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徐公子新居病起慰款追昔作

访徐公子新居病起慰款追昔作,明代,皇甫汸,

第宅逢新徙,琴书俨旧存。钟山遥入户,淮水正当门。

隐几枚乘发,穷途阮籍樽。谁怜众宾客,今日散平原。

36

皇甫汸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其他诗经

芸敏同居法源寺累月初夏余先出都作此为别

芸敏同居法源寺累月初夏余先出都作此为别,清代,叶大庄,

四月南风雨新霁,麦花初飞柳条曳。短衣匹马走关河,回首觚棱在天际。

故人落落金闺彦,横槊论才雄一世。手校华林《七录》书,石渠轮笔先承制。

国家右文迈前古,汉学经生持绝诣,旷代承明著作家,卢钱王纪今谁继。

佛楼镫光暗高树,日日绳床坐谈艺。诗派商量摘句图,碑林校证题名例。

明知春尽将首涂,强为藤花三日憩。吾穷去矣固其所,断翮湖天叫凄戾。

君胡亦复厌长安,金爵月明怆分袂。无田栖栖安得归,不饮兀兀甚于涕。

帛槌茶磨清江居,自醵社钱作春祭。早晚题诗寄水庄,仪禺绝忆我家弟。

潦倒残吟冷醉身,寥天海气吹妖蜧。

79

喜董之南归

作者:谢薖(宋代)

喜董之南归,宋代,谢薖,

乾鹊飞翻噪晚林,阿南归骑果骎骎。青衫黄绶沾新命,白石清泉是素心。

金镊多情洗双鬓,葛巾从此避华簪。来年往献东巡颂,今日聊为梁父吟。

18

鹧鸪天 闻张子荩捷报呈学使公二首 其一 有序

作者:徐渭(明代)

鹧鸪天 闻张子荩捷报呈学使公二首 其一 有序,明代,徐渭,

试选蛾眉几许长。纤纤侵入鬓云黄。天边夺得初三月,镜里描来第一双。

真国色,好天香。安排枕席待君王。越溪多少莲舟女,老却失颜不嫁郎。

22

出都寄二苏

作者:毛滂(宋代)

出都寄二苏,宋代,毛滂,

近年好语开蹙额,廊庙主人还稷契。

诸葛亮公彙进民所怀,

械必提之右乃挈。善随类举皆可观,

野无遗贤静岩穴。石梁有客少读书,

神接前人望风烈。志与时违可奈何,

居贱好高谋已拙。此身悠悠日江海,

吊影行吟事酸噎。揣摩胸臆作西游,

不成兴起惭豪杰。贾生恸器初亦疑,

十年自觉流清血。三书不用即山林,

将前复却何从决。无因名姓累吴公,

咫尺天光阻罗列。志士惜日诚可怜,

每恨平津当老节。子云年少行所为,

今出秦关独疲苶。郭门囓臂良感人,

仲卿蓄缩翻伤别。叩关自鬻虽矜张,

扫门愿见犹摧折。炙手门前车马多,

排肩屡进不得彻。近来索米却求田,

结绶弹冠非所觖。更令胸臆从谁开,

一刺怀归定漫灭。槛虎饥馋尾漫摇,

水尽海鲸当蚁垤。谁能忍耻寄我颜,

妻笑嫂欺安用舌。北山记忆破腊来。

远水扁舟两愁绝。云重山寒暝不开。

孤帆夜落严陵雪。雷山老桐冻弦断,

不作南风相煖热。一剑星昏共形影,

每恐龙寒呵古铁。孟尝无炭暖置身,

杜虽有指不得结。可怜危肩耸及耳,

浩歌能复弥清冽。吴山忽见梅花谢,

天助阳春生笔下。近檐呵欠面发红,

故絮卖钱不须借。卖钱买船更欲西,

墙头立燕新泥。新开湖南接淮水,

楚山翠入天低迷。细风平日两媚好,

嫩黄梢转隋场堤。河名已清色未改,

减尽狂湍浊犹在。东风正和水面穗,

恃赖夷犹百无殆。郁郁葱葱见帝台,

祥烟瑞雾真佳哉。玄都道士种桃手,

露浥风吹今总开。山翠柔红亦得色,

斗妍意不相低徊。游蜂上下逐蝴蝶,

蜜脾未饱争喧豗。幽谷黄鹂出晴昊,

乔木岂迁枝叶老。避寒休处过雪霜,

依旧飞来语音好。少年走马红尘道,

绣勒锦缘金络脑。窈窕花随玉碗飞,

瞑旋风吹玉山倒。可怜穷巷无芳菲,

良辰不得开怀抱。闭门曝背借余暄,

犹得爬搔驱虱蚤。逡巡迷目风沙颠,

已报新花去如扫。乘离执衡又一时,

万物从新炎帝造。柳线渐长成畏日,

苦菜秀时蝗蚓出。烟绡雾縠自直钱,

故葛绽联遮肘膝。凌人颁冰下霄汉,

谁信朱门自无汗。蔗浆酷粉玛瑙盘,

牙床角簟光凌乱。石梁孤客赁屋子居,

坐恐炊中忽糜烂。蚊虻噆肤俛听尔,

何苦群鸣恣喧玩。生嫌蒿艾昏泪眦,

宁强掴搭酸吟腕。墙阴壁隙又出蝎,

潜致小毒犹锥鑽。巫师祸痛已复遭,

术非驱除真亦漫。听鸡起坐难饱眠,

庶宽烦促须清旦。进不知名仍退却,

既来亦好归不恶。羲和鞭御向西行,

出门感此梧桐落。淡月孤烟侵晓昏,

小雨凄风动冥寞。且欣编简堪卷舒,

那知羞涩忧垂橐。钟鼓声沉北斗高,

白日渐远华南葵藿。楚歌忽断隔黄芦,

已见金山高磊落。须臾崩车天上行,

长幡乱舞喧檐铎。苍穹白浪两低昂,

黑蛟黄虬森喷薄。开帆插橹六鳌惊,

男儿信匐方自若。吴音嘲哳来船近,

共怜远客逃沟壑。鸟倦知还羽翮垂,

修竹茂林欣有长。故山茅屋良幽深,

清泉浏浏石凿凿。蕨薇虽老芋栗甜,

拾穗行歌亦云乐。买竿钓鱼谁更哀,

贳酒涤器人应谑。士通五经取青紫,

请谢夏侯乌有此。捷径须知自有涂,

枉诵陈编腐牙齿。潼关坐息感二鸟,

耿耿此心聊复尔。敢嗟与史共槽枥,

但苦酸鹹异便美。拟希锯利效细黠,

天与钝顽难力砥。五斗充饥未有时,

却藏手板投耘耔。曩闻下惠恬小官,

颇怪少游甘掾史。曼倩俄惊备大臣,

李渤谏官呼不起。古人云就良不同,

刚成亦足称男子。呜呼产时正阨穷,

怅望临食空投匕。丰山蒲牢铿有声,

霜气感发非击棰。昌黎诱励方循循,

广文薰炙皆名士。宋之善鸣挺有公,

愿助下风唇口哆。当时一到匠石前,

至今人或疑杞梓。大厦未完公勿忘,

可惜空山终朽死。烧桐愿献太古音,

处囊请试从今始。

30

西湖春晓

作者:王镃(宋代)

西湖春晓,宋代,王镃,

金波滟滟日煇煇,绿树牵风晒柳丝。

湖阔翠禽飞不过,浮荷叶上立多时。

94

寄太白李山人

作者:林逋(宋代)

寄太白李山人,宋代,林逋,

颜如童子发如黳,卜筑深当太白西。

身上祇衣粗直掇,马前长带古偏提。

鹍鹏懒击三千水,龙虎闲封六一泥。

几度枕肱人迹外,半窗松雪论天倪。

81

和景秋坪侍郎甘肃总督署拂云楼诗二篇 其一

和景秋坪侍郎甘肃总督署拂云楼诗二篇 其一,清代,谭嗣同,

作赋豪情脱帻投,不关王粲感登楼。烟消大漠群山出,河入长天落日浮。

白塔无俦飞鸟迥,苍梧有泪断碑愁。惊心梁苑风流尽,欲把兴亡数到头。

63

屏风山寻范石湖所题空明洞壶天观慨然有作

屏风山寻范石湖所题空明洞壶天观慨然有作,清代,李宗瀚,

隔江敞云屏,近有沧湾绕。壶中别天地,日月自昏晓。

邃宇谢棼楣,乔基拥城堡。我从七星外,笑指天囷小。

深入三昧门,闯出大罗表。下界烟濛濛,始学鸾骖矫。

蛮荒囿耳目,谁复恣幽讨。坐令糖霜户,据此冰霞岛。

煨尘黕四壁,拿龙失麟爪。岂惟玷贞白,文字荡如扫。

大雅今寂寥,长怀石湖老。

41

感春四首 其一

作者:孙觌(宋代)

感春四首 其一,宋代,孙觌,

槿篱茆屋两三家,急雨捎溪燕子斜。万壑笙镛号地籁,一天缯絮堕杨花。

风尘澒洞身先老,樽酒欢呼气尚华。虎穴参差半朝市,无嫌卑湿赋长沙。

62

隔浦莲近/隔浦莲近拍

隔浦莲近/隔浦莲近拍,宋代,翁元龙,

街檐插缀翠柳。憔悴清明后。泪腊堆香径,一夜海棠中酒。枝上酸似豆。莺声骤。恨软弹筝手。

揾眉袖。嘶总过尽平燕,绿衬飞绣。沈红入水,渐做小莲离藕,亭冷沈香梦似旧。花瘦。欲留春住时候。

42

写意

作者:黎贞(明代)

写意,明代,黎贞,

京国初归日,江门晚渡时。幽怀写不尽,鱼鸟自忘机。

89

次韵欧阳叔向寺丞早春呈周子发知县

次韵欧阳叔向寺丞早春呈周子发知县,宋代,王庭圭,

冰底涓涓已作声,晓看春色上芜城。江南楼阁烟中出,槛外山川翠欲萌。

梅点宿妆凝笑靥,柳摇新绿换枯茎。化权初入东风手,莫使阶前草乱生。

70

次韵答赵尚书

次韵答赵尚书,宋代,张继先,

炎蒸时节别家山,霜雪如今却渐寒。

恨我虚名徒涉世,忆君高语共凭栏。

比因厌客连朝卧,长是援琴终夜弹。

已得明春归去旨,预惊灵鹤整翎翰。

60

癸亥日泊舟吴会亭

癸亥日泊舟吴会亭,宋代,范成大,

去年春盘浙江驿,湛湛清波动浮石。今年春盘吴会亭,冥冥细雨湿高城。

天边作客风沙里,今年去年成老矣。客心古井冷无波,过眼人情亦如水。

忆昔三生住翠微,偶来平地著征衣。山中故人应大笑,扁舟坐稳何当归。

94

猿图

作者:仇远(宋代)

猿图,宋代,仇远,

天竺寒泉夜月明,洞深曾听两三声。

秋风木叶图中见,比似前回太瘦生。

88

用前韵呈苏子容尚书

作者:陆佃(宋代)

用前韵呈苏子容尚书,宋代,陆佃,

颦里从来敢效西,龙门登日尚云泥。紫垣正掌丝纶美,绛帐初将杖屦携。

红锦未酬青玉案,黄金应护碧纱题。正堂若许曹参避,愿更虚心问相齐。

31

和灵岩虎丘感事二首 其二

和灵岩虎丘感事二首 其二,元代,谢应芳,

兵馀重到古禅关,无限伤心四望间。林下点头皆炮石,门前战骨似丘山。

剑池屡变珠光赤,盘石犹沾血点斑。白发破衣耆旧在,独怜宁老不生还。

56

汾沮洳

作者:佚名(先秦)

汾沮洳,先秦,佚名,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7

戏题李渤联德高蹈图四首 其一

作者:刘因(元代)

戏题李渤联德高蹈图四首 其一,元代,刘因,

扊扅炊罢补麻衣,习取禁寒抗老饥。幸自伯鸾无识者,对人不必案齐眉。

27

梅时往来郊外十绝 其四

作者:张侃(宋代)

梅时往来郊外十绝 其四,宋代,张侃,

半生见梅唤作兄,我诗政见梅边清。前回待欲唤曾子,惜许疏蟾未弄明。

1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