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送别,明代,林章,
春风自多思,奈与客情违。
杨柳频催别,蘼芜不送归。
千山独上马,一曲两沾衣。
回首河桥道,迢迢看落晖。
福建福清人,本名春元,字初文。万历元年举人。尝从戚继光于蓟镇,后侨居南京,坐事系狱。后旅居北京,以上书言事得罪,暴死狱中。有《林初文诗选》。
有酒十章,唐代,元稹,
有酒有酒鸡初鸣,夜长睡足神虑清。悄然危坐心不平,
浩思一气初彭亨。澒洞浩汗真无名,胡不终浑成。
胡为沉浊以升清,矗然分画高下程。天蒸地郁群动萌,
毛鳞裸介如鬇鬡。呜呼万物纷已生,我可奈何兮杯一倾。
有酒有酒东方明,一杯既进吞元精。尚思天地之始名,
一元既二分浊清。地居方直天体明,胡不八荒圢圢如砥平。
胡山高屹崒海泓澄,胡不日车杲杲昼夜行,
胡为月轮灭缺星fU盯,呜呼不得真宰情,
我可奈何兮杯再倾。
有酒有酒兮湛渌波,饮将愉兮气弥和。念万古之纷罗,
我独慨然而浩歌。歌曰:天耶,地耶,肇万物耶,
储胥大庭之君耶。恍耶,忽耶,有耶,传而信耻,
久而谬耶。文字生而羲农作耶,仁义别而圣贤出耶。
炎始暴耶,蚩尤炽耶,轩辕战耶,不得已耶。仁耶,
圣耶,悯人之毒耶。天荡荡耶,尧穆穆耶。岂其让耶,
归有德耶。舜其贪耶,德能嗣耶。岂其让耶,授有功耶。
禹功大耶,人戴之耶。益不逮耶,启能德耶。家天下耶,
荣后嗣耶。于后嗣之荣则可耶,于天下之荣其可耶。
呜呼远尧舜之日耶,何弃舜之速耶。辛癸虐耶,汤武革耶。
顺天意耶,公天下耶。踵夏荣嗣,私其公耶。并建万国,
均其私耶。专征递伐,斗海内耶。秦扫其类,威定之耶。
二代而陨,守不仁耶。汉魏而降,乘其机耶。短长理乱,
系其术耶。尧耶,舜耶,终不可逮耶。将德之者不位,
位者不逮其德耶。时耶,时耶,时其可耶。
我可奈何兮一杯又进歌且歌。
有酒有酒兮黯兮溟,仰天大呼兮,天漫漫兮高兮青。
高兮漫兮吾孰知天否与灵。取人之仰者,
无乃在乎昭昭乎曰与夫日星。何三光之并照兮,
奄云雨之冥冥。幽妖倏忽兮水怪族形,
鼋鼍岸走兮海若斗鲸。河溃溃兮愈浊,济翻翻兮不宁。
蛇喷云而出穴,虎啸风兮屡鸣。污高巢而凤去兮,
溺厚地而芝兰以之不生。葵心倾兮何向,松影直而孰明。
人惧愁兮戴荣,天寂默兮无声。呜呼,天在云之上兮,
人在云之下兮,又安能决云而上征。呜呼,
既上征之不可兮,我奈何兮杯复倾。
有酒有酒香满尊,君宁不饮开君颜。岂不知君饮此心恨,
君今独醒谁与言。君宁不见飓风翻海火燎原,
巨鳌唐突高焰延。精卫衔芦塞海溢,枯鱼喷沫救池燔。
筋疲力竭波更大,鳍燋甲裂身已干。有翼劝尔升九天,
有鳞劝尔登龙门。九天下视日月转,龙门上激雷雨奔。
螗蜋虽怒谁尔惧,鹖旦虽啼谁尔怜。抟空意远风来壮,
我可奈何兮一杯又进消我烦。
有酒有酒歌且哀,江春例早多早梅。樱桃桃李相续开,
间以木兰之秀香裴回。东风吹尽南风来,莺声渐涩花摧颓。
四月清和艳残卉,芍药翻红蒲映水。夏龙痡毒雷雨多,
蒲叶离披艳红死。红艳犹存榴树花,紫苞欲绽高笋牙。
笋牙成竹冒霜雪,榴花落地还销歇。万古盈亏相逐行,
君看夜夜当窗月。荣落亏盈可奈何,生成未遍霜霰过。
霜霰过兮复奈何,灵芝夐绝荆棘多。荆棘多兮可奈何,
可奈何兮终奈何。秦皇尧舜俱腐骨,
我可奈何兮又进一杯歌复歌。
有酒有酒方烂漫,饮酣拔剑心眼乱。声若雷砰目流电,
醉舞翻环身眩转。乾纲倒轧坤维旋,白日横空星宿见,
一夫心醉万物变。何况蚩尤之蹴蹋,安得不以熊罴战。
呜呼,风后力牧得亲见,我可奈何兮又进一杯除健羡。
有酒有酒兮告临江,风漫漫兮波长。渺渺兮注海,
海苍苍兮路茫茫。彼万流之混入兮,
又安能分若畎浍淮河与夫岷吴之巨江。味作咸而若一,
虽甘淡兮谁谓尔为良。济涓涓而缕贯,
将奈何兮万里之浑黄。鲸归穴兮渤溢,鳌载山兮低昂。
阴火然兮众族沸渭,飓风作兮昼夜猖狂。顾千珍与万怪兮,
皆委润而深藏。信天地之潴蓄兮,
我可奈何兮一杯又进兮包大荒。
有酒有酒兮日将落,馀光委照在林薄。阳乌撩乱兮屋上栖,
阴怪跳趫兮水中跃。月争光兮星又繁,烧横空兮焰仍烁。
我可奈何兮时既昏,一杯又进兮聊处廓。
有酒有酒兮再祝,祝予心兮何欲。欲天泰而地宁,
欲人康而岁熟。欲凤翥而鹓随兮,欲龙亨而骥逐。
欲日盛而星微兮,欲滋兰而歼毒。欲人欲而天从,
苟天未从兮,我可奈何兮一杯又进聊自足。
辛亥三月薄游台湾主雾峰之莱园献堂三兄属题园中名胜得十二绝句 其八 木棉桥,清代,梁启超,
春烟漠漠雨萧萧,劫后逢春爱寂寥。谁遣蜀魂啼不了,泪痕红上木棉桥。
同李枣阳游七星岩,明代,黎民表,
作镇标鹑火,经奇敞下都。魁形连紫极,岳势奠黄图。
地肺相盘络,天窗豁暌孤。起龙擎宝盖,写凤带流苏。
气象真能构,阴阳巧作炉。草长芝似玉,松久石为株。
秘简垂金薤,仙床上绿芜。巨灵曾此劈,疏属有谁拘。
眺览寒暄异,登临景物殊。霞流出窈窕,风至荅虚无。
未返雷门鹤,叨从叶县凫。洞如窥白鹄,水似得玄珠。
苔碣开元在,鸿才北海徂。轻飔下松桂,溟浸隐菰蒲。
槎泛思垂钓,岩栖拟结庐。暝烟分手处,惆怅失蓬壶。
德升尚书并示新诗愈富而愈工不胜叹服顾见戏之语不置而自处太谦谨和答以重致解嘲之意,宋代,綦崇礼,
庆吊从来不下堂,漫劳善颂费雕章。自嗤梦已空花散,更看诗为寐语忙。
论每阔疏时所弃,才称美秀上难忘。我宜屏迹君当起,出处相违恐两伤。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