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太司马张公邦奇

赠太司马张公邦奇,明代,皇甫汸,

清朝供奉早知名,黄石传书解论兵。每奏军机忧北阙,时挥丽藻动西京。

营中校士轻裘坐,门下怜才倒屣迎。文武古来谁得似,留侯麟阁羡功成。

42

皇甫汸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其他诗经

和陈和叔内翰忆梅花因手植数本又命画工作生枝于屏间

作者:韦骧(宋代)

和陈和叔内翰忆梅花因手植数本又命画工作生枝于屏间,宋代,韦骧,

翰林清兴满江乡,尤忆梅花趁腊芳。已写幽屏外桃李,更摅藻思压班扬。

自期造化加先意,岂待婵娟借末光。幸预樽前此佳赏,还祈手植早飘香。

21

寄唐禀正字

作者:齐己(唐代)

寄唐禀正字,唐代,齐己,

疏野还如旧,何曾称在城。水边无伴立,天际有山横。

落日云霞赤,高窗笔砚明。鲍昭多所得,时忆寄汤生。

61

招友人凤山观雪

作者:姚勉(宋代)

招友人凤山观雪,宋代,姚勉,

霜风才办两朝晴,怪听敲窗又雨声。

一夜忽生虚室白,六花已与短檐平。

酒斟销帐真成俗,兴尽扁舟且未清。

想得凤山高处好,试来着屐水精城。

39

归田杂咏十二首 其十二

归田杂咏十二首 其十二,明代,黎民表,

自卜三间隐,宁多二仲贤。王家甥舅易,何氏弟兄禅。

琴酒中年辍,江湖远梦悬。浮云尔何物,不似渌尊前。

76

雨夜

作者:王铚(宋代)

雨夜,宋代,王铚,

去国襟怀离别情,夜眠雨驿叹孤征。

转头三十年前恨,犹听当时枕上声。

83

开元杂题七首。照夜白

开元杂题七首。照夜白,唐代,陆龟蒙,

雪虬轻骏步如飞,一练腾光透月旗。

应笑穆王抛万乘,踏风鞭露向瑶池。

7

期黄山人不至

作者:宗臣(明代)

期黄山人不至,明代,宗臣,

思其兰佩三十秋,华发萧然卧沧洲。晴云常护钓者石,明月买断长江流。

白露泠泠下梧楸,美人不来生我愁。一曲樵歌起天末,白云摇落万山头。

58

次冯申之游灵泉韵

作者:王灼(宋代)

次冯申之游灵泉韵,宋代,王灼,

名山起高兴,不惜马首东。

沙边一着眼,翠光已浮空。

踏遍桑柘村,所向渐不同。

溪细山疑合,谷转路始穷。

莹净白玉界,芬馥青莲宫。

元知境过清,乘春乃昭融。

尚馀半残花,伴我酒颊红。

拂石爱少藓,披林怯多风。

安得身无事,来时禅寂翁。

虑沉灯影外,慧发鸟声中。

庶遂老岩壑,此行太匆匆。

95

次少伊韵反招隐

次少伊韵反招隐,宋代,周行己,

我已逾衰齿,公犹小五年。少时能作赋,平日不言钱。

风采桓公雅,诗情白乐天。朝纲方有赖,未可话归田。

82

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韵

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韵,宋代,黄庭坚,

宫槐弄黄黄,莲叶绿婉婉。

时同二三友,竹轩凉夏晚。

驾言都城南,以望征车返。

何知苦淹回,及此秋景短。

愁思令人瘦,举目道路远。

西风脱一叶,荐士闻乡选。

简书催渡河,宾客不得展。

亲忧对萱丛,妇病废巾盥。

言趋厌次城,鞭马倦长阪。

枣林蔽天日,交阴不容繖。

仰看实离离,忆见花纂纂。

异乡怀节物,不共斟酒盏。

举场下马入,深锁严龠管。

诸生所程书,捃束若稭秆。

蜜灯坐回环,丹砚精料柬。

披榛拔芝兰,断石收琰琬。

纷争一日事,声实溷端窾。

天球或弃遗,斗筲尚何算。

西归到官舍,尘土昏案版。

寒窗穿碧疏,润础闹苍藓。

诗书鹊巢翻,帷幔蛛丝罥。

果知兄未来,光阴坐晼晚。

昨蒙叔父报,亦叹音书简。

薄言使事重,激切被天遣。

逋流一方病,责任媲和扁。

咨询怀靡及,不遑暇息偃。

嚼冰进糜餐,冲雪踏层巘。

严霜八月飞,貂狐无余暖。

念嗟叔母刘,穷年寄甥馆。

尚怜公初黠,诱掖到昭宛。

庭坚薄才资,行又出町疃。

浮云与世疏,短绠及道浅。

匠伯首暂回,大樗终偃蹇。

学宫尸廪入,奉养阙丰腆。

学徒日新闻,孤陋犹旧典。

小材渠困我,持斲问轮扁。

大材我屈渠,越鸡当鹄卵。

未能引分去,恋禄幸苟免。

平生报一饱,从事极黾勉。

岂如不见收,放身就闲散。

思伯卧江南,无心趣轩冕。

庞翁迹颇亲,黄蘖门屡款。

斋余佛饭香,茶沸甘露满。

逢人问进退,余事寄一莞。

仲父挟高才,甘为沟中断。

青黄可牺樽,荐庙配瑚琏。

季父有逸兴,未尝入都辇。

临流呼钓船,拂石弄琴阮。

雍容从朋交,林下追游衍。

田园虽足乐,及时思还返。

阴寒木鸣条,望损倚门眼。

南枝喜鸣鹊,尺素托黄犬。

又以窀穸留,归期指姑洗。

寄声问僧护,儿发可以绾。

妙言对宾客,称渠万金产。

尔来弄笔砚,墨水恶翻建。

大字如栖鸦,已不作肥软。

鲁论未彻章,正苦诸叔嬾。

新诗开累纸,欲罢不能卷。

远怀托孤高,别思盈缱绻。

秋月明夜潮,柘浆冻金碗。

疏杵韵寒砧,幽泉流翠笕。

吟哦口垂涎,嚼味有余隽。

传示同好人,我家东床坦。

风烟意气生,挥毫写藤茧。

猎山穷鹑鴽,罩海极虾蚬。

银钩乱眼膜,嘉句渥肺脘。

且言伯在野,朋友必推挽。

五泰列清庙,圣绪今皇缵。

真儒运斗枢,道化迪天显。

朝论惜才难,逸民大搜猕。

岂闻任方物,包贡遗羽簳。

招车必翘趐,前席思謇謇。

王甥欲好怀,高意恐难转。

长篇题远筒,封寄泪空潸。

遥知云际开,灰飞黄锺管。

96

感兴七首 其五

作者:刘基(元代)

感兴七首 其五,元代,刘基,

落日悲风云满川,家家闭户少炊烟。也知渤海无龚遂,漫忆邯郸有鲁连。

三尺青萍思出匣,数茎白发望归田。请看如镜南楼月,此夜清光最可怜。

27

如梦令

如梦令,宋代,吕渭老,

珠阁雨帘高卷。望断碧梧墙院。短梦有幽寻,晓枕一峰云乱。谁见。谁见。风散菊英千片。

92

白雪曲

白雪曲,元代,张玉娘,

帘白明窗雪,风急寒威冽。欲起理冰弦,如凝指尖折。

霜帏眠不稳,愁重肠千结。閒看腊梅梢,埋没清尘绝。

62

送化主 其八

送化主 其八,宋代,释慧空,

一偈普送诸禅客,万化门中等慈力。门门对现没遮拦,箭箭离弦俱中的。

因记芭蕉曾遣化,未出门时先话霸。而今更不论亲疏,收功尽在华峰下。

38

榴花洞

作者:黄裳(宋代)

榴花洞,宋代,黄裳,

莲社是非外,洞天空色中。一枝樵客梦,两腋石门风。

鹿径踪何在,榴花信可通。此缘当邂逅,来接紫玄翁。

42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 王粲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 王粲,南北朝,谢灵运,

家本秦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自伤情多。

幽厉昔崩乱,桓灵今板荡。

伊洛既燎烟,函崤没无像。

整装辞秦川,秣马赴楚壤。

沮漳自可美,客心非外奖。

常叹诗人言,式微何由往。

上宰奉皇灵,侯伯咸宗长。

云骑乱汉南,纪郢皆扫荡。

排雾属盛明,披云对清朗。

庆泰欲重叠,公子特先赏。

不谓息肩愿,一旦值明两。

并载游邺京,方舟泛河广。

绸缪清燕娱,寂寥梁栋响。

既作长夜饮,岂顾乘日养!

85

别董大二首·其二

作者:高适(唐代)

别董大二首·其二,唐代,高适,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56

寄杨茂卿校书

作者:姚合(唐代)

寄杨茂卿校书,唐代,姚合,

去年别君时,同宿黎阳城。黄河冻欲合,船入冰罅行。

君为使滑州,我来西入京。丈夫不泣别,旁人叹无情。

到京就省试,落籍先有名。惭辱乡荐书,忽欲自受刑。

还家岂无路,羞为路人轻。决心住城中,百败望一成。

腐草众所弃,犹能化为萤。岂我愚暗身,终久不发明。

所悲道路长,亲爱难合并。还如舟与车,奔走各异程。

耳目甚短狭,背面若聋盲。安得学白日,远见君仪形。

19

题墨菊 其二

作者:王恭(明代)

题墨菊 其二,明代,王恭,

湘江閒唱九歌声,栗里应辞五斗荣。谁谓秋来风物冷,露黄烟翠不关情。

20

偈公六十五首

偈公六十五首,宋代,释咸杰,

虚骤龙骧与麽来,蓦然平地起风雷。

棒头正眼明如日,凛凛清风廓九垓。

6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