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 其六十七

黄鹤高楼又挞碎,我来无壁可题诗。擎天铁柱终虚语,空累尚书两鬓丝。

74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其他诗经

昆岩

昆岩,宋代,林景熙,

神斧何年凿,南山片石盘。

玉藏仙笥古,翠落县门寒。

老木天边瘦,归云雨外残。

市尘吹不到,朝夕静相看。

9

镇东楼同陈司马饮

作者:萧显(明代)

镇东楼同陈司马饮,明代,萧显,

登赏因逃暑,吟哦幸遇君。雨馀山水涨,风细野芳芬。

近渚鸥寻侣,排空雁逐群。庾公千载后,高兴计谁分。

53

浣俗轩五首为孙德谦 其五

作者:黄佐(明代)

浣俗轩五首为孙德谦 其五,明代,黄佐,

贞性本自敦,乃为薄俗移。驱车出门去,扰扰多尘缁。

濯足蓬瀛流,晞发扶木枝。俗累自兹浣,天衢以为期。

36

菩萨蛮(回文)

作者:朱熹(宋代)

菩萨蛮(回文),宋代,朱熹,

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
老仙诗句好。好句诗仙老。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

73

定风波

定风波,宋代,黄庭坚,

上客休辞酒浅深。素儿歌里细听沈。粉面不须歌扇掩,闲静,一声一字总关心。
花外黄鹂能密语。休诉。有花能得几时斟。画作远山临碧水。明媚。梦为胡蝶去登临。

72

水调歌头(中秋)

水调歌头(中秋),宋代,姚述尧,

碧落暮云卷,玉宇静无尘。宝阶露滴仙掌,秋气正平分。冷浸银河清澈,光射珠躔明灭,素女拥冰轮。今夕桂华满,疑是别乾坤。
对清影,凌灏气,沃芳尊。凭高凝望,万里城阙尽铺银。偏照长门离恨,更揽西园诗思,何处不关情。此景年年好,莫惜醉归频。

45

【般涉调】哨遍 张五牛、商

【般涉调】哨遍 张五牛、商,元代,杨立斋,

张五牛、商正叔编《双渐小卿》,赵真卿善歌,立斋见杨玉娥唱其曲,因作

〔鹧鸪天〕及〔哨遍〕以咏之。

【鹧鸪天】烟柳风花锦作园,霜芽露叶玉装船。谁知皓齿纤腰会,只在轻衫

短帽边。啼玉靥,咽冰弦,五牛身后更无传。词人老笔佳人口,再唤春风到眼前。

【哨遍】世事抟沙嚼蜡,等闲荣辱休惊讶。日月不饶咱,晓窗前拂净菱花,

试觑咱。虽是闲愁无种,闲闷无芽,子敢衡种出星星发。知进退宜休罢,便今日

苏秦六国,明日早贾宜长沙。不如买牛学种洛阳田,抱瓮自浇邵平瓜。向甚云栈

挥鞭,沧海撑舟,斗牛泛槎。

【幺】好向名利场中一纳头,剩告取些松宽暇。且莫住山凹,清闲中不见个

生涯。问甚末,南邻富贵,北里奢华,只有此身无价。幸遇明时德化,除徭役拯

济贫乏。救得这困鱼腮惊急列地脱了香钩,盖因那饿虎血模糊地污了烟过,方

表圣德无加。

【耍孩儿】对江山满目真堪画,休把这媚景良辰作塌。清风明月不拈钱,闻

未老只合欢洽。问甚往来燕子春秋社,说怎末辛苦蜂儿早晚衙。休呆发,便得征

西车马,争如杜曲桑麻。

【幺】莫将愁字儿眉尖上挂,得一笑处笑一时半霎。百钱长向杖头挑,没拘

束到处行踏。饥时节选着那六局全食店里添些个气,渴时节拣那百尺高楼上咽数

盏儿巴。更那碗清茶罢,听俺几回儿把戏也不村呵。

【七煞】据小的每セ,大厮八,着几条坐木做陈蕃榻。谢尊官肯把荒场降,

劳贵脚还将贱地来踏。棚上下,对文星乐宿,唱唱沙沙。

【六】前汉又陈,后汉又乏,古尚书团扌若损殷周夏。五代史止是谈些更变,

三国志无过说些战伐。也不希咤,终少些团香弄玉,惹草粘花。

【五】这个才子文艺高,那个佳人聪俊雅,可知道共把青鸾跨。一个是纱巾

蕉扇睁睁道,一个是翠靥金毛俏鼻凹。无人坐,一个是玉堂学士,一个是金斗名

娃。

【四】又有个员外村,有个商贾沙,一弄儿黑漆筋红油靶。一个向丽春园大

碗里空床了酒,一个扬子江江船中就与茶。精神儿大,著敲棍也门背后合伏地

巴背,中毒拳也教铛里仰卧地寻叉。

【三】而今汝阳斋掩绿苔,豫章城噪晚鸦,金山寺草长满题诗塔。唯有长天

倒影随流水,孤鹜高飞送落霞。成潇洒,但见云间汀树,不闻江上琵琶。

【二】静俏俏的谁念他?冷清清的谁问他?尚有人见鞍思马。张五牛创制似

选石中玉,商正叔重编如添绵上花。碎把那珠玑撒,四头儿热闹,枝节儿熟滑。

【一】俺学唱咱,学说咱,谁敢和前辈争高下?赵真真先占了头名榜?杨玉

蛾权充个第二家。替佛传法,锣敲月面,板撒红牙。

【尾】须不教一句儿讹,半字儿差。唱一本多愁多绪多情话,教您听一遍风

流浪子煞。

77

郭氏山林十六詠小爛柯

作者:陆游(宋代)

郭氏山林十六詠小爛柯,宋代,陆游,

山中一枰棋,塵世底事无。

若复计勝负,与彼亦何殊。

92

和张寺丞功父八绝句 其一

和张寺丞功父八绝句 其一,宋代,杨万里,

约斋太瘦古仙真,寄我诗篇字字新。受业陈三能几日,无端参换谪仙人。

12

登牛者蛾眉亭二首

登牛者蛾眉亭二首,宋代,杨万里,

謪仙携妓戏人寰,也被千花妒玉颜。

半点闲情千古恨,一波秋水两春山。

锦袍宫烛云霄上,白苎乌纱江海间。

欲寄双鱼招醉魂,月轮捉了蚤言还。

53

食莲子三首

食莲子三首,宋代,杨万里,

白玉蜂儿绿玉房,蜂房未绽已闻香。

蜂儿解醒诗人醉,一嚼清冰一咽霜。

11

清平乐·莲开欲遍

清平乐·莲开欲遍,宋代,晏几道,

莲开欲遍,

一夜秋声转。

残绿断红香片片,

长是西风堪怨。

莫愁家住溪边,

采莲心事年年。

谁管水流花谢,

月明昨夜兰船。

77

丹凤吟(越调)

丹凤吟(越调),宋代,周邦彦,

迤逦春光无赖,翠藻翻池,黄蜂游阁。朝来风暴,飞絮乱投帘幕。生憎暮景,倚墙临岸,杏靥夭斜,榆钱轻薄。昼永惟思傍枕,睡起无憀,残照犹在亭角。
况是别离气味,坐来但觉心绪恶。痛引浇愁酒,奈愁浓如酒,无计消铄。那堪昏暝,簌簌半檐花落。弄粉调朱柔素手,问何时重握。此时此意,长怕人道著。

56

折股后呈诸友人

作者:王翰(唐代)

折股后呈诸友人,唐代,王翰,

忧患因身苦不知,折来未是学良医。垂堂自忽千金戒,大厦元非一木支。

凿齿自甘才半足,曾参深为不全悲。访君莫怪来常晚,遐轨从今不可追。

66

寄李白

作者:任华(唐代)

寄李白,唐代,任华,

古来文章有能奔逸气,耸高格,清人心神,惊人魂魄。
我闻当今有李白,大猎赋,鸿猷文;嗤长卿,笑子云。
班张所作琐细不入耳,未知卿云得在嗤笑限。登庐山,
观瀑布,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余爱此两句;
登天台,望渤海,云垂大鹏飞,山压巨鳌背,
斯言亦好在。至于他作多不拘常律,振摆超腾,
既俊且逸。或醉中操纸,或兴来走笔。手下忽然片云飞,
眼前划见孤峰出。而我有时白日忽欲睡,
睡觉欻然起攘臂。任生知有君,君也知有任生未?
中间闻道在长安,及余戾止,君已江东访元丹,
邂逅不得见君面。每常把酒,向东望良久。
见说往年在翰林,胸中矛戟何森森。新诗传在宫人口,
佳句不离明主心。身骑天马多意气,目送飞鸿对豪贵。
承恩召入凡几回,待诏归来仍半醉。权臣妒盛名,
群犬多吠声。有敕放君却归隐沦处,高歌大笑出关去。
且向东山为外臣,诸侯交迓驰朱轮。白璧一双买交者,
黄金百镒相知人。平生傲岸其志不可测;数十年为客,
未尝一日低颜色。八咏楼中坦腹眠,五侯门下无心忆。
繁花越台上,细柳吴宫侧。绿水青山知有君,
白云明月偏相识,养高兼养闲,可望不可攀。
庄周万物外,范蠡五湖间。人传访道沧海上,
丁令王乔每往还。蓬莱径是曾到来,方丈岂唯方一丈。
伊余每欲乘兴往相寻,江湖拥隔劳寸心。
今朝忽遇东飞翼,寄此一章表胸臆。倘能报我一片言,
但访任华有人识。

59

巴南旅舍言怀

作者:罗邺(唐代)

巴南旅舍言怀,唐代,罗邺,

万浪千岩首未回,无憀相倚上高台。家山如画不归去,
客舍似仇谁遣来。红泪罢窥连晓烛,碧波休引向春杯。
后时若有青云望,何事偏教羽翼摧。

97

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

作者:李治(唐代)

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唐代,李治,

龙楼光曙景,鲁馆启朝扉。艳日浓妆影,低星降婺辉。
玉庭浮瑞色,银榜藻祥徽。云转花萦盖,霞飘叶缀旂。
雕轩回翠陌,宝驾归丹殿。鸣珠佩晓衣,镂璧轮开扇。
华冠列绮筵,兰醑申芳宴。环阶凤乐陈,玳席珍羞荐。
蝶舞袖香新,歌分落素尘。欢凝欢懿戚,庆叶庆初姻。
暑阑炎气息,凉早吹疏频。方期六合泰,共赏万年春。

89

偶与南漪语及科举之害

偶与南漪语及科举之害,清代,全祖望,

百世遗经重,谁人敢代言。妄思作呓语,何以溯渊源。

蹇浅精神敝,揣摹心术谖。活埋天下士,昏垫不堪援。

46

韩吏部

作者:王令(宋代)

韩吏部,宋代,王令,

宣尼来谷叱强齐,吏部深州破贼围。

始信真儒能见用,可为邦国大皇威。

12

送公择入浙

作者:赵蕃(宋代)

送公择入浙,宋代,赵蕃,

日者君过我,今焉我辞君。

楚荆易得秋,霜霰行在辰。

我车甫来归,君骑已在门。

喜我更安健,劳言再三陈。

已焉忽谓我,我行不逡巡。

问君何因尔,欲语声辄吞。

我自解君意,操袂增酸辛。

男儿志四方,怀安实败名。

不见折胁雎,慷慨西入秦。

君行其有合,宿愤当一伸。

造物固甚巧,颇解戏弄人。

愿君稍安之,无为自伤神。

诸孙君好交,送君必以文。

可慰别后览,何忧去装贫。

3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