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聊盟图

金石聊盟图,清代,陈式金,

汝南嗜古如嗜醇,独吟鹄立旁无人。读书馀暇罗瑰珍,寂寞性爱山水滨。

延令敦厚与德邻,座客常盈满室春。云山淡荡无比伦,绝萟能传阿堵神。

会稽续学性訚訚,籀篆颜行抱朴真。十载研经志未伸,前湖居士中表姻。

画趣诗情无点尘,皎皎明月疑前身。余惭攀嵇徒效颦,六法茫昧愁荆榛。

箧中徒宝墨嶙峋,终日灌园负良辰。棐几明窗百物陈,岂徒供我耳目新。

盍簪有庆时相亲,金石同固磨不磷,息坏盟在贵葆真。

45

陈式金

字以和,号寄舫,以同知分发浙江不赴。秉性恬憺,收藏书法名画,精于鉴别,喜山水,得元人超逸之致,筑别业于宅畔,名曰“适园”,园中画室曰“易画轩”,与人约画者,必以颂诗相易,一时四方名人投赠,题赠诗文成编行世。平日以书画吟咏自娱。著有《适园自娱草》。子羲唐丙戌进士,工部主事。

其他诗经

歌风台二首 其二

作者:薛瑄(明代)

歌风台二首 其二,明代,薛瑄,

故城南畔泗河隈,汉祖歌风有旧台。乐饮一时酬父老,壮心千古忆雄才。

新丰桑柘萧疏尽,芒砀云霞散漫开。一自鼎湖龙去后,英魂几复沛中来。

52

五十初度时在昌平

五十初度时在昌平,清代,顾炎武,

居然濩落念无成,隙驷流萍度此生。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河清。

常随黄鹄翔山影,惯听青骢别塞声。举目陵京犹旧国,可能钟鼎一扬名。

16

题徐用之助教慈训堂

作者:龚敩(明代)

题徐用之助教慈训堂,明代,龚敩,

南州一高士,晦迹衢婺间。六岁失所怙,立身何艰难。

高堂有慈母,尽瘁心力殚。年甫二十四,掩镜啼孤鸾。

纺绩事教养,辛苦摧肺肝。岁时奉祭祀,鸡黍供盘餐。

殷勤冀成立,宗嗣得无患。子母命相依,影只形更单。

儿身壮有室,母心方燕閒。乳下三岁儿,况复哀茕鳏。

保抱恤疢疾,衣食防饥寒。三世各一身,谁不为悲酸。

人愿天弗违,竟使嗣续完。母头既垂白,儿亦双鬓斑。

綵衣戏堂下,五色纷斌斓。凊温适母宜,甘旨尽母欢。

树彼萱草花,慈训谁与颜。慈训不可忘,恩重如丘山。

贤孙诲上庠,耿耿心寸丹。有志在补报,无时涕汍澜。

求诗纪其实,千载为兴观。

81

赠紫岩潘庭坚四首

赠紫岩潘庭坚四首,宋代,白玉蟾,

我穿双不借,已办一莫难。

背剑嗟鏽铗,腰瓢独金丹。

岁晏乃得子,劳作青眼看。

行矣各努力,岁月飒已残。

9

题于见素南园

作者:王樵(明代)

题于见素南园,明代,王樵,

堂开绿野水平矶,槛阁通幽花满蹊。波淡淡时鱼或跃,柳阴阴处鸟于飞。

坐逢嘉话杯行速,月爱清辉客散迟。从此芙蕖红十里,不妨随到有新题。

77

庐山道中 其五

作者:李彭(宋代)

庐山道中 其五,宋代,李彭,

忆昨山阴峰上头,山腰云雨半含愁。苍崖壁立题名处,光怪时时射斗牛。

43

送荆南从事之岳州

作者:吴融(唐代)

送荆南从事之岳州,唐代,吴融,

秋拂湖光一镜开,庾郎兰棹好徘徊。

遥知月落酒醒处,五十弦从波上来。

65

林同年被檄来体访民租寓僧舍有诗因次韵

林同年被檄来体访民租寓僧舍有诗因次韵,宋代,洪咨夔,

我虽不饱尚二簋,人则何辜无一襦。

官侬早下减租笔,天下可肥身宁臞。

66

鬓云松令 春感,和蕊渊二孜韵

鬓云松令 春感,和蕊渊二孜韵,清代,李佩金,

玉琢相思金铸泪。薄暝帘前,燕啄香泥坠。春色依然人事改,填就新词,教与鹦哥背。

梦如云,愁似醉。谁放风筝,吹坠秋千外。镜掩葳蕤慵染黛,小病初疗,怯怯轻寒耐。

69

淮上早发

作者:苏轼(宋代)

淮上早发,宋代,苏轼,

澹月倾云晓角哀,小风吹水碧鳞开。

此生定向江湖老,默数淮中十往来。

51

宁远州

作者:戴亨(清代)

宁远州,清代,戴亨,

出关二百里,州治覆寒云。乱石堆墙短,流泉入圃分。

野狼昏截径,山鬼夜呼群。问俗难投止,驱车背夕曛。

74

梦中偶得

梦中偶得,元代,耶律楚材,

我爱湖山好,茆斋绕涧泉。道人闲受用,不使半文钱。

59

答陈璘司户

答陈璘司户,宋代,刘克庄,

丞相诗高妙,诸孙亦复奇。

惠连康乐弟,子美审言儿。

三舍犹当避,偏师未易支。

老来怯酬唱,欲速反成迟。

62

放蛇引

放蛇引,明代,李梦阳,

花蛇错落五色备,毁垣掘出蛇惊悸。昂头宛颈若有诉,盘旋瞥捩如奔避。

深山大泽岂无窟,荒郊短草真何意。豺虎公然白昼行,花蛇何得更纵横。

秪知毒口能戕物,未解皇天实好生。洪流自古容微细,吾叱园丁纵蛇逝。

风驱雷霆急雨过,彩虹倒挂青天霁。

14

和宋二上元迎驾

作者:张耒(宋代)

和宋二上元迎驾,宋代,张耒,

拜揖清光咫尺间,彫舆欲动更移班。蓬莱不动鳌头稳,阊阖未开天上閒。

老去一官羞简策,春来归梦满淮山。自惭衰病独随俗,醉逐游人月下还。

83

送李庭老归河阳

送李庭老归河阳,宋代,梅尧臣,

五月驰乘车,归心岂畏暑。

道上多清阴,日中不遑处,

函谷自控带,大河无险阻。

时平独往还,拜寿觞屡举。

74

致政孙朝请过故里为五老之会

作者:韦骧(宋代)

致政孙朝请过故里为五老之会,宋代,韦骧,

荣参天上列星躔,閒向人间作地仙。故里相逢十华鬓,一时同会五高年。

图传略过商山叟,齿序几齐洛宅贤。有子奉觞公最美,绣衣使者綵衣鲜。

82

赞历代天师·第三十代讳继先字遵正

赞历代天师·第三十代讳继先字遵正,宋代,白玉蟾,

筑着成都人姓刘,丹成蜕迹入罗浮。

琼楼数纸御书在,虚静先生已掉头。

65

画松

作者:林鸿(明代)

画松,明代,林鸿,

长风萧飒起毫端,雪干苍苍几岁寒。黑入太阴云雨合,就中疑是老龙蟠。

53

送王嘉叟侍郎使虏仍用其韵

作者:胡铨(宋代)

送王嘉叟侍郎使虏仍用其韵,宋代,胡铨,

苏张姓字炳如丹,遍历遐荒觉世宽。

龙勒殊勋标绝域,麟宫奇节障狂澜。

二千里外河源远,十九年间海上寒。

二子精忠君勉继,归来锦领万人看。

7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