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唐习之游金陵

作者:丁炜(清代)

送唐习之游金陵,清代,丁炜,

都亭春霁后,送子复南游。箧里仲宣赋,樽前玄礼舟。

啼莺移苑树,乳燕入江楼。故国今如许,清吟且莫愁。

97

丁炜

清福建晋江人,字瞻汝,一字雁水。顺治间由诸生授漳平教谕,累官湖广按察使。宋琬、王士禛、朱彝尊皆赞赏其诗。有《问山诗文集》、《紫云词》等。

其他诗经

宿临清薇省行馆

作者:薛瑄(明代)

宿临清薇省行馆,明代,薛瑄,

薇垣潇洒九秋天,风叶敲窗夜月圆。有客乘骢来借宿,新诗留作赁房钱。

11

玉楼春 残荷

玉楼春 残荷,近现代,丁宁,

白萍风起凉云结,明日青墩还惜别。詑根莫再话连枝,话到连枝愁欲绝。

银塘夜雨鸥盟歇,敲碎离心秋叶叶。漂花休作等閒看,阅尽流波香不灭。

96

北斋两绝句 其二

作者:李彭(宋代)

北斋两绝句 其二,宋代,李彭,

烟沙茂密小池塘,注水枯荷馥晚凉。何许蜻蜓立荷盖,惊飞作伴过东墙。

5

江宁李谏议

江宁李谏议,宋代,梅尧臣,

沧江石头下,沄沄泻天东。

寒潮日夕至,不与废兴同。

陛下始封地,气象常郁葱。

六代有旧迹,物景付与公。

切莫负山水,可追王谢风。

6

和睦公九日韵

和睦公九日韵,明代,李延兴,

秋声横笛外,晓色画屏中。

黄菊双头小,青山四面同。

船冲官渡雨,木落市桥风。

十日燕台路,途穷兴不穷。

26

柳梢青 春暮

柳梢青 春暮,清代,汪菊孙,

过了清明,轻寒轻暖,春剩些些。花褪莺慵,苔浓蝶懒,闲掩窗纱。

梦醒宝鼎烟斜。又柳外,红摇暮霞。怨杀东风,一年春事,都付杨花。

83

卜算子慢·渔父

卜算子慢·渔父,清代,黄之隽,

蓑轻类鸟,船锐似瓜,软雪半披双鬓。采药搴兰,占断半汀渔隐。

捧疏罾、伺候湘风紧。看远浦、微波自涌,鱼乘夜涨而进。

一笛清江引。待点破沧烟,画情骚韵。笑指遥天,又泻翠痕绿沈。

把山光、泼得如油嫩。正染著、酡容醉眼,伴凫惊眠稳。

57

主人租渔船载诸诗友出东海随渔夫捕鱼,竟日而返,得诗四首 其三

主人租渔船载诸诗友出东海随渔夫捕鱼,竟日而返,得诗四首 其三,近现代,陈仁德,

海上从容酒一杯,绕舷汹涌浪成堆。跳鳞出网乘鲜煮,如此逍遥有几回。

86

题村店壁

作者:陆游(宋代)

题村店壁,宋代,陆游,

五十年来命压头,即今残发不禁愁。

乱鸦阵起霜天晚,落叶声乾古渡秋。

小市啜醨聊兀傲,长亭秣蹇得迟留。

一身自处穷如许,幸是无因为国谋。

11

宫词 其九

作者:赵佶(宋代)

宫词 其九,宋代,赵佶,

嘉禾呈瑞已为殊,更有灵芝拱翠趺。通进剡章知异物,翻传绘画作新图。

37

和黄循斋送景正辅户曹之夔三首

作者:阳枋(宋代)

和黄循斋送景正辅户曹之夔三首,宋代,阳枋,

要路倦登临,渊明径好寻。

卷收名利帜,揭示圣贤心。

明使千家满,霜从两鬓侵。

逃空三峡客,属耳听蛩音。

73

挽沈南疑

挽沈南疑,清代,陆奎勋,

曼卿不乐主芙蓉,少霞不解铭新宫。王书下徵莲㘰子,云旗双护白耳龙。

我侪与天争不得,烛花迸落情泪红。思君复读茜村诗,夷光郑旦无冶容。

集裘照眼万翠鸟,酿花可口千壶蜂。人妒此才天不妒,前身果否白鹤童。

天姥峰尖续残梦,绿鹦一笑烟濛濛。蛾眉未信能伐性,风骚何必例坐穷。

单豹养内虎食外,张毅养外病攻中。男儿堕地命在天,生死贵贱贫富同。

死者自宁生者哭,半杯松叶饮不空。有文有子堪送老,浅语抹杀欧阳翁。

悲哉文冢化朽壤,悲哉骥子号酸风。

98

禽言四首

禽言四首,宋代,黎廷瑞,

布谷布谷,十家九家逃亡屋。

去冬屯田买牛到黄犊,今春军需剥皮共食肉。

无牛可耕休论饭,秋粮要米从何办。

布谷布谷奈尔何,江南渐少淮南多。

81

暮春陪周明府顾将军祠下看碑

暮春陪周明府顾将军祠下看碑,元代,谢应芳,

黄天荡上将军树,树下数家人姓顾。行人遥指若堂封,往事犹论麾扇渡。

新祠画藻烟雾湿,古木垂萝鬼神护。长洲县令枉高盖,短褐巢翁曳双屦。

海棠正落胭脂雪,山瓶为酹金盘露。柱头老鹤作人语,道旁驯雉随车驻。

《吴趋》一曲歌未了,蜀魄数声春又暮。金戈铁马尚酣战,白羽清风复谁睹?

看碑莫怪客如云,彼君子兮真可慕。

21

乙丑冬重过古囊 其五

乙丑冬重过古囊 其五,明代,黄廷用,

飞锡从初地,布金种福田。兽蹲承跌座,鸟喜结花毡。

芝产灵池润,松滋甘露偏。禅心明皎月,兹事已千年。

76

水龙吟 海*许氏舟名

作者:韩奕(元代)

水龙吟 海*许氏舟名,元代,韩奕,

软红尘里忙人,有谁能识沧洲趣。飘然一叶,也无根蒂,御风千里。禅客芦茎,仙翁莲瓣,笑他方外。任浮家不繁,行踪无定,算前身,岂飞絮。不着风花浪蕊,护篷窗、青帘休起。卧游容与,笔床茶灶,安如屋里。待约灵槎,银河秋夕,访牛寻女。且先载我月明中,洗脚唱歌归去。

47

述志令

作者:曹操(两汉)

述志令,两汉,曹操,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徵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孤谓之言:“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

孤闻介推之避晋封,申胥之逃楚赏,未尝不舍书而叹,有以自省也。奉国威灵,仗钺征伐,推弱以克强,处小而禽大。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可谓天助汉室,非人力也。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47

忆西湖杂咏十一首 其七

作者:李祁(宋代)

忆西湖杂咏十一首 其七,宋代,李祁,

梦里闻歌意惘然,醒时馀韵绕前川。桨声遥逐歌声杳,帘幕阴阴月影圆。

50

严太夫人生日歌

严太夫人生日歌,明代,李流芳,

我爱西湖三严子,生长西湖山水里。兄酬弟唱情性真,诗肠酒德堪驱使。

板舆时曳两峰烟,画舫常浮三塔水。天生兄弟皆好奇,日奉慈帏多燕喜。

我生区区贵适志,富贵不来来亦去。羡君神仙不易得,君犹对我嗟不遇。

自言高堂常寡欢,令我称觞为大言。我今落魄更可笑,穷苦之言安足存。

忆昨东归意偪侧,入门彊笑无颜色。忍闻慈母慰游子,此意吞声杳何极。

男儿逢世知己疏,欲决不决何踌躇。青鞋布袜掉头得,念此尸饔兼倚闾。

咄咄三严子,与君相知数年矣。岂不知子心中事,人生免俗固难尔。

借子樽中酒,上子阿母寿。莫论富贵与穷愁,过耳悠悠皆不有。

君不见云栖古佛今导师,说法平等无参差。前年吾母往顶礼,旋闻阿母同皈依。

团圞且说无生话,捧檄联翩自有时。

13

长歌行

作者:李白(唐代)

长歌行,唐代,李白,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桃李务青春,谁能贳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77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