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过钱介有赠

作者:秦镐(明代)

虞山过钱介有赠,明代,秦镐,

闲庭贮日煦如春,到眼禽鱼亦自亲。

蕉叶满窗诗一卷,菊花半壁酒千巡。

交前名熟看疑梦,醉后情生语较真。

但过无愁供给少,知君不解道家贫。

97

秦镐

河南汝阳人,字周京。屡试不第,遂绝意仕进,工古文。崇祯间征辟,不就。农民军克汝阳,绝食死,年八十二。有《髣园消夏录》。

其他诗经

西湖春游曲 其九

西湖春游曲 其九,明代,区大相,

青阳既荡渭,绿水复盈淇。有女怀春出,容颜不可思。

流光一抛掷,沉叹返空帷。

37

怡云别业杂咏 其一

怡云别业杂咏 其一,清代,潘尚仁,

榆柳团团接翠微,野人心事莫相违。白云从此间舒卷,不许澶漫出岫飞。

21

从军行

作者:王宏(唐代)

从军行,唐代,王宏,

儿生三日掌上珠,燕颔猿肱秾李肤。十五学剑北击胡,

羌歌燕筑送城隅。城隅路接伊川驿,河阳渡头邯郸陌。

可怜少年把手时,黄鸟双飞梨花白。秦王筑城三千里,

西自临洮东辽水。山边叠叠黑云飞,海畔莓莓青草死。

从来战斗不求勋,杀身为君君不闻。凤凰楼上吹急管,

落日裴回肠先断。

47

寄赵十一弟

寄赵十一弟,宋代,吕本中,

亲朋虽近懒追寻,湖岭归来病至今。寄语洪州赵从事,忍令无酒过冬深。

71

和徐季功墨梅

和徐季功墨梅,宋代,王之道,

閒想窥池倒影,戏成落笔斜枝。

纵涅难缁玉质,细看何似当时。

18

龙洞山杂咏二首 其一

作者:边贡(明代)

龙洞山杂咏二首 其一,明代,边贡,

寺绕层峰入,溪通曲涧开。八年千里梦,七日两回来。

古壁流烟色,荒蹊叠草莱。登高赋摇落,惭愧宋生才。

8

赠张翁

赠张翁,明代,王世贞,

清朝词客几簪裾,令子承恩在石渠。中岁看传刘氏业,少年亲受伏生书。

云凝太华莲花发,露擢高盘御掌舒。但使秦天能戏綵,无劳蜀道重回车。

65

感怀

感怀,唐代,全祖望,

古人观世道,首重在人心。天地纵多故,此志终昭森。

其或不然者,天地且胥沉。是以子孟子,苦口距诐淫。

斯人方寸地,治乱所侵寻。奚止中流壶,区区千黄金。

自从炎汉后,二千年于今。人心虽日替,犹仗一线任。

有时见皎日,一启昏霾阴。有时遇震雷,一发哑钟瘖。

支架此大造,廓清良有壬。胡为迩日来,浇薄不可禁。

凌夷成痼疾,沉绵日以深。渐且入膏肓,医和无能针。

四民纵殷阜,亦复非好音。而况日局促,游鱼在沸鬵。

普天苦人满,衣食难为周。农也颇力耕,所苦乏田畴。

再易三易地,高价十倍求。商也更大耗,子母不见酬。

架虚以欺人,强半成漏舟。桓桓者兵耶,简练尤缪悠。

其寔乃市人,何以称好仇。更有诸勋术,生齿日以稠。

不耕而不织,糜饷坐若流。势且蔑可继,道在豫为谋。

空教圣天子,玉烛亲纲缪。诸公称股肱,而徒安苟偷。

足食与足兵,果何道之由。文章虽小道,元气所节宣。

三才有橐钥,冥冥嘘其间。随运为降升,良亦非苟然。

列朝诸著述,大概略可言。有人一振之,旋转盖如环。

而今胡日下,东流势不还。强者成枭狐,弱者成寒蝉。

天地失正声,莫遏群儿喧。其在洪范中,咎徵岂无端。

杞人窃搔首,作诗志忧患。

83

封禅碑

作者:李廌(宋代)

封禅碑,宋代,李廌,

魏公如管仲,封禅止文皇。

侈心晚犹在,厥妇故敢猖。

诬彼七十君,哀哉为民殃。

91

题赵太常山居四绝 其一 眠云洞

题赵太常山居四绝 其一 眠云洞,明代,胡应麟,

叠岭层崖落照悬,桃花万朵浴飞泉。玄关尽日封云气,一任群羊化石眠。

5

已亥杂诗 157

已亥杂诗 157,清代,龚自珍,

问我清游何日最,木樨风外等秋潮。

忽有故人心上过,乃是虹生与子潇。

31

黄文学过观珠灯和答

黄文学过观珠灯和答,明代,区元晋,

九华清思入宵重,还对春灯忆远红。金狄影团珠树里,霜轮光碾水晶丛。

一龛共睹星辰丽,万缕谁誇绮绘工。天远长安春不异,放歌元在彩云中。

84

寄陈南翔张伯成主宾

作者:仇远(宋代)

寄陈南翔张伯成主宾,宋代,仇远,

山水未游遍,其如归梦何。

独怜黄渚月,相隔白沤波。

秋尽那无雁,霜迟尚有荷。

终期共灯火,插架异书多。

1

龙泓洞

作者:杨蟠(宋代)

龙泓洞,宋代,杨蟠,

六月千里旱,偷泉心亦卑。

不烦山老祝,神物久无思。

19

七哀 其一

七哀 其一,明代,陈子升,

郁郁燕赵间,荒坟远相属。武灵非故宫,尉佗自南瞩。

翁仲款魋结,石马閟胡服。上有黄鸟鸣,飞飞睨幽谷。

既避巨君猾,复耻群莽秃。忽怪夷吾衽,亦伤微管牧。

两畿继芜秽,阳爻嗟在六。禹鼎何芒芒,众司诚覆餗。

魍魉见白日,荆榛蔽玄玉。道闻木偶言,欪哉乱心曲。

34

过清平次韵二首 其一

作者:王缜(明代)

过清平次韵二首 其一,明代,王缜,

一离黄扉近四年,梦魂常绕五云边。往来岁月徒劳耳,检点身心自泰然。

山外浮云多阁雨,世间沧海半成田。感时不尽高歌意,坎止流行欲问天。

47

山门栖岩寺

作者:赵鼎(宋代)

山门栖岩寺,宋代,赵鼎,

天边箭筈一门通,香隔云萝几万重。好借岩风为披拂,移文有语笑尘容。

35

句,宋代,范纯僖,

洞庭春暖浮仙鹢,桂岭花飞拥侯旌。

33

夜雨闻杜鹃

夜雨闻杜鹃,清代,陈洪绶,

带雨拖风望帝鸣,无情强作有情听。一生通是今宵梦,不见章台柳色青。

55

秋荷 其一

秋荷 其一,清代,蔡国琳,

杨柳池亭几断魂,荡桡曾说出闾门。月明盖静倾疏影,露冷房幽坠粉痕。

洛女尚留罗袜步,西施原住镜湖村。浣纱女伴如相忆,为报飘流忍再论。

5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