莪育,

精分玉石烧。人心如眷眷,

天理自昭昭。蓄锐勤耕肖,

乘机速度辽。定应人激厉,

可使气嫖姚。催促元勋纪,

欢呼敌首枭。明知霖雨渴,

不用鼎烹要。豫卜中兴汉,

毋徒小惠侨胞。寒儒铣蠹简,

雅志自垂髫。有梦骞鹏浪,

无心玩翠苕。忆曾持铁寸,

误辱采桐焦。步相长楸展,

疾成大瓠呺。长怀梧凤表,

屡赋草虫喓。官冗盆缫蚕,

身羁甲附周。不辞行役倦,

愿有趣燕居夭。抱璞求礲琢,

荒畴蓑穮。木瓜如许赠,

誓志报琼瑶。

55

山中观梅二首 其一

山中观梅二首 其一,明代,皇甫汸,

四山祗树总成梅,十里幽香护法台。试向邓林投杖去,何如给苑看花来。

77

秋试下即事有感寄国镇

秋试下即事有感寄国镇,宋代,欧阳澈,

篱角金英喷异香,杜门岑绝独持觞。风掀脱叶横斜舞,云衬平林浅淡黄。

塞管有情增哽噎,野花无绪伴凄凉。不禁景物撩秋眼,剩与新篇付锦囊。

30

贺大中丞张静峰征广之东西两收奇功二首 其一

贺大中丞张静峰征广之东西两收奇功二首 其一,明代,湛若水,

两鼓闻收两峒功,旌麾摇映广西东。于今已定筹边策,他日麟台又属公。

15

若耶溪(西施采莲、欧冶铸剑所)

作者:李绅(唐代)

若耶溪(西施采莲、欧冶铸剑所),唐代,李绅,

岚光花影绕山阴,山转花稀到碧浔。倾国美人妖艳远,

凿山良冶铸炉深。凌波莫惜临妆面,莹锷当期出匣心。

应是蛟龙长不去,若耶秋水尚沈沈。

87

反三妇艳二首 其二

反三妇艳二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

大妇气食牛,千唤不回头。中妇愁绪萦,敢恕不敢嗔。

小妇诉卑贱,终朝泪洗面。莫誇三妇艳,丈人肠欲断。

27

浣溪沙·桃杏风香帘幕闲

浣溪沙·桃杏风香帘幕闲,五代,孙光宪,

桃杏风香帘幕闲,谢家门户约花关,画梁幽语燕初还。

绣阁数行题了壁,晓屏一枕酒醒山,却疑身是梦魂间!

48

陪枢密富公游霅川即事呈三首 其二

陪枢密富公游霅川即事呈三首 其二,宋代,葛胜仲,

龙庭一纪袖携香,磊落功名竹帛光。敢请东周重复古,肯同歌凤接舆狂。

75

谢洛师蔡尹

谢洛师蔡尹,宋代,葛胜仲,

叩门赤县尹,来饷青州酒。底贡上天阍,馀沥到衰朽。

开尝正及卯,醇旨异失酉。公不数瑶泉,家还卑玉友。

我时苦无悰,愁绪不论斗。纷纷方寸乱,飞絮起风柳。

呼儿共一尊,盎盎纯气守。岂惟诗胆大,更觉魔军走。

寄谢魏阳元,频望扫愁帚。

3

贞女桥

贞女桥,明代,朱华庆,

月明华表映丝萝,恨却双星未渡河。千古鹊桥如梦里,只看危石砥狂波。

3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