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洪氏慈节堂,明代,蔡清,
慈母人间非不多,慈而节者能几何。洪母之慈似亦少,慈不徒爱爱而教。
一灯母子共分光,母读子读影相吊。若其操节果何如,为念夫家世业儒。
我今傥若差一念,万卷家藏弃无馀。天地一逆旅,百年能几许。
夫在则视夫,夫亡则视子。但愿子有立,夫死犹不死。
妾身自分止于此。吁嗟兮洪君,君母之贤世罕伦。
君今莫计位高下,只取胸中一物真。我闻立身须以道,善名是显亲。
汗青岂必皆达者,未计眼前屈与伸。我亦为人子,年来已度三十春。
家贫自少事章句,父祖力家百苦辛。往年吾祖已捐弃,临行犹愿孙成器。
而今一第市童怜,痛哉吾祖安在矣。祖母于今老色深,念之中痛不能任。
双亲四目仅一子,况复暮景仍骎骎。平生学力尽虚耳,世事颠迷无与比。
静中自笑复自悲,授之以政将何以。每览程朱性理书,践履一意负心期。
古云三十骨骼成,轻暴气质若未移。颜渊三十德行立,邓禹三十功业毕。
我今三十何为哉,少日已去老将来。父祖教育良可哀。
为感洪君诉母苦,客灯独对泪如雨。濡毫不管诗家数,为君草草传心语。
蔡清(1453--1508年),字介夫,别号虚斋,明晋江人。31岁中进士,累官至南京文选郎中、江西提学副使,著名的理学家。他治学严谨,在床边设案置烛台,凡与学生讲论的问题,临寐前反复思考 ,若有所得即起床,点灯纪录备忘。因积劳成疾,年56岁而逝。
李咸谷歌,宋代,黄师参,
李咸谷,真诗人,无枝可栖云水身。去年县官为架屋,才有数枝堪寄宿。
朝厨无烟眠正高,痴儿叫怒吟转豪。人间六月尽絺服,独著春衫凉自足。
黄鸡白酒东家留,西家欲留还住休。凿池养鱼未盈掌,有客过门须举网。
网收鱼尽镜奁空,菜羹作供尤春风。谷之山,窈复深,谁其友之紫芝民。
谷之水,清且泚,谁其似之巢父耳。再拜号君咸谷子,白头结交从此始。
水调歌头(上韵州方检详,时有节制之命),宋代,严仁,
惨淡望京阙,慷慨梦天山。引杯中夜看剑,壮气刷幽燕。鼍鼓满天催曙,画角连云啸月,吹断戍瓶烟。犀角赤兔马,虎帐绿熊毡。
仗汉节,伸大义,伐可汗。青冥更下斧钺,赤子要君安。铁骑千君观猎,宫样十眉环座,礕礰听鸣弦。莫厌兜鍪冷,归去又貂蝉。
皇太子释奠诗,南北朝,何胤,
灵象既分,神皇握枢。其降曰命,有书有图。化彰礼乐,教光典谟。
五经夤序,七纬重敷。
保氏述艺,乐正奠师。良玉缘琢,务德由咨。雅沿俗化,风移运迟。
道不云远,否终则夷。
下武增辉,烝哉体圣。三极彝伦,九服骘政。文以止戈,学以流镜。
国崇上庠,人思下竞。
昭昭储后,悊秀克明。徽若稽古,体睿申情。往行内洁,前言外清。
纡光隆业,让龈胶庭。
敷奥折文,悦书敦史。六诗开滞,三易机理。光耀程辉,华翻丽起。
尊圣明贤,释兹敬礼。
仪形初盥,容祗荐陈。罍鬯清飨,俎实芳礼。登歌奏阕,有司告神。
以介景福,庆无不臻。
祝史赞撤,敛圭轩燕。笙镛列阶,展声宿县。舞节金石,歌依越练。
交袖折羽,流龠清殿。
傧仪接贽,相诏初筵。峨峨台弁,灼灼藩蝉。时英整笏,胄子端篇。
大观在上,于斯盛焉。
云行雨施,品物甄流。敷荣散春,兰芬曜秋。道洽虽均,蒙固难周。
进垂智效,退惭山丘。
答郑虞任检法见赠,宋代,陆游,
卧龙山前秋雨晴,郑子过我如夙昔。
照人眉宇寒巉巉,悬知笔有千钧力。
镜湖岁暮霜叶空,乃闻载酒同诸公。
归来湖山皆动色,新诗一纸吹清风。
文章要须到屈宋,万仞青霄下鸾凤。
区区圆美非绝伦,弹丸之评方误人!
烛影摇红·天桂飞香,宋代,吴文英,
天桂飞香,御花簇座千秋宴。笑从王母摘仙桃,琼醴双金盏。掌上龙珠照眼。映萝图、星晖海润。浮槎远到,水浅蓬莱,秋明河汉。宝月将弦,晚钩斜挂西帘卷。未须十日便中秋,争看清光满。净洗红尘障面。贺朝霖、催班正殿。喜回天上,紫府开筵,瑶池宣劝。
赠张君自操兼简姚雨平四十韵,清代,王存,
张侯二十强,已学万人敌。四七建旗鼓,荡决走南北。
投壶谢多马,解甲遂敛翼。王城三年住,大海六月息。
《阴符》蚀秋雨,青春送白日。玄黄野血乱,袖手养渊默。
邂逅羁旅中,屯邅引佳觌。初见相劳苦,深语倍温克。
昨来更殷勤,念我悬磬室。谓可恣取求,袱被数晨夕。
金门一囊粟,与共尚有力。贱子感且辞,齿粲泪暗滴。
安得长者言,温馨暖立壁。床头金未尽,旧馆足容膝。
无为使君累,政用自鞭策。忆在光宣朝,珂乡弄刀笔。
戴星虽疲劳,省己多阙失。才贤幸匡救,父老宽刻责。
昔年甘苦事,都化烟云迹。惟馀香火情,异代犹不隔。
穷老众吐弃,沟壑分所得。假令一瓶钵,墟里传而食。
庶几相招邀,勿虑被呵叱。充君解推意,兹愿傥可必。
方今海南州,鱼尾烧天赤。鲸蛟各磨牙,人命贱虮虱。
曷不投袂起,大云荫火宅。山民耐征战,私廪尚丰实。
异军成一队,士勇吏悃愊。运以岂弟心,治以清静律。
剥复汔小休,理数有终极。壶浆罗马首,骄将定传檄。
拨乱反之正,功成就耕织。腐儒无见逾,长揖参寸尺。
诗新荔子熟,惠州饭饱吃。便当行荷锸,醉死笑哑哑。
斯言如梦呓,此计关家国。赤亭姚弋仲,我敬公所昵。
同来听荒鸡,起舞霜月白。愿言厉毛锥,攘襟二豪侧。
暮春晦夜同冯汝强汝言昆季饯别章行人景南使上党得光字,明代,谢榛,
官舍延星使,灯前数举觞。何当添夜漏,聊复驻春光。
鸿雁北来尽,关山西去长。赠君有芳草,岁晏莫相忘。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