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即景,近现代,黄绮,
看征鸿、背云飞去,西风还又清吹。溪山瘦尽休回首,难梦故园千里。
须醒醉。雨过也、黄花剩得秋如此。寻思索记。认松径僧归,夕阳无限,古寺晚钟坠。
今何计。时节他乡不似。孤怀因甚难弃。风帆一片偏容与,楼外碧流情寄。
当此际。且莫问、青春作伴归来未。人间可意。抚古木登临,拂裳歌去,题笔遣谁会。
黄绮(1914-2005),我国著名成就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他涉猎广泛,博览群书,在古文字研究、诗词创作、书画篆刻等诸多文化艺术领域都有着独特建树,被学术界称为“黄绮文化现象”。尤其在书法创作方面,独创“铁戟磨沙”体和“三间书”,“铁戟磨沙体”开创出“雄、奇、清、丽”之“中国北派书风”,“三间书”兼容并蓄,凛然独步,深受国内外书法爱好者的喜爱。
次韵何陆二别驾同游灵山阁三首,宋代,徐元杰,
平分风月两悠哉,胜践春浓花未摧。
萧寺适今重建阁,兰亭怀古共流杯。
典型二老溪山重,唱咏诸公今日开。
慙我枯肠元蹇涩,底教头上片云催。
【中吕】朱履曲,元代,卢挚,
访立轩上人于广教精舍,作此命佐樽者歌之,阿娇杨氏也。
相约下禅林闲士,更寻将乐府娇儿,鹤唳松云雨催诗。你听疏老子,刬地劝分司,他只道人生行乐耳。
恰数点空林雨后,笑多情逸叟风流,俊语歌声互相酬。且不如携翠袖,撞烟楼,都是些醉乡中方外友。
这一等烟霞滋味,敬亭山索甚玄晖,玉颊霜髯笑相携。快教歌宛转,直待要酒淋漓,都道快游山谁似尔。
雪中黎正卿招饮,赋此五章,命杨氏歌之数盏后兜回吟兴,六花飞惹起歌声,东道西邻富才情。这其间听鹤唳,再索甚趁鸥盟,不强如孟襄阳干受冷。
恰才见同云旋磨,但相邀老子婆娑,似台榭杨花点青蛾。那些是风流处,这才是雪儿歌,便有竹间茶也不用他。
虽不至撏绵扯絮,是谁教剪玉跳珠?是谁把溪山粉妆梳?且图待添些酒兴,管甚冻了吟须,看乘风腾六舞。
又没甚金吾呵夜,剩寻将玉女来也,一曲阳春助清绝。便章台街闲信马,曲江岸误随车,且不如竹窗深闲听雪。
泛公子樽中云液,倩佳人掌上金杯,浅酌清歌翠颦眉。直吃到银烛暗,玉绳低,雪晴时人未归。
天宁北山禅老招饮于双松精舍
春意满禅林葱蒨,艳歌听倚竹婵娟,掩映云龛敞风轩。顿医回摩诘病,强半是散花仙,原来这醉乡离朝市远。
脂粉态前生缘业,笑渠侬一刬心邪,才诵罢《楞严》礼释伽。管甚空色梦,你且近前些,与这老双松作个娇侍者。
仿玉川子沙麓云鸿研屏吕唐卿藏,金朝,赵秉文,
吾闻春秋纪年二百四十二,不书祥瑞书灾异。不知何年沙麓崩,六鹢退飞失其四。
恒星不见夜有光,星陨如雨石在地。孔子讳鲁不讳宋,但记日有食之既。
岂知沦影入石中,蟾蜍桂影俱蒙笼。初疑日中有两乌,双飞跳入姮娥宫。
鹑火贲贲尾伏辰,状如赤鸟云非云。女娲炼就五色石,抟沙所作愚下人。
史苏发占又端策,坎为曳月艮山石。兑升而云离奋翼,重兑为吕归有德。
吕侯宝石到子孙,更遣赵子穷其源。齐赵马牛不相及,如何穷此造化根。
世閒万事何不有,耳目之外难具论。海中时时发火焰,世界一一持风轮。
一微尘内纳须弥,有顶天上犹昆崙。并却咽喉与唇吻,别有一句超乾坤。
木人抚掌非耳听,石女怀胎亲眼闻。扇子筑著帝释鼻,鲤鱼惊翻东海盆。
吾言非夸子夸矣,要与摩诘无言言。
高忠宪公水居,清代,王灏,
大雅久沦丧,斯道在东林。先正有遗徽,穹然山水深。
浩渺纵孤舟,云居远追寻。登涉怀往迹,旷望悦幽心。
群峰散平湖,空翠来苍岑。伊人虽缅邈,虚室悬鸣箴。
矧兹溯流风,因之白雪吟。投琼意何厚,赓歌良不任。
自昔期古处,靡靡遂至今。日月忽西驰,岁暮苦寒侵。
愿言告良友,努力嗣徽音。
送张寺丞,宋代,章甫,
知己不易得,相知贵知心。
我行遍四方,公独知我深。
公如千丈松,凛凛有直气。
我如松下草,亦有傲霜意。
公分刺史符,朅来淮上州。
而我倦游者,振衣从公游。
花月醉管弦,江山随杖履。
激水湔穷愁,逢人赏佳句。
政成公入觐,酒尽客语离。
叠鼓催发船,不顾邦人悲。
邦人勿深悲,宣室定前席。
公必念尔民,还陈治安策。
吾君自神圣,事君公不欺。
祝公但加餐,慰此邦人思。
王百谷谓余久不调意诗为祟也赋答二首 其一,明代,卢龙云,
久欲蠲诗癖,三缄渐废言。官閒时见猎,业在匪专门。
五斗知何物,千秋用自存。惊人仍丽句,留滞不须论。
声声慢,宋代,李演,
轻鞯绣谷。柔屐烟堤,六年遗赏新续。小舫重来,惟有寒沙鸥熟。徘徊旧情易冷,但溶溶、翠波如縠。愁望远,甚云销月老,暮山自绿。
嚬笑人生悲乐,且听我尊前,渔歌樵曲。旧阁尘对,长得树阴如屋。凄凉五桥归路,载寒秀、一枝疏玉。翠袖薄,晚无言、寄倚修竹。
过放生池追怀江公民表谏议池盖公所创也,宋代,陆游,
钓台先生谏大夫,建中初元起江湖,是是非非玉座侧,身可死徙志不渝。
烟汀月岛二十载,白发短*藏菰蒲。
晚蒙湔洗得一障,上奏犹自称粗疏。
此公造处直奇特,竺乾先生分半席。
九州看如掌中果,天不遣为吁可惜!径归歛手筑陂池,也活龟鱼论万亿。
骨冷桐山唤不闻,停车怅望春波碧。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