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忆旧,近现代,罗锦堂,
五月田家麦渐黄,柳花落尽柳丝长。结个圈儿头上戴,要人知道是端阳。
罗锦堂,字云霖。中国台湾第一位文学博士。罗锦堂先生一生旅居,结识了诸多好友,并写下了很多力作,他把这些作品合写成《行吟集》。其中既有思念故乡的作品,也有展现志向的作品,还不乏展现异域生活的作品。无论哪种作品,都能体现罗锦堂特有的作品风格。罗锦堂晚年仍不忘弘扬国学,曾去世界多个国家的大学进行讲学,为国学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罗教授对中国古典文学深有研究,是元曲专家,著作有《中国散曲史》、《锦堂论曲》、《罗锦堂词曲选集》等十余种。
东廓先生贻连山书屋落成诗次韵奉赠,明代,罗洪先,
忆从石屋访行窝,几共云关掩薜萝。一见自惭违道远,无言更觉饮人和。
六经同异多新语,万物逍遥有浩歌。窃比舞雩吾所志,年年将奈暮春何。
咏怀古迹五首 其二 台岭,明代,陈子升,
辛壬癸甲出关回,行路虽难歌莫哀。敝舍亦劳千里望,中原只透一门开。
伤心逆旅通行李,屈指将军有姓梅。风度楼前融朔雪,大唐今数曲江才。
东坡作戒杀诗遗陈季常,余和其韵 其三,明代,袁宗道,
三日不饮酒,无异蜗亡汁。一日不食肉,有似鱼离湿。
放箸倏已空,一饱竟何得。口腹我所缓,性命彼甚急。
浑沌笑蚶蛎,暗弱欺鸡鸭。血色蚀刀砧,腥烟蒸帷幂。
不思味报身,铁网火洞赤。一念忏积愆,黑业立化白。
譬如遇赦囚,钳铗换冠帻。戒刀殒虚空,魔王尽哭泣。
世典不戒杀,竺书缝其缺。采毛可荐神,烹葵堪邀客。
断杀从此始,无令冤垢集。
过旧叶城有感,是时两弟已行五六日矣,三弟留题荒亭 其二,明代,袁宗道,
佩犊风犹在,画龙迹已陈。有情伤暴骨,无计起枯鳞。
饱食惭官吏,停车问窭人。腐儒甘脱粟,不敢厌劳薪。
送广东夏廉宪,明代,丘浚,
当宁念远氓,涂炭日以极。诏柬在廷臣,往振风纪职。
佥曰御史某,秉德刚且直。属耳按江右,风声甚煇赫。
兵政既以举,吏弊亦以革。谣言闻远近,公论推第一。
无如斯人可,拜手答明敕。天子曰命哉,超授三品秩。
天语重丁宁,纶命光舄奕。百僚无间言,相见咸唶唶。
而我岭南人,喜幸倍千百。预为乡人喜,从此得苏息。
特恩许乘传,陛辞行有日。走也官禁近,早有半面识。
中心久有怀,临分忍缄默。聊为陈本末,幸与垂采择。
惟兹东广地,富丽自古昔。秦初巳内附,汉后益广斥。
东西数千里,十郡六十邑。卫所错其间,小大五十七。
忆昔全盛时,承平久宁谧。家家有盖藏,人人各安适。
土著少流徙,世业足资给。士族尚诗礼,农家务耕织。
先期输赋税,俛首供力役。民不受箠楚,兵不识锋镝。
行旅不赍粮,远出不待吉。昏夜绝剽窃,歉岁无行乞。
况复天气暄,地利多所获。三冬著苧衣,五月收新植。
山畬少污莱,水田有潮汐。舟游泛沧茫,火种烧屴崱。
晓包趁墟饭,晴著登山屐。海错富蚌蚬,家畜剩豚鴄。
文木生山林,珍货来番舶。荔奴然火树,橘柚垂金实。
间右食素封,田圃盛嘉植。爱身宁破产,终讼羞珥笔。
遐迩总安恬,公私举丰殖。溯彼廿年前,长吏恣胸臆。
厚利动其中,甘言诱其侧。欺彼民柔愚,藐兹地遐僻。
遂决礼义防,大肆搏噬力。把臂褫其衣,抉口夺之食。
溪壑填不满,气燄扑难熄。上下相师成,前后递沿袭。
岂云无鹰鹯,方自为蟊螣。天门远万里,无地诉冤抑。
致令仁厚性,化作凶险质。弄兵潢池中,延息苟旦夕。
外邪寻即除,中虚遂成疾。蠢兹洞中猺,窥伺乘间隙。
始惟掠近地,稍稍出复匿。迹彼素脆愞,顿异戎与貊。
制伏本非艰,而我狃安逸。武冑耻言兵,文吏讳申贼。
纵虎出薄林,延鬼入居宅。路有横草虞,关无一夫扼。
长驱捲村落,乘夜盗城壁。岂彼智有馀,乃我法不立。
岁岁转猖披,边境遭轥轹。胁从日渐多,徒类日增益。
居民就流散,人烟渺萧瑟。巳身不自恤,何暇问家室。
田芜乏犊耕,井渫无人汲。万家春草青,一望秋地赤。
禾麻种殆绝,鸡犬声亦寂。昏雨鬼火青,凉月死骨白。
内地幸苟免,因之困供亿。相扇咸弗靖,濡沬聊戢戢。
方今尧舜朝,大臣总皋稷。万国俱时雍,一方独艰阨。
九重赫然怒,遣将捣其
伏中作二首 其一,宋代,孔武仲,
酷暑已旬日,薰炙势自如。昨夜得佳雨,新凉生太虚。
清风入窗牖,蚊蚋避衾幮。木末有劲气,淅淅如秋初。
稍见清泠池,幽香随芙蕖。三伏已过两,禦热沛有馀。
更得滂沱泽,大患自此除。中园有佳果,瓮面有浮蛆。
相过玩华月,北邻宁我疏。
次郑元秉陪刘同知谒子陵祠韵,元代,岑安卿,
画舫秋江集缙绅,公馀来吊故人魂。子陵名节千年墓,文叔云礽百世孙。
高阁清风生玉麈,空山凉月堕金尊。独惭老朽无由到,只有新诗可共论。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