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四十首 其九

感秋四十首 其九,明代,陈子升,

名流今特盛,览古觉才难。请以市琴碎,为君杯酒欢。

道存不下带,心折一相看。百尺琅玕实,惟应彩凤餐。

36

陈子升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其他诗经

寄题万峰阁为越僧作

作者:胡奎(明代)

寄题万峰阁为越僧作,明代,胡奎,

巍巍乎万峰之阁兮,乃在句践之国梵王之家。不知何年始开辟,但见层峦叠嶂涌出无数金莲花。

想当大禹疏凿际,神输鬼运纷如麻。衔石走精卫,补天驱女娲。

星联棋布互参错,奇形诡状何㠂岈。踞者如虎豹,蟠者如龙蛇。

断者如截肪,峭者如削瓜。穹然古佛顶,螺髻青鬖髿。

纷若越女鬟,一一盘宫鸦。又如祗王园中宝树下,诸天幡盖杂遝相纷拿。

娑竭珠宫夜光白,明月照海皆金沙。我闻胜景有如此,恨不一往乘飙车。

上人山中来,笑语生烟霞。中藏万峰秀,文采摛天葩。

风流远接许询辈,佳句往往传中华。昔闻支道林,好骑神骏騧。

历览山水窟,逸思令人嗟。我诗无根蒂,政如焦谷芽。

安得从师极登眺,东游云门与若耶。寄谢山灵勿相拒,待我一饭餐胡麻。

10

次杨仪部韵题陆章丘卷

作者:邵宝(明代)

次杨仪部韵题陆章丘卷,明代,邵宝,

信州分司方晓起,忽闻客报惊我耳。江边揖罢始知君,何不先驰书一纸。

与君登第俱少年,俯仰于今几星纪。中间往往见文章,出入韩苏窃钦企。

君才磊落滞州县,上书再至长安邸。也知造物能戏人,拂袖归欤卧乡里。

登临到处兴不穷,手向林园植桐梓。古人固有神仙流,今人如君亦其比。

不然落笔对宾客,挥霍风云乃如此。寒冰玉壶秋在悬,鼎腹笑杀彭亨豕。

等閒解摈不足作,聊复群游向吴市。酒酣拔剑思益豪,望入湖天极茫瀰。

功名有地重弹冠,富贵无人轻脱屣。大江西南五老峰,万年青落鄱阳水。

山中尘远多神仙,闻君欲来招更傒。载赓李白香炉篇,肯后前人作山耻。

余官兼领白鹿洞,台石琼瑶席云绮。停车一坐数十日,跫然空谷欣闻履。

留君同游君不住,为君作歌歌浩矣。

61

送暨阳同知

作者:王冕(元代)

送暨阳同知,元代,王冕,

我生山野毛发古,不是多时旧巢许。

松根坐卧忘岁年,足迹何曾入官府?雨晴忽觉草添肥,春来春去都不知。

耕田凿井亦足乐,短歌长啸随所之。

溪谷无尘人事少,纵有饥寒能自保。

花村月夜犬不惊,可是太平风俗好。

昨日柳花如雪飞,今日作诗何所思?我诗似质朴,君政从可推。

锦衣翩翩马如练,拜恩应到黄金殿。

他年皂盖下蓬莱,更与君侯作佳传。

5

山北纪行十二章章八句 其十二

作者:朱熹(宋代)

山北纪行十二章章八句 其十二,宋代,朱熹,

明晨江矶寺,尊酒聊对设。孰是十日游,遽成千里别。

英僚树嘉政,素友厉孤节。努力莫相忘,清宵共明月。

67

五凤楼晚望 六年八月十日作。

五凤楼晚望 六年八月十日作。,唐代,白居易,

晴阳晚照湿烟销,五凤楼高天泬寥。

野绿全经朝雨洗,林红半被暮云烧。

龙门翠黛眉相对,伊水黄金线一条。

自入秋来风景好,就中最好是今朝。

2

七月十五夜太湖看月

作者:谢肃(明代)

七月十五夜太湖看月,明代,谢肃,

震泽早秋秋月明,老夫此夜颇关情。三千馀里出闽海,七十二峰看洞庭。

滉漾金波浮大地,淋漓元气湿青冥。茫然错料鸱夷子,倒载西施一舸行。

59

读陶靖节诗

作者:程俱(宋代)

读陶靖节诗,宋代,程俱,

吾观靖节诗,三叹有遗音。卧看起咏之,愔愔澹多心。

欲学靖节诗,慎勿学其语。心源如古井,衡气光发宇。

言无出言意,妙语自天与。譬如清泠渊,月湛不可取。

嵚崎阨惊湍,乃若震雷鼓。斯言可深味,往往弃如土。

65

近读夜永不寐等作觉清而颇寒吾恐伤中和而病吾子也因复继前韵假辞而薰炙之亦晁补之拟骚之遗意也

作者:王恽(元代)

近读夜永不寐等作觉清而颇寒吾恐伤中和而病吾子也因复继前韵假辞而薰炙之亦晁补之拟骚之遗意也,元代,王恽,

烛影红摇夜色侵,香添菱叶郁重衾。凤琶调软歌能合,竹叶杯深醉易沈。

绿鬓追欢燕市乐,翠屏归梦越江吟。平明剩买扶头酒,不向诸儿计橐金。

3

戏作艳诗

戏作艳诗,南北朝,萧绎,

入堂值小妇,出门逢故夫。含辞未及吐,绞袖且踟蹰。

摇兹扇似月,掩此泪如珠。今怀固无已,故情今有馀。

84

陵阳山水歌

陵阳山水歌,清代,胡承诺,

前陵阳,后秋浦,此间诸山植如堵。丹霞委兮素霓敷,郁郁乎天阙地肺之名区。

鼓蠡东迤走奇峰,直饮新安江水中。珠林翠崿影芙蓉,颇有乳泉石池流淙淙。

或悬一发于碍风回日之高标,或藏一缕于停云隐雾之深松。

猛兽斑而驯伏,翔鸾碧而裔容。黄山内外别有天,潜与匡庐句曲通云烟。

昔人放鱼得放龙,龙去山空心悠然。报以素书盈一卷,教以服食蚤学仙。

自是其身有仙骨,龙来迎上陵阳山。山下旧樵侣,遥从山半语。

为问钓车今安在,依然昔时予共女。情昵起长叹,伫立久盘桓。

欲及浮丘偕子晋,毛褐金策白云间。凡体尘心将不去,黄鹤千龄呼子安。

岭头竦绝望八荒,心愉悦兮目苍茫。扪取斗牛接飞星,缥缈数峰横东溟。

苔梁一别,石门幽绝。柏实岩古,松风响辍。俄顷髓凝,他年冶裂。

涧花著雨焚,天香向晴爇。君行至此欲何为,何事春风祇骚屑。

52

游王官谷

游王官谷,宋代,王钦臣,

钟鼎山林出处明,中间不合枉高情。有钱须买王官谷,流水声中过一生。

21

太上感应篇

太上感应篇,宋代,李昌龄,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於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

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忍作残害。阴贼良善,暗侮君亲。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诸无识,谤诸同学。虚诬诈伪,攻讦宗亲。刚强不仁,狠戾自用。是非不当,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谄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赂。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见杀加怒。知过不改,知善不为。自罪引他,壅塞方术。讪谤贤圣,侵凌道德。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愿人有失,毁人成功。危人自安,减人自益。以恶易好,以私废公。窃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讦人之私。耗人货财,离人骨肉。侵人所爱,助人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胜。败人苗稼,破人婚姻。苟富而骄,苟免无耻,认恩推过。嫁祸卖恶。沽买虚誉,包贮险心。挫人所长,护己所短。乘威迫胁,纵暴杀伤。无故剪裁,非礼烹宰。散弃五谷,劳扰众生。破人之家。取其财宝。决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乱规模,以败人功,损人器物,以穷人用。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负他货财,原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见他失便,便说他过。

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埋蛊厌人,用药杀树。恚怒师傅,抵触父兄。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巧诈求迁。赏罚不平,逸乐过节。苛虐其下,恐吓於他。怨天尤人,呵风骂雨。斗合争讼,妄逐朋党。用妻妾语,违父母训。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贪冒於财,欺罔其上。造作恶语,谗毁平人。毁人称直,骂神称正,弃顺效逆,背亲向疏。

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施与後悔,假借不还。分外营求,力上施设。淫欲过度,心毒貌慈。秽食馁人,左道惑众。短尺狭度,轻秤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压良为贱,谩蓦愚人,贪婪无厌,咒诅求直。嗜酒悖乱,骨肉忿争。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夸,常行妒忌。

无行於妻子,失礼於舅姑,轻慢先灵,违逆上命。作为无益,怀挟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爱。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损子堕胎,行多隐僻。晦腊歌舞,朔旦号怒。

对北涕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夜起裸露,八节行刑。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春月燎猎,对北恶骂。无故杀龟打蛇,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直。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

取非羲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夫心起於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於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後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81

春游回文

春游回文,明代,赵完璧,

忙里閒情娱景华,度溪寻壑蓦晴沙。长原翠漾云浮草,暖径红飞燕落花。

狂咏客亭春把酒,憩留僧寺晚烹茶。香生陌雾飘风软,苍莽踏来游路遐。

22

寄献阙下一二知己

寄献阙下一二知己,宋代,祖无择,

公道当朝绝比伦,因凭暖笔变孤根。才冲霰雪游梁苑,便逐风雷化禹门。

南郡已甘抛绛帐,东州何幸佐朱幡。心怀象魏身江海,两地悠悠欲断魂。

72

对重九忆髫年

作者:邓林(宋代)

对重九忆髫年,宋代,邓林,

严君晚节似柴桑,酷爱黄花冷淡香。但愿有朋来满座,不教无酒负重阳。

时光过眼成寥落,景物关心倍感伤。欲寿一觞那可得,只将清泪洒玄堂。

63

寄赵碧澜右之

作者:顾逢(宋代)

寄赵碧澜右之,宋代,顾逢,

移家归故第,只在霅溪边。

旧别无旬日,今回恰数年。

莺花晴暖际,风雨晦冥天。

总是思君处,孤吟每日怜。

61

田家 其五

作者:华岳(宋代)

田家 其五,宋代,华岳,

绯裤青衫紫系腰,揽衣随过水平桥。

虽然不识风流事,也向人前学逞娇。

46

题赵焕文先生殉节纪二首 其一

题赵焕文先生殉节纪二首 其一,清代,章慎清,

惨睹中朝大命倾,匹夫有责矧公卿。哀时不尽生前痛,洁己遑论死后名。

甘效采薇思凛节,竟同填海为输诚。此邦忠义非虚语,正气常留亘太清。

95

食姜

食姜,宋代,王十朋,

辣皱人眉性最良,药中功效不寻常。吾侪自是生无智,夫子何曾食彻姜。

57

绿珠词

绿珠词,元代,杨维桢,

井底生明月,楼头坠宝星。

年年金谷草,春入美人青。

1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