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云松

作者:蓝仁(元代)

寄云松,元代,蓝仁,

云松隐者巢居处,上有屏山下藉溪。花径夕阳眠鹿豕,钓矶春雨集凫鹥。

十年种木春林远,万卷藏书草屋低。久欲相从扣羲画,负琴长往碧岩西。

12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其他诗经

秋兴八首以贫弱愚贱私薄固苟八义分咏,与同社抱瓮、蘅史同作 其二

秋兴八首以贫弱愚贱私薄固苟八义分咏,与同社抱瓮、蘅史同作 其二,近现代,许家惺,

萧疏秋柳更多姿,瘦减腰围不自知。世道于今成妾妇,中原何处觅男儿。

柔肠日转难求偶,媚骨天生但守雌。何日能湔巾帼耻,蛮靴窄袖拥旌旗。

45

玲珑四犯 依白石双调,题春明花事词后

玲珑四犯 依白石双调,题春明花事词后,清代,朱祖谋,

屐齿旧香,尘纱残墨,游蓬芳事如水。故家烟月在,耐得阑干倚。

提携自怜影底,有东风、伴人垂泪。梦里婵媛,劫馀莺蝶,知我擘笺意。

天涯望春归矣。问寻香杜曲,新恨谁理。眼看诗酒瘦,应接鹃声里。

莫教秉烛西园夜,但攀摘、寻常桃李。须记起。春根在、千红旧地。

3

次师川韵 其二

作者:洪刍(宋代)

次师川韵 其二,宋代,洪刍,

卧疴非傲世,背俗信畸人。无复少年事,偶随肥马尘。

静便门扫轨,懒任草如茵。迹滞江山胜,心将鱼鸟亲。

9

古结交行

古结交行,明代,陈子升,

识尽四方人,身经万里道。今日归山中,倾心与君好。

2

郭东皋郡牧至自闽中招季常公干同集

郭东皋郡牧至自闽中招季常公干同集,明代,黎民表,

生平怀抱为谁开,失喜相逢赵尉台。人讶仙舟同李郭,坐称禅客是宗雷。

江涛忽涌双龙至,风驭重驱九鲤来。百岁光阴成过客,一时廊庙几怜才。

寒暄欲叙频更烛,鸡黍淹留未尽杯。千里山川徒极目,暮潮犹得送君回。

61

寸碧轩

作者:杨时(宋代)

寸碧轩,宋代,杨时,

隐隐遥山列画屏,檐间寸碧与云平。

低回席上遗簪露,仿佛墙东翠黛横。

虚景远涵千里色,晚晖仍借一溪清。

春风景物知多少,可称收身乐此生。

100

句 其三

句 其三,宋代,陈尧佐,

千里好山云乍敛,一楼明月雨初晴。

100

余吏部挽诗三首 其二

作者:洪适(宋代)

余吏部挽诗三首 其二,宋代,洪适,

入台光六察,言事过同寮。可畏触邪豸,元非开口椒。

召来仍襆被,老去但乘轺。未报蒲轮聘,巫阳已下招。

14

读荆公争墩诗

作者:沈周(明代)

读荆公争墩诗,明代,沈周,

荒墩落日草萧萧,公我相争已异朝。黄土不知今古姓,亦无百姓种青苗。

19

答李令

答李令,宋代,晁补之,

知音惭李令,问我复何为。

道义惟添睡,功名只有诗。

77

元夕

元夕,宋代,范成大,

粉痕红点万花攒,玉气珠光宝月团。

帘箔通明香似雾,东君无处著春寒。

77

作蚕丝

作蚕丝,南北朝,佚名,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56

除夜

除夜,明代,释函可,

又到边庭岁尽时,孤灯空照两茎眉。三年尚未喂豺虎,一息还将报我师。

绕座诸山皆老宿,才言大法已支离。归堂稳卧不须守,榾柮烧残冷自知。

23

和小雨

和小雨,宋代,梅尧臣,

蛟龙噀白雾,天外细濛濛。沾土曾无迹,昏林似有风。

卷旗妨酒舍,湿翅下洲鸿。稍见斜阳透,西云一半红。

63

偈颂二十五首 其二十四

偈颂二十五首 其二十四,宋代,释普岩,

四年承乏云峰寺,暗写秋肠寄阿谁。每到十一月初五,一狐疑了一狐疑。

故我开山伏虎禅师,指柳骂杨,伤龟恕鳖,你死我活。

莫说一碗粗茶一炷香,也胜和盲㪍诉瞎。

19

读仪秦传

作者:王翰(元代)

读仪秦传,元代,王翰,

强秦奋关中,六国环恣睢。西上望函谷,壮士不能踰。

地开天府险,法仿申韩馀。治道既出下,民性皆异趍。

彼哉苏张徒,挟诈从横书。捭阖中时议,三寸挠万夫。

韩赵弗敢违,齐楚从其驱。车骑颇张皇,威焰烜赫如。

最缓来踵迹,代衍还连茹。轲也论王道,妾妇明其狙。

周纲既陵替,秦治非远图。土地何其贪,生民何其辜。

兵甲日以縻,膏血日以涂。至今载简册,庄士长不愉。

斯人在三代,谗口伏显诛。

9

赠李征君大寿

作者:王绩(唐代)

赠李征君大寿,唐代,王绩,

孔淳辞散骑,陆昶谢中郎。幅巾朝帝罢,杖策去官忙。

附车还赵郡,乘船向武昌。九徵书未已,十辟誉弥彰。

副君迎绮季,天子送严光。灞陵幽径近,磻溪隐路长。

编蓬还作室,绩草更为裳。会稽置樵处,兰陵卖药行。

看书惟道德,开教止农桑。别有幽怀侣,由来高让王。

前年辞厚币,今岁返寒乡。有书横石架,无毡坐土床。

兰英犹足酿,竹实本无粮。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管宁存祭礼,王霸重朝章。去去相随去,披裘骄盛唐。

94

句,宋代,石延年,

天醉笙歌外,风香罗绮馀。

64

送南城郑尹之任

作者:罗玘(明代)

送南城郑尹之任,明代,罗玘,

夜风㩧屋角,穿隙衾铁冷。君心去如飞,脂辖觉仆猛。

遄归拜松楸,此味未隽永。安知凋瘵邑,万室坐深阱。

饿虎吞羔豚,饥蛟食蛙黾。章甫以屦苴,逢掖今裸裎。

喜人噤吞声,有若物在哽。局蹐无控诉,空馀列行省。

常虞潢池中,窃弄在俄顷。牿童与豮豕,绝不以力逞。

君行纳吾污,此实邦邑幸。

65

冬日寄诸昆

作者:蔡羽(明代)

冬日寄诸昆,明代,蔡羽,

理书烘日映窗纱,雁字横空忽又斜。

海上碧桃逢雪采,江南卢橘遍村花。

湖乡晚喜银鱼贱,霜阁朝留红叶遮。

腊近家家炊曲米,何人骑马独天涯。

8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