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大石桥

作者:戴亨(清代)

宿大石桥,清代,戴亨,

去家三十里,犹隔一宵程。两岸众峰敛,一钩新月明。

近乡思愈切,久别恨旋生。不寐听残夜,荒鸡下五更。

40

戴亨

戴亨,字通乾,号遂堂,汉军旗人。康熙辛丑进士,官齐河知县。有《庆芝堂诗集》。

其他诗经

君马黄

君马黄,明代,许天锡,

君马黄,我马骝。白玉为辔勒,黄金装辔头。腰间何所佩,珌琫双纯钩。

所期在远道,憩息昆崙邱。美人恐迟暮,驾言指东路。

忽忽生别离,踽踽何所遇。我马亦悲鸣,十行九回顾。

26

偈颂七十六首 其二十七

偈颂七十六首 其二十七,宋代,释师观,

年穷岁尽,有何言,东村王老夜烧钱。野鬼闲神俱屏迹,无依无欲是金仙。

70

牧大同原杨林坑即事

牧大同原杨林坑即事,明代,吴与弼,

既辍黄岚游,却入同原嬉。三阳时向交,暖律回春晖。

人情惜旧好,物熊含新辉。悠哉四圣心,静向林间窥。

单骑日日来,飘飘澹忘归。偶携二三子,丽泽同箴规。

40

次韵韩伯清访句曲外史

作者:陈旅(元代)

次韵韩伯清访句曲外史,元代,陈旅,

苕霅归来俗事稀,偶然携客款郊扉。渚霞落椀松花熟,溪雨登柈石菌肥。

薄宦不閒惭折简,高人相见定披衣。平生愿究中黄秘,安得茅君指化机。

33

村雨

作者:郑樵(宋代)

村雨,宋代,郑樵,

荒村常寂寂,小雨自涓涓。

寒气侵人急,野花入目妍。

看山频当户,听鸟倍难眠。

万事萧条尽,空余日暮烟。

7

登云居山二首 其二

登云居山二首 其二,明代,郑善夫,

搜奇头欲改,禹穴未得傍。忽慕麦斜岩,玄境足佳况。

连峰削芙容,石门天下壮。筼筜复修纤,天声落屏嶂。

云居独奇绝,遐思愈飞飏。以兹发高踪,力欲排云上。

百息径崄艰,一眺极沆漭。鹓鸾税仙骖,芝荪洗凡状。

试按山海图,一一皆不妄。虽然羸瘵成,已过平生望。

应悲蜉居子,兀兀坐盆盎。吾将从卢敖,直与云露抗。

西凌昆崙风,东薄沧海浪。前期邈悠悠,拊膺以惆怅。

16

菩萨蛮

作者:周密(宋代)

菩萨蛮,宋代,周密,

霜风渐入龙香被。夜寒微涩宫壶水。滴滴是愁声。声声滴到明。
梦魂随雁去。飞到颦眉处。雁已过西楼。又还和梦愁。

32

送都谏姜公赴广东参政

作者:尹台(明代)

送都谏姜公赴广东参政,明代,尹台,

十年旧直侍龙光,万里新麾动鸟章。南海元开秦尉宅,曲江旧绕相君堂。

青山览古迹堪问,碧草怀贤思不忘。遥想旬宣停赤驷,应传丽句遍遐荒。

41

爱山堂

爱山堂,宋代,喻良能,

栋宇还依石,窗扉不碍山。

丹青宁办此,烟雨饱孱颜。

54

淮上乱后寄子都兄五诗 其一

作者:李洪(宋代)

淮上乱后寄子都兄五诗 其一,宋代,李洪,

黄耳东来喜可知,鸰原书札慰愁思。艰难莫话平时事,愁绝长吟别后诗。

再到空存旧城郭,遗黎重睹汉官仪。故乡枌梓凋零甚,梦寐芜城祇益悲。

30

杂咏一百首·王通

杂咏一百首·王通,宋代,刘克庄,

当时三晋地,已有圣人生。

不晓河汾氏,为隋策太平。

64

三月十二日文华殿朝贺东宫纪事册立之次日也

作者:徐阶(明代)

三月十二日文华殿朝贺东宫纪事册立之次日也,明代,徐阶,

春霄雾散日华明,版轿西来辇路平。

帘卷朱丝瞻日表,扇分翠羽见龙行。

千官绕仗容常泰,三字开编诵已成。

连荷睿音垂劳问,老臣欢戴岂胜情。

13

北山草堂千岩观新成,徐叔智运使吟古风相贺

北山草堂千岩观新成,徐叔智运使吟古风相贺,宋代,范成大,

北山松竹堪怡颜,千岩观前多好山。

谁云都无卓锥地,亦尚有此茅三间。

洞门无常钥不关,小径百曲苍龙盘。

众芳迷人不知处,片云与我俱忘还。

花前一杯重鼎吕,明日戽田并灌圃。

种苗种豆从此忙,昨夜惊雷送膏雨。

33

天津吊张千户

作者:顾清(明代)

天津吊张千户,明代,顾清,

南客停舟问草堂,北人相见说文张。宝刀金甲閒清世,缃帙牙签有古香。

仙梦不思尘路险,别怀应共海天长。他时化作辽东鹤,还指华亭是故乡。

43

春日即事二首 其一

作者:饶节(宋代)

春日即事二首 其一,宋代,饶节,

人言春事经桃李,我欲要之病未任。昨日强随年少去,看花那复故时心。

98

续感兴二十五首 其二十五

续感兴二十五首 其二十五,宋代,方一夔,

惊禽营颗粒,飞飞集邱隅。游子困行役,十年落江湖。

煌煌秦与洛,运转天下枢。启明曜东汉,万足争奔趋。

岂无爪距力,逐利如孙吴。得失昧前料,青云间泥涂。

天命有厚薄,定分不可踰。归来北山下,俛仰收桑榆。

64

送云山文先生吏部赴召

作者:阳枋(宋代)

送云山文先生吏部赴召,宋代,阳枋,

云山至宝非和璧,光耀煜天难毖密。

一朝天子闸坤珍,此宝肯炎蜀人出。

宝生蜀东六十年,蜀势关吴妙陈述。

蜀为头目吴腹心,头目清明腹心佚。

蜀为藩篱吴奥堂,藩篱坚固奥堂实。

蜀若颠危忧在吴,夔峡岂能遏并溢。

自从蜀口弃三关,托里金城更崷崒。

戎马冲奔二十年,此城处处皆屹立。

虔刘俘掠技已穷,群聚宝峰频出入。

抵碍坚城不得战,转攻云诏谋虚袭。

欲践辰沅闯广南,后顾有蜀还恧尼。

留屯汉中缀秘师,计俊万全无一失。

我向嘉渝重大屯,大理垂军须缩絰。

夷陵近闻列守戍,似谓蜀险为难必。

或言东晋不用蜀,是时南北只守一。

如今敌人干腹来,不思保蜀更何术。

莫虞海道要先防,云涛涌沸蛟鼋栗。

臣宝一战振天威,

至今敌胆犹惕怵。莫忧淮堧近健康,

万柁膛师人素习。踏车横江臣世忠,

北人川,蜀事艰难今转急。

井络丘墟烟火空,荆棘漫弥虎窟室。

频年旱叹民流亡,褚无完掌瓶无粒。

兵将愿射干狼毒漫战吻,芝术参苓难愈疾。

恳切深惟保蜀方,蜀苟措安国宁谧。

37

谒金门(次京口赋)

作者:刘过(宋代)

谒金门(次京口赋),宋代,刘过,

归不去。船泊早春梅渚。试听玉人歌白_。行云无觅处。
翦烛写诗无语。漠漠寒生窗户。明日短篷眠夜雨。宝钗留半股。

70

再和时习五章取礼记一句·月令上丁习舞释菜

作者:袁甫(宋代)

再和时习五章取礼记一句·月令上丁习舞释菜,宋代,袁甫,

圣道洋洋沧海如,不流天下只流洙。

上丁释菜今非古,唤起遗凤属我徒。

9

【正宫】端正好 咏荆南佳丽

【正宫】端正好 咏荆南佳丽,元代,汤舜民,

晓珊珊琪树荡灵风,晚辇道迷香雾,花扑扑锦乾坤望眼模糊。曲盘盘五

城十二楼前步,远腾腾似入蓬莱路。

【滚绣球】红冉冉绿依依花笼阴映玉除,清浅浅响溅溅水流香出翠渠,明朗

朗墨浸浸八龙篆太霞深处,宽绰绰静绕雕栏依翠槛展转盘纡。滑擦擦细粼粼

布金沙云阶武夫,轻厮琅琅隔琳窗霞绡响佩琚,薄设设净匀匀蒙画栏

银屏水涵云母,齐臻臻滴溜溜挂珠箔卷绣帘钩搭珊瑚。香霭霭暖溶溶树缥渺迷青

琐,气森森光闪闪金屋棱层绚碧虚,真乃是人间天上全殊。

【倘秀才】萧爽似瀛海东扶桑奥区,廓落似阆苑西蟠桃圣圃。一片天光浸玉

壶,阁门珠路Λ。复道锦氍毹,上青华洞府。

【脱布衫】丹青绘绛阙清都,奎星灿宝检灵书。龙虎卫飞天象符,风霆护太

玄琼录。

【醉太平】以琴书自娱,与道德为徒。孔情周思乃畲,摆列着牙签玉轴。

上青冥借嫦娥八窍月中兔,采神芝倩麻姑七宝山前鹿,访丹丘赁张公千岁杖头驴,

乐逍遥分福。

【尾声】近北轩竹摇烟毵毵凤展冲霄羽,对南楼松挂月矫矫龙衔照乘珠。绰

约仙君溢莅广居,玄默无为道味腴。一寸心存太古初,万里神游广漠墟。萼绿飞

琼时寄语,赤鲤青鸾频报覆。报覆道沧海碧云拱望舒,恁时节鹤驭云降王母。元日朝贺

一声莺报上林春,五更鸡唱扶桑晓。贺三阳万国来朝,践天街车马知多少,

端的便塞满东华道。

【滚绣球】赤羽旗疏刺剌风尚高,丹墀陛湿浸浸雪未消,金銮殿淡氤氲瑞烟

缭绕,玉狮炉香馥馥兰麝风飘。银酥蜡明灿灿金莲护绛绡,采鸾扇微影影青鸾纛

翠翘,氍毹锦软茸茸平铺着宝街复道,珊瑚钩滴滴溜高簇起绣幕珠箔。九龙车霞

光闪闪明芝盖,五凤楼日色瞳瞳映赭袍,隐隐鸣鞘。

【倘秀才】鹭班文僚武僚,熊虎队龙韬豹韬,八府三司共六曹。象牙牌犀

角带,龟背凯雁翎刀,有丹青怎描?

【脱布衫】椒花颂万代歌谣,柏叶杯九酝葡萄。茵陈簇雕盘翠缕,金花插玳

筵宫帽。

【小梁州】一派仙音奏九韶,端的是锦瑟鸾箫。红牙象板紫檀槽,中和调,

天上乐逍遥。

【幺篇】瑶池青鸟传音耗,说神仙飞下丹霄。一个个跨紫鸾,一个个骑黄鹤,

齐歌齐笑,共王母宴蟠桃。

【尾声】麒麟来三岛,蛮貊貔貅静四郊。刁斗无惊夜不敲,露布无文送

青鸟。弼辅移承尽所学,虹气夔龙不惮劳。端拱无为记舜尧,祝寿年年拜天表。题梧月堂

向朝阳春长凤枝新,拂青霄根托龙门盛,覆高堂苍玉亭亭。素华朱户相辉映,

占人间一片清虚境。

【滚绣球】青蔼蔼参差绕翠楹,光朗朗玲珑透碧棂,密匝匝护浓阴玉池金井,

轻拂拂荡微风幽韵繁声。高耸仓蔚蓝天画不成,宽绰绰广寒宫夜不扃扃,滴溜溜

挂雕檐一轮宝镜,明闪闪映珠箔万叶光晶。舞翩翩九苞迷青琐,娇滴滴半夜

嫦娥下紫清,万种幽情。

【倘秀才】银床净缤纷落英,碧天朗扶疏弄晴,夜色秋光一样明。绕枝乌不

定,捣药兔长生,尘居的自省。

【脱布衫】肃金茎白露泠泠,金炉香雾冥冥。近雕甍珠星浅淡,揭朱帘玉

河澄映。

【小梁州】虚敞似瑶台十二层,满目空清。金精光射玉壶冰,轩窗静,何用

九枝灯。

【幺篇】一襟潇洒多情兴,久已后蜕骨超形。漏渐残,人初静,雕栏独凭,

挥手唤长庚。

【随煞尾】休言五柳夸幽胜,未羡三槐播令名。自是高人乐意萦,衿带仙家

白玉京。无竹无丝乱视听,逸典奇书自幽咏。料得无因驻清景,栖息盘桓不暂停,

不由人踏破琼瑶半阶影。

90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