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诗其十三

明眸皓齿艳无双,比拟圆月两相仿。?

惆怅婵娟多寂寞,欢情只供一夜长。

18

诗文译文

明眸皓齿艳无双,

比拟圆月两相仿。

惆怅婵娟多寂寞,

欢情只供一夜长。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对于美丽女子的赞美和思念之情。作者称赞她的明亮眼眸和洁白齿牙,美丽无与伦比,甚至可以与皎洁的圆月相媲美。然而,作者也感到忧郁和寂寞,因为这美丽的女子常常孤寂无伴,她的欢愉只能持续一个夜晚。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仓央嘉措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首先,他运用了色彩鲜明的词语来描绘女子的美貌,如\"明眸\"、\"皓齿\"、\"艳无双\"等,使读者对她的美丽留下深刻印象。其次,通过将女子与圆月相比,作者更加突出了她的美丽和高贵。圆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意象,象征着纯洁、光明和完美。将女子与圆月相媲美,表达了作者对她的崇敬和敬仰之情。

然而,诗中也流露出一丝忧伤和孤寂。作者用\"惆怅\"和\"寂寞\"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女子,暗示她的美丽常常无人欣赏,孤独地度过。这种对于美的孤寂感,与作者同时期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体验密切相关。仓央嘉措是一位出身贵族的诗人,他的一生多是在宫廷和寺庙中度过,对于世俗生活的渴望和情感的挣扎常常反映在他的诗词中。

最后,诗词以\"欢情只供一夜长\"作结,点明了女子的美丽和欢愉都只能持续短暂的时光。这句话中蕴含着对于光阴流逝和短暂美好的思考,也可理解为对于人生的思索和对于欢愉和美丽的渴望。

总体而言,仓央嘉措的《情诗其十三》通过对于美丽女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美丽的敬仰和对于短暂美好的思考。诗词中富于意象和情感,给人以深思与共鸣。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藏文:ཚངས་དབྱངས་རྒྱ་མཚོ།;Tshangs-dbyangs-rgya-mtsho1683.03.01-1706.11.15),门巴族,六世达赖喇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被当时的西藏摄政王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同年在桑结嘉措的主持下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废,据传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押解途中圆寂。仓央嘉措是西藏最具代表的民歌诗人,写了很多细腻真挚的诗歌,其中最为经典的是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歌》。

其他诗经

返照

作者:林光(明代)

返照,明代,林光,

返照千林酒一卮,晚山刚对弄雏时。眼中触处成真乐,身外浮名总不知。

元亮贫来还乞食,尧夫老去只游嬉。行云流水无穷意,老树精应不作疑。

31

古寿人至闻五郎颇有老态作长句自遣

作者:陆游(宋代)

古寿人至闻五郎颇有老态作长句自遣,宋代,陆游,

齿落发斑儿亦老,志衰力惰我宁悲?埋盆便可为池看,折竹何妨作马骑。

点诵内篇庄叟语,长歌半格白公诗。

此身未死须安顿,除却山村百不宜。

36

悼虎丘枯椿和尚

悼虎丘枯椿和尚,宋代,释了惠,

华雨台前倒法幢,海门浪裹钉枯椿。

千古万古撼不动,碍塞泼天扬子江。

100

游庐山

作者:慧远(魏晋)

游庐山,魏晋,慧远,

崇岩吐气清,幽岫栖神迹。

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

有客独冥游,迳然忘所适。

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

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14

连日往来湖山间颇乐即席有作

作者:陆游(宋代)

连日往来湖山间颇乐即席有作,宋代,陆游,

晚春光景亦佳哉!野老苍颜一笑开。

莫问此生犹几屐,但知相遇且衔杯。

偶携儿女祈蚕去,又逐乡邻赛麦回。

不信年华如转毂,城头君听角声哀。

22

晓起折梅

作者:陆游(宋代)

晓起折梅,宋代,陆游,

织女斜河漏已残,长庚配月夜将阑。

小桥幽径无人见,折得梅花伴晓寒。

65

至鹧鸪洞

至鹧鸪洞,宋代,杨万里,

岸冻树逾瘦,日高林始明。

瑶草密如积,玉泉中暗鸣。

初至心为动,欲归脚还停。

江洧千万峰,穿侬两鞋青。

如何鹧鸪岭,咫尺来未曾。

68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作者:苏颋(唐代)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唐代,苏颋,

炎历事边陲,昆明始凿池。豫游光后圣,征战罢前规。
霁色清珍宇,年芳入锦陂。御杯兰荐叶,仙仗柳交枝。
二石分河泻,双珠代月移。微臣比翔泳,恩广自无涯。

66

赵宗道归辇下

作者:胡宿(唐代)

赵宗道归辇下,唐代,胡宿,

沿牒相逢楚水湄,竹林文酒此攀嵇。半毡未暖还伤别,
一臂初交又解携。江浦呕哑风送橹,河桥勃窣柳垂堤。
明年四月秦关到,洗眼扬州看马蹄。

35

太尉侍中郑国宋公挽词三首 其二

作者:胡宿(宋代)

太尉侍中郑国宋公挽词三首 其二,宋代,胡宿,

盛业元根古,高文早变风。堕鳣遗馆在,浴凤旧池空。

卓马辞丹陛,骑箕向碧穹。琴竽三月罢,郑国怆贤公。

82

寄方岩

作者:高翥(宋代)

寄方岩,宋代,高翥,

绿发仙人山泽癯,出游入息几曾拘。

种花甚少四时有,谏草不多千古无。

阅世眼高历日月,好贤名重满江湖。

行藏到得无心处,钟鼎山林岂异涂。

98

发隆兴后寄宋茂叔赵然道昆仲并属达后篇于待

作者:赵蕃(宋代)

发隆兴后寄宋茂叔赵然道昆仲并属达后篇于待,宋代,赵蕃,

晁君父之舅,徐子我之友。

晁诗紫微来,徐学新安后。

徐固困箪瓢,晁复厌奔走。

当今诸侯贤,孰愈豫章右。

经行见虽屡,款语不能又。

烦君因几席,为我探怀袖。

86

次韵何叔信

作者:赵蕃(宋代)

次韵何叔信,宋代,赵蕃,

苔藓斑斑过雨廊,菱荷猎猎晚秋乡。

庐山大似要元亮,江夏安能隐戴良。

酒遇诸豪君可敌,诗逢二妙我无长。

昔何勇锐今何怯,畅叙深孤咏与觞。

17

石屏歌为潘隐父作

作者:徐照(宋代)

石屏歌为潘隐父作,宋代,徐照,

浯溪片石天来长,颜家字画元文章。

淡岩明秀甲天下,万古石鼓留岐阳。

大工踏天割云骨,尽出湘沅山水窟。

六尺四面起棱角,颜色苌洪血涂抹。

何年老手擘巨灵,赤灵白日联青星。

湘娥罢瑟老鱼舞,瘦鹤叫下芦花汀。

潘侯得之如升仟,可惜只卖四万钱。

梅山山翁觑天巧,笑涡旋颊流诗涎。

君不见元佑年间狄引进,雪林千里春水润。

大苏黄九来赋诗,百杯醉倒金钗阵。

潘侯石屏真绝奇,更多酒肉如渑池。

苏黄已矣不复来,政须我辈来吟之。

又不见当年玉川子,拾得玉碑极欢喜。

半路忽遭穷相驴,十步九蹶扶不起。

至坚易折古所伤,愿人好置高人堂,

谢客岩头生夜光。

43

零陵移居

零陵移居,宋代,范纯仁,

不起移居念,全因废两眸。门闾俱莫辨,隘陋亦何忧。

瞑鸟离巢远,盲龟待木浮。平生安稳少,盖乏措身谋。

17

正月四日侍宴紫宸殿契丹使预会

作者:宋庠(宋代)

正月四日侍宴紫宸殿契丹使预会,宋代,宋庠,

黼座披天幄,朝簪集玉除。

人来重塞表,年是上皇初。

万岫移神岛,千门敞徼庐。

春云低借幕,瑶斗近临车。

露渥仙杯溢,风和法曲徐。

剑丸争献巧,橦索竞凌虚。

老柘优词丽,交竿舞态舒。

盘丰行炙数,冠重赐花馀。

瑞境仪韶凤,欢心在镐鱼。

太平同乐意,应有史臣书。

8

冬至夜斋中不寐遥想郊丘盛礼二首

作者:宋庠(宋代)

冬至夜斋中不寐遥想郊丘盛礼二首,宋代,宋庠,

两扶天御陟圆丘,璧月珠星拂采旒。

谁识从官兴感夜,卧听寒柝宿扬州。

97

与新安朱无晦谈易有感

与新安朱无晦谈易有感,宋代,赵汝洙,

南窗数度断韦编,茅塞余心未豁然。

洞极潜虚浑是梦,观梅卜瓦总非仙。

先天妙处无多画,太古真时只一圈。

今日从知斯不谬,庖义更出亦何言。

6

闻笛

闻笛,宋代,郭祥正,

何处佳人玉笛吹,春风已过落梅时。行云不动残阳下,欢乐悲愁各自知。

58

留题剑池石壁

作者:方琛(宋代)

留题剑池石壁,宋代,方琛,

裂破幽篁续古苔,一泓俯瞰石房开。

辘轳竟日知无尽,泉脉元从海上来。

5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